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瓢客家文化(五)
整理《对联杂录》的工作已经进行到第六天了,已经把手抄本的每一页字都拍照发给馆长了。他整理他的,我整理我的。他整理了收获了的价值是他的,我整理了收获的成长是我的。他的给不了我,我的给不了他。每个人都有属于他自己的路要走。
整理的难度变得越来越大,很多字不认识。根据上下文的文理进行猜测,也需要对文言文有一定的熟悉度。整理古籍,我才发现自己文言文功底需要提高。
我问周老师,有些字他也认不出来,这个跟手抄本写的字太“简化”有关系。遇到实在认不出来的字,我就跳过不管它。先把那些能够分辨出来的对联整理好,最后再去攻克那些难题。
有些词语是古汉语的用法,现代汉语很少见了,我就用百度去了解它的含义。例如:旨酒——指美酒;梓舍——村居;蓬门——借指贫苦人家;小阮——侄儿;奕世——指累世,代代,一代接一代;其昌——昌盛的意思;举案齐眉——比喻夫妻相敬相爱。今人对这些古汉语比较陌生了,这些古汉语散发出来的高贵高雅气质,是白话文所不具备的。
整理这本小册子,我学习到了许多知识,靠着这些知识,让我的文章增加了几分可读性。这不是祖宗庇佑这叫什么?

客家谚语说:“宁卖祖宗田,不卖祖宗言。”客家人住在崇山峻岭里,人均耕地面积很少,面对人口的增长,不足以养活更多人,需要漂洋过海地迁徙到海外谋生,这就是为什么客家人华侨多的原因。但是即使是这样,祖先还是告诫后人,“卖田”也不“卖言”,可见客家人多么重视文化,多么重视教育。
我爷爷在嘱言本里写到:“一定要给孙子读书,没钱读书,卖掉‘屎缸迹’(农村的厕所地皮)也要供他们读书。”
爷爷在嘱言本的封面上写到:“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文章思报国,忠厚可传家。”这里面可以看到,客家人教后生读书,读书到底做什么?学而优则仕,能够科举进仕,就要报效国家,即使不能做官,一介书生也要有家国情怀,多做有益于国家和社会的事情;做人要忠厚老实,不去坑蒙拐骗,不拈轻怕重,本本分分,踏踏实实做人。这一点我父亲遵守了爷爷的教诲。
现代人对于文字和书已经没有那么敬重了,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人可以读书的时代,让人们很难理解古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思想感情。不知道是好是坏,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对联杂录:

1、梓舍缔良缘携手同心共勉前程奔四化,蓬门迎雅客粗茶淡酒敬邀亲友畅三杯。
2、永奏瑶翏兆百年之好合,婚偕凤卜占奕世之其昌。
3、伴侣良缘鸾凤和鸣偕白首,淑女成妇鸳鸯对舞庆齐眉。
4、教子必有方想贵宾先觉先知当兹莅舍增光乞请诸君多指导,结婚凭自愿在今日同心同德要使成家立室共同协力创家园。
5、待宾多怠慢想侪辈饮茶喝酒溯本寻源谢党先,娶媳本平凡念人生立室成家光前裕后从婚始。

6、身逢喜事人康泰,足步青云志昂高。
7、幸有高轩光荜户,愧无旨酒燕逢门。
8、喜气百年琴瑟好,欣歌千载凤麟祥。
9、九十寿期光大典,三千朱履庆我婚。
10、曲礼三千隆奠雁,国风二一始关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