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兴国禅寺/千佛崖
上接:《济南:千佛山游记 (1)》
本集介绍的是:济南千佛山风景区内著名古迹之“齐烟九点”坊、“云径禅关”坊、乾隆诗碑、兴国禅寺,隋代开凿的“千佛崖”以及“龙泉洞”、“极乐洞”和“黔娄洞”等名胜。
下图、千佛山最大的卧佛,位于登山路的三岔路口。

下图、“齐烟九点”坊,位于观音园至兴国禅寺的山路途中,是千佛山的著名古迹之一。但现在站在此处,已经看不到全部“九点”了。

下图、“齐烟九点坊”简介,文字照录如下:
建于1845年,正面“齐烟九点”,为当时历城县令叶圭书所题。借用唐代诗人李贺《梦天》诗中“遥望齐州九点烟”之诗句。九点指:卧牛山、华山、凤凰山、标山、鹊山、匡山、北马鞍山、药山、粟山。

下图、从齐烟九点坊上行不远,即可看到“兴国禅寺”下的“雲徑禪關”坊。
云径禅关坊,建于乾隆初年。四柱三门,雕梁画栋,精巧玲珑,风采古雅,为古时齐州一带所罕见。“云径禅关”意为寺院高耸、云雾弥漫、游人至此进入仙境,到达佛门净地,暗示人们皈依佛门,便可走出迷津,超脱红尘。坊后匾额“峰回路转”,典出宋欧阳修《醉翁亭记》“峰回路转,有亭翼然”。

下图、这是在“云径禅关”坊处拍摄的济南城区照片,因雾霾影响,照片很不清楚。清代诗人蒋士铨曾赋词曰:“城中仰看山景好,山上看城小”。300年过去,如今的济南城看上去可不小了。

下图、这是立于“云径禅关”后面的乾隆御题诗碑。详见本文“附录一”。

下图、乾隆诗碑左侧,即“兴国禅寺”山门,门额“兴国禅寺”为赵朴初题。
对联:暮鼓晨钟惊醒世间名利客 经声佛号唤回苦海梦迷人

下图、进入山门,是一处较为宽敞的庭院,这是庭院右侧依山开凿的“千佛崖”。左侧石碑碑文为《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下图、“极乐洞”(左)和“龙泉洞”外景。极乐洞左侧的是《般若经》碑,右侧为《金刚经》碑。

下图、极乐洞中的佛造像

下图、绝壁上雕刻的佛像

下图、“黔娄洞”(右)与“洞天福地”石坊,上面的“对华亭”未开放。

下图、黔娄洞内的碑文,请看本文“附录二”。

下图、兴国禅寺天王殿

下图、天王殿内居中佛龛供奉的是笑口常开的弥勒佛。

下图、殿内左侧为“南方广目天王”(左)和“东方持国天王”立像。

下图、右侧是“西方广目天王”(右)和“北方多闻天王”立像。

下图、天王殿后面,可以看到神龛中的佛教护法神韦驮菩萨立像。他手中的金刚杵向下,表示兴国禅寺不能招待云游到此的和尚免费吃住。


下图、兴国禅寺的主殿:大雄宝殿 对联:千山千佛佛佛道同開覺路 萬世萬代代代相傳印心燈

下图、“大雄宝殿”,赵朴初题

下图、这是大雄宝殿右侧的配殿“观音殿”,两边分别供奉地藏王菩萨、观世音菩萨,

下图、这是大雄宝殿左侧的配殿“玉佛殿”,两侧分别供奉阿弥陀佛和药师佛。

下图、玉佛

下图、大雄宝殿的后面,匾额:佛光普照 对联:智慧無邊不可說 光明照世為所歸

下图、殿内的观音菩萨与善财童子和小龙女

下图、后面的最高建筑为“藏经楼”,不开放。

下图、兴国禅寺东门

下图、这是兴国禅寺对面的“歷山院”。将在下集介绍。

附录一
乾隆御题五言诗碑, 按原碑文字照录如下,未加标点。
分幹自岱宗岡巒雄且秀歷城作南屏洪荒判早
就偶來恣攬結望遠欣所遘駐輦傍雲關步屟躋
蘿岫初無五丁斧石佛誰所鏤拈花或齦笑悲物
或眉皺其下有空洞淙淙出乳竇精室築左側琴
書芳潤漱兩樹丁香花芳菲綠陰茂開窗納煙霞
俯檻睇錦繡泰麓巢雲處延賞既已富探奇復
得此坐久消清晝因悟境無窮騁懷難盡副
乾隆戊辰春三月千佛山極目有作並書
注:乾隆戊辰即乾隆13年,公元1748年
附录二
黔娄洞 碑文:
周代黔娄子修身清节,不事王侯,隐居于此,终身不士。“黔娄洞”有碑记黔娄子故事。黔娄子卒,复以布被,复头则露足,复足则露头。曾皙曰:“斜其被则殓也。”黔娄妻曰:“斜之有余,不若正之不足。先生生而不斜,死而斜之,非先生之意也”。此事至今传为佳话。
原题 (原创)济南:兴国禅寺/千佛崖 2016-01-26 09:57:54 发表
2018.12.31 阅读(478)| 评论(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