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三十首:第二十六至二十八首
宋词第二十六期: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
说起古代的才女,相信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是宋词女作家李清照。无论是吟咏“未若柳絮因风起”的谢道韫,还是弹唱“胡笳十八拍” 的蔡文姬,或是“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的卓文君,都抵不过李清照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今天,我就和大家一起赏析一首李清照的词《凤凰台上亿吹箫》。
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休休!者(同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是今山东省济南市人。她出身书香门第,父亲李格非是苏轼的得意门生,所以她从小也受到良好的教育。后来又嫁给世家公子赵明诚,夫妻二人情投意合,共同整理金石书画,有《金石录》传世。不过,才子佳人终究也逃不过战火纷飞的国难。随着金兵入侵南下,李清照的幸福生活戛然而止。这在她的作品里表现得非常明显,李清照早期的作品基本都还在描绘雅致的生活和闺阁中的情思,清丽别致;但后期作品则多是感伤身世和伤时怀乡,厚重沉郁。
值得一提的是,李清照的词,被独归为一家,称为“易安体”。辛弃疾就曾经在自己的《丑奴儿近》调下题字说:“博山道中效易安体”。可见时人对她的认可。林庚在编写中国文学史时也高度肯定她的地位,认为“中国女作家中,能够在文学史上占一席地的,这是唯一的一个人了。词原是女性美的描写,她正是能够完成那自我表现的”人。
《凤凰台上忆吹箫》是李清照早期的闺怨作品,描绘了自己对于丈夫缠绵悱恻、细腻情深的思念。金猊,是狮形的铜香炉。红浪,则是乱铺在床上犹如波浪的红色被褥。词一开篇,就描绘了闺阁中闲适的少妇生活。但金猊、红被,都只是为了衬托女主人慵懒无奈的心境罢了。对李清照来说,即便终日锦衣玉食,即便华贵的首饰摆满梳妆台又如何呢,女为悦己者容,没有了丈夫的陪伴,谁还有心情去梳头化妆呢?最怕的就是醒来后想起离别的痛苦。可多少愁闷到了嘴边,却又无法用言语表达千万分之一。
李清照明白,丈夫要走的话,就是唱一万遍《阳关曲》也留不住他,可一旦丈夫远走,就只剩下自己独守空楼了。而能够懂她这闺阁少妇心伤的,大概只有门前的流水吧。因为在流水旁,李清照日日凝眸,期盼丈夫归来。就在她凝眸的那一瞬,这世间,又多了一份烦愁。
这首词中,有一句词常常被人玩味,就是“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武陵”在宋词、元曲中除了代指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主人公,也指《幽明录》中刘晨、阮肇二人在桃源寻艳的故事。秦楼,虽然传说中是秦穆公女儿弄玉与其丈夫萧史乘凤飞升之前的住所,但也常常代指妓院。有人认为在李清照独居青州时,赵明诚在外或有外遇,所以李清照才会写下这样的词句。而在赵明诚死后,李清照也曾经为了生计被迫改嫁,不料遇人不淑,于是她大胆将丈夫告上衙门,最后自己也因为妻子告丈夫要坐牢的法令而身陷囹圄。
李清照和赵明诚的婚姻历来为人称道,二人志趣相投,门第相当,是现实生活中难得一见的才子佳人搭档。可不论是这首词中相思的哀愁,还是传闻中赵明诚的不忠,都仿佛在告诉我们,世间最恩爱的夫妻也会充满波折与心酸。尽管在宋代,男子出入青楼和纳妾都是常见之事,但对于李清照这样的奇女子来说,依旧是莫大的伤害吧。
李祥霆《斜阳独倚西楼》
全素妍《雨落夜晚》《月之泪》
宋词第二十七期:李清照《醉花阴》
先前我们赏读了很多关于离愁别恨的宋词佳作,其中不少都是男性假借女性身份来诉说相思,那么女性自身真正的体验到底是什么样的呢?在李清照的词作中寻找答案再合适不过了。今天,我们一起赏读李清照的《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这首《醉花阴》,是李清照在重阳节思念丈夫赵明诚的作品之一。其中的瑞脑,是一种薰香名。金兽,则是兽形的香炉。词的上阙,是典型的闺阁生活描绘,熏香、玉枕,无不透露出女主人的淡雅闲适,但薄雾浓云,半夜凉初透,又让人感到闺中主人的凄凉寂寥,孤独无奈。词的下阕,女主人独自赏菊,禁不住暗自伤神,当西风卷起珠帘,帘幕内的女子,远比屋外的黄花还要消瘦。结尾三句,以黄花喻人,暗示相思之苦,含蓄委婉,历来为人称道。
夏承焘在《唐宋词欣赏》中说,李清照的“人比黄花瘦”之所以能给人深刻的印象,“除了它本身运用比喻,描写出鲜明的人物形象之外,句子安排得妥当,也是原因之一”。词的后三句联成一气,就像电影中的一个特写镜头,形象性很强。结尾的一个“瘦”字,归结了整首词的情意,上面种种景物描写,也都是为了表达这点精神,着实称得上是“词眼”。
传说当李清照把这首《醉花阴》寄给赵明诚后,赵明诚赞赏不已,自愧不如,但是又不甘心在词作上落后于妻子,于是花了三天时间,废寝忘食地根据这首词,又写了五十首。然后他把李清照的这首词夹到自己的五十首作品中给朋友看。朋友反复赏读后说,只有三句词绝佳。赵明诚连忙问哪三句,没想到朋友回答说:“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而这三句,正好是李清照写的。传说也许只是传说,但人们对于李清照才气的赏识,由此可见一斑。
