头号玩家好文推荐紫藤画室读书

临摹日更图(134):《苦难辉煌》

2019-04-04  本文已影响18人  9a18c139a439
临摹日更图(134):《苦难辉煌》

《苦难辉煌》将视角聚集在20世纪30年代初期的中国,国内外矛盾冲突空前尖锐。中国共产党人正是经历了如此的地狱之火,带领中华民族探测到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深度和时代宽度,最终完成了中国历史中最富史诗意义的壮举。中国革命也由此成为一只火中凤凰,从苦难走向辉煌。

本书的作者是金一南。金一南少将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所长、教授、战略学博导。金一南将军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国家安全战略,国际冲突与危机处理,而这部《苦难辉煌》作为金一南将军的力作,曾在2010年4月被中组部和中宣部联合向全国党员干部推荐。2011年3月,《苦难辉煌》获图书出版的最高奖项“中国出版政府奖”。

本书金句

1.任何民族都需要自己的英雄。真正的英雄具有那种深刻的悲剧意味:播种,但不参加收获。这就是民族脊梁。

2. 我们曾经是奴隶。否则不会有从1840年到1949年中华民族的百年沉沦。我们也拥有英雄。否则不会有从1949年到2050年中华民族的百年复兴。

3. 历史命运蜕变为个人命运,众生便只有在周易八卦面前诚惶诚恐。

4. 钱包鼓起来就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了吗?皆从个人苦乐出发,中华民族永远出不了孙中山、毛泽东。

5. 物质不灭。宇宙不灭。唯一能与苍穹比阔的是精神。

核心内容 

一、经过长期奋斗,红色政权在南方山区扎稳了根并建立了红军       

1.党发动武装斗争开展革命       

党史就是一部军史。共产党在任何时候,都是紧紧地把枪杆子抓在手里的。只有掌握武装力量、准备武装斗争,革命的胜利才有保障。南昌起义之前,尽管才成立几年的中国共产党还很幼稚,但是并非对武装斗争毫无准备。当时,蒋介石在全国搞白色恐怖,疯狂屠杀共产党人,共产党人没有投降,没有恐惧,而是决心反击。反击的方式,就是发动武装起义。

2.党用武装起义建立了独立政权       

但在武装起义之后,国民党调集大军反扑。朱德认为:“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必要时拖队伍上山。”就是这么几百人,成了后来虎视天下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最初的火种。

真正让红军获得大发展的机遇,还是在井冈山。之后,苏区建立起来,红色政权在南方贫穷的山区扎稳了根。可还没几年时间,他们又将迎来新的危机。

二、在反围剿中红军惨遭失败,被迫转移开始长征       

1.蒋介石准备围剿红军       

为歼灭红军,蒋介石发动了围剿,一次比一次派的人多,指挥官一次比一次神武。前三次围剿都是被毛泽东击溃的,毛泽东采用的是机动灵活的运动战,这种运动战不强调守城,相反是大踏步进退,寻找机会集中主力歼灭敌人,同时用游击战拖住敌人。

蒋介石不甘心失败,发起了最大的第五次围剿。他准备了100万或者150万大军,准备在苏区周围布下上千公里的包围线,用碉堡和掩体作为包围线的主干据点。

2.红军在反围剿中失败,被迫开始长征       

此时的指挥官已经不再是毛泽东,而是李德。他原名奥托·布劳恩,是共产国际派到中国的军事顾问,控制了红军的全部权力。他的战术呆板,让红军陷入被动。

在李德的指挥下,极度悲壮的广昌保卫战爆发了。五分之一最精锐的红军,白白成了硬碰硬的李氏作战方针的牺牲品,红军损失惨重。1934年晚些时候,长征开始了。

三、红军历尽艰辛,终于凭借强大的革命信仰走完了长征之路       

1.长征初期红军损失惨重       

长征一开始,中央红军从江西进入湖南,就必须冲破湘江的防线。能否闯过湘、桂军主力布防的湘江门户,成为红军成败的一大关键。国民党大军前堵后追、左右侧击,粤、桂、湘军与中央军联合于湘江东岸与红军决战。

由于错误的军事方针,红军选择了硬攻。最精锐的红一、三军团在两侧作甬道式的掩护,把机动性差而又缺乏火力的中央纵队掩护在中间,而红五军团在后卫硬堵。最终损失惨重。

2.遵义会议挽救了红军       

遵义会议上,毛泽东、张闻天、王稼祥组成的新三人团得到了包括周恩来在内的大多数同志的支持,博古和李德的指挥权被取消。这意味着中国共产党成熟了起来,不再依靠洋教官,也不再照搬洋教条了。指挥权给了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三人军事小组。

3.红军飞夺泸定桥,胜利走完长征       

遵义会议结束,长征的部队进入四川,在越过大雪山和大草地之后,他们来到了大渡河前。这儿是四川的天堑。负责夺取泸定桥的左纵队,在当时每天行军的速度是“昼夜兼程二百四”,一路击溃敌人,赶到桥头。红军中最精锐的决死连队被挑选出来夺取泸定桥。大军过河来到了陕北,中国革命的火种保存了下来,在大西北,他们如龙入海,如虎上山。就是这个火种,将在十几年后化为天风骤雨,起于苍黄,遂有百万雄师,横过大江。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