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在的“小孩”
关于孩子,关于教育,每日都有不同的思考,每刻都有不同的体会。不同时刻不同情绪的来临,使得对待孩子仍未形成固定的内在模式。还是习惯于在孩子拖沓的片刻,火冒三丈,所有的关于教育理念的补脑,关于爱的教育的内化,都在这一刻形同虚设。
原来真的是,所有的问题归根到底都是自身的问题。不能够在具体的事上练就教育孩子的模式,仅仅靠着书中学到的理论来武装自我,并时不时的进行忏悔,以为共情了就达到了做到的效果,这对于知行不一的我,着实有点尝到了败笔的味道。
常常是在反观自我的时候,去寻找内心的宁静。而当浮躁的灵魂落定时刻,在遇到孩子相应行为时,反倒没有那么着急。我细细思考其中缘由,在关注自我时,更多注意力倾向于自我内心的和谐,弱化对外界刺激带来的不适,增强对孩子“症状”的抗打击能力。
在中午瑜伽静心坐禅的时刻,内心一度由左右摇摆、天马行空的紊乱意识,渐渐变得有序,而后,在真正感受自我时,貌似看到了大宝,她深深的站在我的心中,深情地注视着我,眼里尽是对爱的渴望。而我,用力地将起揽入怀中,用心轻吻她的额头,在相互心跳的共鸣中,感受到许久以来对孩子关照的缺失。原来所有毛躁、捋不顺的关系背后,竟是我们没有进行爱的交流。于是,我对她的高度期待,她于我的愈发失望。在未能遇见良性互动的背后,竟是来自我于孩子贫瘠的爱。那一刻的洞见,给了我潸然泪下的冲动。心头顿时涌起的一抹温暖,一扫许久以来对孩子行为的无奈与焦虑。
正如昨日晚饭时刻我与大宝的交流一样,她郑重其事地与我谈起了我们之间的各种问题,她说,父母越是对孩子期望越高,孩子就越容易让父母失望,父母越是批评孩子,孩子就越不愿意改善行为。大宝的理解力、同理心都是超强的,她用的这两个排比句,尤其是四个“越”字,给我一种“回音模式”的画面反馈。也印证了大众教育中提到的,你对待孩子的态度,都会在孩子行为中给予反弹。给予更多的爱、理解与尊重,孩子会自发以行动给予我们欣慰、期许与感动。如若给予更多的指责、谩骂与侮辱,孩子会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自证预言这一心理学理论,在孩子的教育上,是个最为现实的例子。
原以为只有我们日日为教育的问题发愁,殊不知大宝也常常在思考我们相处的模式,时不时用一个小故事或者几句话作为对我教育理念不认可的点拨。她的目的在于修正我的教育模式,成为她所期待的样子。而我们,常常把此当做孩子顶嘴的借口,一再忽视如此“深刻有力”的回应,也许这才是我们之间存在问题的真正原因。前几日,在回老家的路上,大宝给我们讲了个小故事,说小明妈妈对待小明极其严厉,只要考试分数低于一百,回家就得遭受棍棒教育,而他的同学小宁则成绩一般,但妈妈从来不批评他,每次都给予鼓励。在一次语文考试中,作文题目为《我的妈妈》,小明如实写了自己的妈妈如何的逼迫自己学习,以及自己的各种满分背后的压力和孤独。而小宁一看到这个题目就十分的开心,因为他能借此机会大赞他的最爱他的妈妈,于是妈妈早晨忙碌的影子、各种错误后的接纳、失败后的鼓励都成为了小宁笔下的素材。最后,小宁因为作文内容写的真实感人,成绩大为提高,后来受到鼓舞的他,一直在进步。而小明因为这篇作文想写又不敢写的真实妈妈的形象,最终拉了整体的分数。也因为写了妈妈的各种“坏话”,回家被多次指责,从此自信心彻底断掉,成绩一再下滑。讲到这里,大宝故设悬疑,问我们,说你们知道最后怎么样了吗,在爱人为孩子用情杜撰这个故事而开口大笑时,孩子赶忙揭晓答案,说最后小明成了曾经的小宁,小宁成为曾经的小明。我知道,大宝所指的两个人物的转化仅仅是在成绩方面。如此,足以看出,大宝对待教育,是有独自的思考与判断的。
她是如此具有同理心,我们还不能良好与孩子互动,那么终究的问题在于我们没能重视并接住孩子发出的各种信号。如此,知情,日后慢慢修正。预要孩子做什么,先想自己是否付出对价。深刻的反思,日日进步,还不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