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伯凡《逃离中途镇》所感

2019-03-21  本文已影响0人  L颜行之earning

  《逃离中途镇》是伯凡老师专栏种我触动较大的一面,因为我突然发现我已人陷在中途镇而不自知。

  段落前带:的就是原文章精摘,()为我感想

:1. 我们常常习惯性地滞留在意向立场

一旦陷入,我们的认知就会被消解,心智就会不断纠缠于“应该如何”,离实际的认知状态越来越远。解决的方法是,意识到自己现在的状态是一种非认知状态,从而转向设计立场和物理立场。

2. 恐惧和欲望是破坏性力量

面对这些,你会像一只老鼠看着前面吐着信子的毒蛇,立即丧失行动能力,认知水平会大打折扣。

哈姆雷特综合征

所谓“哈姆雷特综合征”,就是知道该怎么做,但永远在思考和掂量,永远不去行动,直到一个偶然的场景或事件迫使他出手——如果哈姆雷特不遭遇那种状态,可能一辈子都徘徊在“to be or not to be,this is a question”。

_(我个人就是思考很多行动太少)

有一个朋友最近在研究阶层固化问题,我听了之后觉得有一定道理,但提醒他要分清楚两种阶层固化:

一种是由于游戏规则的不公平而导致的阶层固化。比如山上有棵小草,山底下有棵大树,虽然大树长得很高,但无法参天,因为它长在山脚下;而小草长在山顶上,尽管本身也就几寸长,但它似乎能够参天了——要改变这种阶层固化,就要改变游戏规则。

一种不是由于外在游戏规则的不公平导致的,而是由于我们内心的迷茫而自我束缚

中途镇:如何避免认知固化和障碍?

《米德尔马契》(老师说译做中途镇意更准)的作者乔治·艾略特虚构了一个叫“米德尔马契”的小镇。在这个小镇上生活着一群人,每个人年轻的时候都是壮怀激烈,有很多雄心壮志的,但不知道为什么,慢慢就都滞留在这个地方,开始过起了蝇营狗苟的平庸生活而不能自拔——他们永远滞留在了中途,这似乎就是“中途镇”人们

乔治·艾略特描写的其实是人生存的一种状态:我们每个人一不小心就可能成为中途镇的居民,不管你知道的有多少,不管你年轻的时候是否血气方刚,你最后都可能流落在中途镇。世界上只有少数人在经过中途镇的时候不会停下脚步,而是继续往前走。

那么,什么能够让人不滞留在这种状态?如何避免认知障碍和固化呢?一般来讲,我们在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的时候,想到的还是如何深化自己的认知,觉得之所以走不远是因为知道得太少。

近代不少文学家和哲学家也都在考虑这个问题,他们给出的答案反而不是深化自己的认知,而是寻找一种机缘或者场景:有哲学家把这个场景称为“抛入”,或者“被抛”,也就是哈姆雷特状态——你可以站在那个地方一直想下去,但真正让你行动起来的是一种把你抛到一个场景中的无形力量。

案例1:杜月笙的“重生”

(杜年青时在老家好堵,后因欠赌不还被扒光衣服丢于大街,促成他从极端要面子变成没脸不过如此的无所谓的精神转变)

有人说这是杜月笙的第二次出生,他从此消除了恐惧:当你不断退缩的时候,恐惧就会越来越严重,而突然面对恐惧的时候,恐惧却好像突然消失了,到了一种“大无畏”的状态。

有了这种“大无畏”的杜月笙,觉得自己从那一刻成熟了,于是离开了家乡小镇,来到上海滩,带着这种极端的无畏或者说无耻,开始了闯荡。后来的故事我们大家都知道了。

案例2:王阳明的“置之死地而后生”

我们以前也讲到过王阳明“龙场悟道”的例子。

当王阳明历经磨难,数次与死神插肩而过,在龙场石棺里静思生死时,便悟了

死亡对人最大的恐吓就在于我们一直怕它,而越怕它,它对人的威慑力就越大,当你发现死亡不过如此的时候,它也就没那么可怕了。而当死都没那么可怕的时候,所有的一切也就没那么可怕了——这就是被抛入一个场景的状态。

总结

我们平常人只是知道、懂得、掌握了特别多的道理,但“知而不行,是为不知”,最后滞留在中途镇,是绝大多数人共有的一种命运。

当你像哈姆雷特一样不断思考“to be or not to be”的时候,它就永远是个问题;当你不断被别人追杀,在众目睽睽之下一丝不挂,你的选择已经没有或者你只有一个选择的时候,那就是to be——直接面对所有的恐惧和欲望,刹那间崩溃,回到物理现实。

讲到这里,大家可能明白了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在中途镇滞留

吴伯凡

大家回忆一下:自己的人生旅途上有没有经历过类似的再出生的过程?如果没有,你可能已经不知不觉陷入到一种子宫或者中途镇状态;如果有的话,可以跟大家分享自己是如何再度出生,再度从子宫状态进入到真实的荒漠世界的。

(我这种类似再出生的感觉是21岁步入社会终于脱离父母的管束接触社会时有这种感觉,然后一直陷着没出来,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十年青春空蹉跎,及至近来,觉得所处环境太过放任自我,陷入哈姆雷特的纠结中,呵呵,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