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4个学生思维,大学生千万不能碰!
这是海龙同学日更的第18天
写在前面:
什么是学生思维? 有哪些典型学生思维?
今天分享4个典型的学习思维,希望可以帮助你,避免一些学习成长道路上的坑。
01
一定要听老师的话。
你可以选择相信老师的话,但要选择保持自己的想法。
因为,老师也是“人”,存在理智与非理智的一面。
只是他们的实践经验,和人生的履历比我们见的广阔、丰富。
我们渴望成为像老师这样博学的人,于是选择看见她最优良的点。
选择相信她的话,选择拥有她的思考想法。
但是,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听话的学生,而是会思考的学生。
老师的言论,更多应该是传授知识、思考人性或者教你进步。
大多数情况下,老师的建议都是正确的。
但是,当你的老师表达的观点,和你以往所学的观点都不一样时。
作为学生的你,要勇敢的去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
如果你都没有,那你听来做什么呢?
02
艺多不压身。
常听一句俗语“艺多不压身”,比如,会写字、会画画、会唱歌,会跳舞可以在人们面前表演。
这都是露脸的事儿,自己也自豪。
所以,理所应当觉得,多会一样东西就多一个闪光点,让自己丰富起来。
但学习技能真的越多越好吗?
说实话,现在社会上的技能和知识体系太庞大了。
就算你是天才,就算你勤奋刻苦,日夜不休的学习。
你能掌握的东西,和人类的知识体系相比,也不过是九牛一毛。
比起艺多不压身,首先,你肯定要有一个对自己未来的目标,希望十年后成为怎样的一个职业人才。
比如,建筑师、会计师,金融分析师。
有了目标后,针对这个目标,给自己一个学习计划。
自己应该去选修什么课,或者从其他地方学什么东西,慢慢储备自己的知识体系。
其次,学一门技术,一门课程。
要有意识多去理解,一门课程,一项技术是在哪些工作场景中需要用到的,是如何体现出其价值的。
03
拼命学习就能成功。
拼命学习就一定能成功吗?
是的,爸妈、老师都这么说。
他们说:一定要努力,成功就是99%的汗水和1%的灵感。
学习成绩也似乎能验证这一点。
多做几份卷子,成绩就能蹭蹭往上涨,中考、高考全力以赴一把,熬过去就是胜利。
所以,过去的自己热衷于收集方法论、干货文,希望能用最短的时间来掌握一种知识而带来巨大的改变。
直到我患上了胃肠功能紊乱,才明白拼命学习,闭门造车是没有效果的,
后来遇见了小北老师,知道了有一个学习理念叫:越分享,越幸运。
你所表达的文字,会经过你大脑的思考,过滤,斟酌,辨别,进而输出成文。
这是一个深度的思考,也是对于知识系统性复盘的一个过程。
所以,明白这一点后,我一直坚持在小红柳分享。
长期以来,通过写作分享加深了我对很多知识的理解,更加清楚的认识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04
准备好了才开始行动。
关注小红柳最早的一批读者可能知道,2020这一年,小红柳停更了。
主要是因为我是一个过于追求完美主义的人,刚开始做小红柳的时候,遇到了很多一系列的问题。
比如,创作什么内容?如何搭建团队?如何推广?如何开通留言?······
那时候,就想着如果没有把这些问题解决的话,做小红柳的意义不大,所以就停运了。
后面,我极力想要解决那些问题,到头来还是没有答案,浪费了1年的时间。
我就问自己:不妨先尝试做一做再说?
可能在行动中积累的想法和灵感,就能解决曾经遇到的问题。
果真,一边学习,一边实践,慢慢的很多问题都迎刃而解了。
所以,机会不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
除了考试可以准备好,然后胸有成竹地拿个好分数,但除此之外的大多数事情都不行。
只有完成一件事,经历整个过程,你才能发现不足,从而对症下药,弥补不足,改正缺点。
所有的经验,都是在实践中积累的。
一个人,如果执念于准备,必定一事无成。
毕竟,你一件事都没行动过,何来的成功呢?
全文完。
下面,有请各位老师在评论区指点,帮海龙同学查缺补漏。
我们一起做一个优秀的小红柳,毕竟,学而不思则矛盾,思而不学则极端。
海龙同学:
24岁(男),来自广州。
不玩游戏,不刷抖音,不看朋友圈,立志做一个会分享,懂感恩,有信仰的中国青年。
喜欢诗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