尽管李清照留下的作品不多,但却是诗词文兼善的全才。作为婉约词的代表作家,她还针对宋词,从文学理论的角度书写了专作《词论》,提出词“别是一家”的言论,让词与诗彻底分离,并强调了曲律对于词的重要性,系统提出优秀词作的标准。在诗歌创作上,李清照也写下了至今流传的名篇《夏日绝句》。
当时金人入侵,北宋南迁,李清照和赵明诚追随朝廷南渡。可是在一天深夜,他们所在的城市发生动乱。作为长官的赵明诚,非但没有担起责任,指挥军民共同抗敌,反而偷偷用绳子弃城逃跑,最后也因此被罢官。李清照对于丈夫的行为深感羞耻,所以当二人流亡到项羽兵败自刎的地方时,李清照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千古传诵的绝句:
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古代,尽管女子从来都难以参与政治,也总被认为是男人的附庸,深锁闺房。但在面对家国大义时,有时女性的反应却往往比所谓的君子士大夫更显气节。宋朝有李清照这样不齿丈夫所为的奇女子,发出“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这样振聋发聩的豪言壮语;清朝也有柳如是那样以身共赴国难,一头扎进湖底的烈女子,而他的丈夫钱谦益却在一旁说,水太冷了,无法就义。
无论是闺房中的夫妻相思,还是国家动乱时的颠沛流离,李清照都用她奇俊的词笔,记录下了传统女性的所思所想,不仅成就了女性文学的最高峰,也让我们通过她,了解到那时女子的生活与思想,更感激她,为今天的我们带来这么多美妙的作品。
李祥霆《一棹碧涛春水路》杜泰航《风荷》
宋词第二十八期:李清照《声声慢》
今天我和大家一起赏读李清照的《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节,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许多人知道李清照,大概就是从这首词开始的吧。人们常说,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一旦国家发生政变,时局动荡,那么倾巢之下,就难有完卵。
北宋南渡后,以岳飞为代表的男性在宋词中直白地高吼着:“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那么同样被战争摧毁,家破人亡的女性呢?大概她们都和李清照一样,便纵有千言万语,也只能在心底含蓄凄厉地呻吟一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吧。唐诗里说:“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当男子们为了一腔报国热情而离家万里,甚至英勇捐躯时,守候在闺阁中的女子,其实也承担着同样的家仇国恨。可她们中的许多人,连用纸笔来倾诉自己满腔哀怨的机会都没有。还好,她们有千古才女第一人的李清照做代言人。
如果没有靖康之变,也许李清照还是那个“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的闺中名媛,她的家不会散,丈夫也不会死,而她,也不会四处奔波,孤苦无依;更不用在乍暖还寒时节,用两三杯淡酒来取暖以抵御风寒。可柔弱女子,又怎么抵挡得住这夜晚的冷风呢。就像她空有“生当作人杰”的豪气,也终究抵抗不住南下的金兵一样。天空中飞翔的大雁,她在北方济南生活时也曾见过,现在大雁尚且可以飞回北方,战争却让千万流民,无家可归。
一样是满院的黄花堆积,可是李清照不再是当年那个“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娇柔少妇了,也没有了“东篱把酒黄昏后”的雅致,如今的她,只是憔悴不堪的羁旅之人,冷冷清清地守着窗子,独自一人沉默地熬到天黑。梧桐上的细雨,一点也不能理解她的哀愁,“一叶叶,一声声”,在黄昏时分,点点滴滴,更添她的愁绪。这样的情景,又怎么是一个愁字可以形容的呢?就像李清照自己说的那样“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无论多么巧妙精绝的语言,都载不动,她心中的许多愁。
《声声慢》起句就用了七组叠词,在宋词中极为少见,因为李清照精通音律,因此读起来没有丝毫的拗口,只让人感到“大珠小珠落玉盘”的如泣如诉、如琢如磨。北宋灭亡以后,李清照颠沛流离,丈夫生前和她一起努力收藏的金石宝物也消失殆尽,这首词既记录了她个人的凄凉晚景,也是无数战争中失去丈夫、失去家庭的女子写照。李清照的这首词是至柔的,因为她以女子之声,凄凄惨惨戚戚;李清照的这首词也是至刚的,因为她以家国之叹,记录了时代的心伤。
“岁月静好,现世安稳”,是很多人的梦想。但生不逢时,又是许多人的现实。尽管时代亏欠了李清照很多,但她和杜甫一样,用诗词为我们记录了那个时代里众生在战乱中的百态,尤其是李清照以女性视角来关照女子身处乱世的所思所感,更是难能可贵。
相隔千年,我们也许已经无法体会当初李清照的心中到底是有多痛,愁有多浓,但我们会因为这份痛,更加珍惜今天的和平岁月。
李祥霆《清晨帘幕卷清霜》
杜泰航《西冷桥畔》《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