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设计思维之需求理解

2019-11-02  本文已影响0人  梁某人的剑

要点

什么是需求理解

案例:角落里的插座插拔起来很费劲,问题原因:链接插座的插头必须垂直于插座。但是现实场景中,我们需要从各个角度插入插头。因此设计师设计了可转向的插座。

是什么引起了插座形式的变化?

  1. 理解用户的使用习惯
  2. 发现用户的需求点:插座需要匹配不同的方向的插头
    这个理解用户需求习惯的过程就是需求理解的过程。

“移情”是指用户对食物的态度与情感转移到了分析者的身上,这是需求理解的核心思想。

需求理解是指在设计师与用户之间建立一系列的行为与心理的感知联系,用户对外界的认知是一个整体,心理学上称之为心智模型,如果设计师给出的产品概念模型接近用户的心智模型,我们的用户体验就会提升。

需求理解阶段,是否能把我用户的真实体验决定产品的设计走向。但是一般情况下,用户表面行为与潜在需求往往并不完全一致,设计师们需要舍身处理地模拟真实情景。

在需求理解阶段:第一:需要思考两个问题,用户需求什么?找到问题的切入点,找到用户的核心需求是什么。第二:如何达到需求?针对核心需求寻找优化点。

需求理解的含义——移情

移情源自于美学,德国美学家、哲学家费希父子首次提出移情的概念,慕尼黑大学教授普斯更进一步,他认为移情与视觉紧密关联,充分的“移情”,使自我不可区分地消融到实例所感知的对象中,这与挖掘用户需求的理念不谋而合。

Koskinen等人在《移情设计》一书中指出一个产品是否成功取决于他如何被体验的,获得一种对未来的理解是“移情”的关键。

案例:为老人设计拐杖
传统设计方案中,设计师采用旁观者视角观察老人的走路行为,切入点是为老人提供最好的支撑方式,因此观察过程也聚焦在走路这一行为本身。

采用移情发进行设计时,设计师将自己以老人的身份带入走路的情景,再从遇到的实际问题挖掘用户需求。移情研究是用户在保持自然生活状态的情况下,设计师通过观察、吸引、沉浸来获得用户真实场景体验的研究方法。

需求理解的步骤与方法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