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爱情才最珍贵
因为妈妈生病不能吃鸡蛋,又想吃蛋糕,于是今天我们拿了很多鸭蛋去蛋糕店定做鸭蛋糕,开店的是一对中年夫妻,从离我们不远的另一个小镇搬过来的。
男店主是一个高高瘦瘦的人,手艺活基本都是他来做,女店主负责卖别的吃食,算价格以及收钱。这里说的蛋糕可不是那种又大又好看的生日奶油蛋糕,而且最传统的鸡蛋加面粉做的小蛋糕。食材大概只有面粉,蛋,糖,芝麻,油。因为是定做,我们放了很多鸭蛋,用蜂蜜替换了白砂糖,用麻油替换了熟香油。
我们去到蛋糕店的时候,男店主正在给另一位顾客做蛋糕,那位顾客大概不知道做蛋糕必须用熟香油,带来的是生香油,店里又没有合适的锅熬,于是对男店主说用他们店里的香油,该多少钱给多少钱。男店主用眼睛瞟了女店主一眼,被顾客调侃:看她做什么,这点儿小事还做不了主啦。我在旁边听到此话情不自禁笑了一下,没什么特别的原因,就是莫名觉得这个男店主“妻管严”的人设有些可爱。
像这种夫妻一起开店还能其乐融融,互相配合默契,实属难得,也非常让人羡慕。人生也就短短几十年,活的开心快乐才最重要,这样平平淡淡的爱情未免不是一种幸福。
这对做蛋糕的夫妻让我想起我上大学的时候遇到的另外两对做生意的夫妻。
A阿姨和A叔叔在我们学校小门边经营着一个水果摊子,大二的夏季,桃子正上市的时候,别人家桃子卖三块一斤,阿姨家的桃子卖5元三斤,又甜又好。我爱各种水果,尤其是桃子,不管是毛桃油桃还是水蜜桃我都喜欢。在阿姨家买过几次桃子以后,我成了他们家的常客,买别的水果也会第一想到来这个摊位。大三的夏天,又是桃子上市的季节,水果摊很少见到A阿姨了,大多数时候都是A叔叔在,原因我不得而知。水果种类依然很多,也很新鲜,只是没有了桃子。我非常好奇,于是在一次买好水果付款的时候随口问了一句:“叔叔,为什么今年没见你们卖桃子呀?”A叔叔笑着回答:“你阿姨桃毛过敏,所以就没再卖了。”听到这话,我居然有些羡慕A阿姨,有人默默关心自己的感觉肯定很幸福的吧。
B阿姨和B叔叔在学校旁边的小吃街经营着一家湖南米线店,这家店在小吃街的最里面,店旁边就是我们学校的围墙。我不是一只标准的吃货,吃的最多的是学校的食堂,偶尔才和室友或者别的同学一起出去加个餐。大三下学期的时候,我才第一次来这里,与这家米线店有些相见恨晚的意思。他们家的招牌吃食是三丝米线,也是我每次去必点的,但是我的饭量有些尴尬,属于小碗吃不够,大碗吃不完那种……
米线店是一间小铺面,外面搭了棚子,放了很多张桌子,米线这种东西,打包带回寝室吃,总觉得少了那么点意思,还是在店里吃才够味。一般的时候店里只有B阿姨夫妻二人忙里忙外,阿姨负责煮米线,叔叔负责送外卖,很忙的时候,叔叔和阿姨都在厨房里忙活,另外请了兼职的学生帮忙送外卖。之所以这么长时间还记得这家店,是因为女店主――B阿姨。她长的很漂亮,虽然已是中年,却看的出来保养的非常好,即使每天经常和油烟打交道,也并不显邋遢,很难得是是她还每天都化妆。B阿姨说的话是带着一点点某地方口音的普通话,猜想应该是南方地区,每次听她说话就想起吴侬软语这四个字。B叔叔是位看起来非常老实的男人,瘦瘦高高的,看得出来年轻的时候应该挺帅。每次来吃米线的时候,看到店主夫妻,总是忍不住想起卓文君和司马相如,边吃米线边展开我天马行空的想象,也许这位B阿姨是当代的卓文君呢。
现在毕业三年了,我还总是忘不掉那个三丝米线的味道,怀孕的时候尤其想吃,那时候D先生带着我跑了好多地方,都没有找有再找到相似的味道。真想什么时候回去再尝一次,真希望我下一次回去的时候他们的小店还在。
回到现实中想起D先生顶住那么大的压力创业,我应该多给他一些信心的。年轻的时候有闯劲就要去闯,大不了失败了再重新起步。夫妻最忌同床异梦,所谓男女搭配干活不累,有时候还是挺有道理的。如果善于观察,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事情值得我们好好珍惜的。与诸位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