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统考要点(孙大神整理版)

2000-2010心理学同等学力真题名词解释答案(7)

2017-04-26  本文已影响0人  星星与七便士

61.横向研究(横断研究)

横向研究也叫横断研究,是在同一特定时间同时观测某一个年龄或不同年龄的不同个体的心理发展水平进行测量并加以比较来探索其发展状况的实验设计方法。横断研究法的优点在于,由于研究所持续的时间较短,易于控制有关的因素,且可以在相对短的时间内了解到不同年龄儿童心理发展的发展水平,但由于是对不同儿童的比较,因此看不到同一个个体在发展上的连续性。

62.表象

指事物不在面前时,在人们头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

63.品德

道德品质的简称,是个人根据一定的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固的特征或倾向。

64.β错误

又叫II型错误,即虚无假设为假时,接受虚无假设所犯的错误的概率。即为存伪错误。

65.效标效度

也叫实证效度,是指一个测验对处于特定情景中的个体的行为进行预测时的有效性,也就是对于研究者所感兴趣的行为能够预测得怎么样。其中,被预测的行为是检验测验效度的标准,简称效标。

66.概念同化

指在课堂学习的条件下,利用学生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有关概念以定义的方式直接向学生揭示概念的关键特征,从而使学生获得概念的方式。

67.观点采择

是指儿童能采取别人的观点来理解他人的思想与情感的一种必需的认知技能。

观点采择能力是指儿童能采取别人的观点来理解他人的思想与情感的一种必需的认知技能。由于儿童在7岁时就克服了思维上的自我中心性所以在小学阶段,儿童观点采择能力获得了很明显的发展。弗拉维尔认为观点采择能力是以了解别人观点为目的,由不同的环节所组成的认知加工过程,它包括四个阶段:存在阶段、需要阶段、推断阶段和应用阶段。塞尔曼通过两难故事法测查儿童观点采择能力的发展,认为分以下几个阶段:

阶段1:社会信息角色采择;

阶段2:自我反省式观点采择;

阶段3:相互性角色采择;

阶段4:社会和习俗系统的角色替换。

68.社会影响

由于社会压力而发生的个人行为与态度朝社会占优势的方向变化的过程,称作社会影响。

69.去个性化

去个性化的概念是由费斯廷格于1952年提出的,它是指个人在群体中因丧失个性特征、自我理性和责任意识而表现出来的自身同一性意识下降,自我评价和控制水平降低的无理智状态。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