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文诗社国学与传统文化

校报采访:谈诗

2018-03-10  本文已影响32人  龍文轩客

校报采访:谈诗

时间

叁月九日

作者

      如果要我选一首最喜欢的有关春天的诗歌,我应该会选元朝白朴写的《天净沙·春》:“春山暖日和风,阑干楼阁帘栊,杨柳秋千院中。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说起喜欢的原因,大概还是它让我想起了以前学的第一首元曲,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同样整篇全为意象,通篇写景,描摹出来的却是两个季节,表达出的却是两种情绪,一者轻逸,一者悲凉。

      读诗的乐趣,便在于此,除了被美的意象,所组成的美的意境所吸引,还有生发出来的感受,或是其景,或是其情,到了嘴边,吟诵出来,又叹服其平仄相合而成的美妙韵律。唐诗宋词元曲,各个时代的风采,借助文字,为今人所吸收。最近有一档节目,《经典咏流传》,推荐给大家看看,谱以旋律,唱出来的古典诗歌,它的魅力,更添了几分。

      不单单是为了“腹有诗书气自华”而去读诗,我常觉得,中国人,应读古诗,也可试着作诗。毕竟这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一种独特的表达方式。不应荒废在我们这一代人手里,既要能够去欣赏,也能够驾驭。这是一种让我们能够倍感自信,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潘鼎坤教授,以93岁的高龄站在三尺讲台上,铿锵有力向学生们呼吁道“不能让诗词这么优秀的中国文化在我们这一代断绝,唐诗万岁,宋词万岁。”,此言让我们一众读诗,学诗,作诗的人感到庄重,且感动万分。我想,也让许多当下中国人,感到振聋发聩。

        喜欢近期在文章中,看到的一段话,摘下来与大家分享:

      “古诗中有我们中国人的根,有我们千百年来薪火相传的精神和文化,我们读古诗是为了更好地面对生活,成为一个又一个大写的中国人。”

      私以为,这便是,最好的答案。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