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你快乐精进人生

DISC和个人品牌之路

2016-11-21  本文已影响10569人  彭小六

本篇文章是我11月20日在成都DISC商学院做的演讲分享。

1.先看能不能做到,再看能不能做好

DISC中D特质的人做事情目的性特别强。
我在简书开始写文章的时候,我也不知道自己适合什么。
与其站在原地想,不如都去试试看,反正写文章嘛, 又不会损失什么。


2015年9月17日开始尝试在简书正式写“自己擅长,对别人又有用”的文章。
这个过程我放弃了很多。
比如:

放弃意味着可以更加聚焦。
D特质会让我果断放弃不适合,或者不擅长的方向。
但是如果你不尝试,你永远不知道你可以做什么,你不可以做什么。

2.学会自我营销,让全世界知道你的

能力是可以通过D特质去试错确定下来的。
那光有能力也不行,你需要让别人知道你知道。

我在简书坚持了40周的时间,才被简书CEO发现,我每周都在更新读书书评,然后他告诉我,你为什么要埋头写啊,你可以向首页投稿啊。

第一次阅读量从几百到几千的时候,我才开始思考一个问题,就是如何让更多的人知道我知道。

今年6月份新书出版之后,我一个月刷26场分享,讲到嗓子冒血。
离职前,工作日上班,每个礼拜五下班后我去南京赶飞机,周六凌晨到目的地,然后礼拜天晚上飞回南京,到镇江又是星期一的凌晨了。


从2小时学习圈到全国五小时的飞行圈,拼嘛,你有你想要的东西,那就拿你有的东西去换嘛。

3. 做个人品牌=知识服务

什么是知识服务?
说白了,就是靠知识来解决对方的问题然后换取报酬嘛。

这个服务也有深浅啊。
如果仅仅是写一篇文章,我写完,你点评一下,我回复一下就结束了;
或者做一次微课,我讲完,我们互动问答15分钟,这种算不算服务,当然算。
但是这种服务和链接有限啊,所以得到的打赏和报酬也有限。

我经常戏称自己是“夜间服务工作者”,是因为每天下班后,我们就吃点盒饭,然后就在电脑前就位等待上课了。


文章,微课,专题课程,深度课程,都是为了解决你的读者和顾客的问题。

他们是什么样的人群?
他们有什么样的需求和痛苦?

你提供什么样的解决方案?
如何让他们从零到一,开始接受并实践你的方案?

这些都是服务,是你每一次分享都要去考虑的问题。

我从来不觉得我是一个知识分子,知识分子是傲娇的,我不是,我是搭着毛巾的“服务生”。

4. 像一个产品经理一样打造自己

C特质的人做事情非常讲究流程和逻辑。

要让你的服务能够有价值,你的产品不能弱。
而你能做出什么产品,取决于你的能力:
所以你不要盯着自己的一个技能点,比如写作你不能就想着怎么写,你还要考虑在写之前和之后,你要提什么点。
比如写文章之前,你需要提升自己的输入能力:快速阅读,主题阅读,深度学习;
你还需要提升自己的整理能力:比如搜索能力,结构化思维,批判性思维;
为了确定你的结构,你需要学习用手账快速记录自己的想法;你需要学会用印象笔记随时随地收集素材。
写的时候,你要考虑标题写文案,写完你要想怎么去做营销,怎么推广自己的文章。


你看,一篇文章就是一个产品,它在网络上的生命周期只有24小时,你需要在这个产品的生命周期里的各个环节中去努力。

除了写文章,你还需要对你的产品升级,你需要将微课变成系列课程再变成专业课程,你需要打造自己的课程产品矩阵,高中低全部覆盖。
再往细,你要把“一个课程当做一个产品”,就是要把原来仅仅提供的内容变成“内容,服务和营销的矩阵”。

5. 小结

DISC反应出我们对待人和事情的四种特质。
我的内在特质恰好都集中在中间区域,你可以理解为我是一个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板砖”。



但是为了做个人品牌,我在不同的情景场合调动了自己某一方面的特质

所以DISC评测不是贴上一个标签:你是什么样的人,而是让你决定可以成为什么样的人。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品牌,希望DISC能够帮你更好的理解自己,改变自己。
谢谢您的聆听。

END.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