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经》的“道”究竟是什么?“道”有什么含义?

2024-08-25  本文已影响0人  咸鱼片

《道德经》,是战国时楚国人环渊收集整理的春秋晚期思想家老子学说的著作。它产生于先秦诸子分家前,是当时诸子共同推崇的重要思想学说,也是道家哲学思想的主要来源。《道德经》分为上下两篇,上篇37章,以“道可道,非常道”开头,称为“道经”;下篇44章,以“上德不德,是以有德”开头,称为“德经”,道是体,德是用。因此后人取上篇的“道”字和下篇的“德”字,意思是先修自身,后来调整顺序,意为以身心精进来体悟道之所传。

4fe3bda725c04a001a7a7541c8a07d1.jpg

《道德经》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可说是中国哲学的发源,它的贡献是将“道”放到哲学最高范畴的位置。“道”和“德”都是老子哲学的基本范畴,但相较而言,“道”是根本,也可以说是体。道,最初指的是人们脚下的道路,代表一种特定的路线,后来随着人们思维的发展,被引申为道理、方法、原则之意,并逐渐同天地人联系起来,形成了“天道”、“地道”以“人之道”等概念。《道德经》所说的“道”,就是在这些概念之上的进一步升华。天道、地道以及人道等,最终都要服从于《道德经》所说的道。“德”是“道”的化身,是“道”在天地间的具体作用,是天地间各类事物的质的规定性,包括品性、基本功能、形状等等。、

世界并非一蹴而就,万物生于道以后,还要接受德的培育、滋养、充实,而且还要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也就是说,万物由“道”产生,万物依据各自的本性成长、发育、稳定、成熟、结果、保护、存藏而发展个别独特的存在的这个过程,就是德,而这个德呢,最后又内在于万物,成为万物各自的本性。

以母鸡孵蛋为例,胚胎与整个鸡蛋的成分比例与构成是道,蛋白蛋黄是德,母鸡的体温与耐心孵化是势,而雏鸡的身体是物与器。母鸡对于雏鸡恩重于山,但从来就是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的。

“道”以“无为”的方式生养了万物。“夫莫之命而常自然”中的“莫之命”,即孟子所说“莫之为而为者天也”。万物是顺应着客观存在的自然规律,并各自适应着自己所处的具体环境而生长的,根本没有所谓的主持者加以主宰。

马克思主义也哲学认为,客观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有着其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如果违背了事物的发展规律,那么,所有的努力都是徒劳的,所起到的效果,也将是南辕北辙、适得其反、事倍功半。

由此可见,“道”创造万物,并不带有主观意识,也不抱有任何目的,而且不占居、不主宰万物的生长、发育、繁衍,完全是处于自然状态下。这就是“道”所体现出的“德”的特有精神。

万物生长,必须依据自然界的规律,所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尊道”与“贵德”是一致的,但又有所不同。“尊道”是对最高典范的尊崇,“贵德”是对向最高典范靠近的推崇。“贵德”意味着行为者不论离道有多远,只要他在向道靠进,就值得肯定。

1da44d08e8597459c802bf6e6fe97a8.jpg

因此,老子在《道德经》第二十一章中说:“孔德之容,唯道是从。”面孔显露大德之容的人,他内心必然有大道跟从。内心没有道,就是有孔德之容,也是虚假的,是装出来的。由此可见,道是根本,德是道的外现。没有道,他就没有德,有德内必然有道。为什么呢?因为“德”在实际的生活里可以找到很多应用的材料;而“道”属于本体的层次,看不清楚,也摸不着,讨论起来别人也很难理解。但是,这并不能掩盖了“道”是“德”的升华和最终结果。当人选对了道之后,即使你不想显现你的大德之容,那也是不可能的;相反,若选错了道,即使再善于伪装,也难以掩盖猥琐之相,更谈不上德之容了。那究竟什么是“道”呢?我们应该怎样理解老子“道”的含义呢?

“道”的含义

理解《道德经》题目“道”“德”“经”这三个字各是什么?是学习和领会《道德经》德第一步。“道”,指的就是什么是道以及道的特点;“德”,指的是如何修道,如何得道;“经”,经度,引申为分析研究,说明。按照古代的意思,经是指的是中国古代通过政治权利而确定的作为统治合法性依据的,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所编书籍的通称。如《山海经》、《易经》、《诗经》,等等。在这里,“经”就是说明书。这样联系起来,《道德经》就很容易理解了,所谓“道德经”,就是研究什么是“道”、“道”的特性、如何“修道”、“得道”的说明书。

在《道德经》中,“道”有多种含义,有时指本体,有时指本质,也有时指规律。除此之外,道还指一种普通的功能,或者人们所认识到的道理,或者人生的标准。

而从《道德经》第四十一章“夫唯道,善始且善成”也能看出,这本书始终是围绕“道”展开的。而其他范畴,比如无、有、无为、不争、虚静等,则是从本质、特性以及功能等角度对道进行的表述。

45cb9be22a7c3ae8a9b382f9314d460.jpg

道是世界的本体

老子认为,道是世界万物的本原、本体。何谓“道”?《道德经》第一章说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老子认为,“道”为万物之母,存在于天地万物之先,为“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

道的本质是无与有的统一

在老子的眼中,道是真实存在的,这可以从《道德经》中得到验证。比如《道德经》第十四章写道:“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徼,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道德经》第二十一章说:“道之为物,惟恍唯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道德经》第二十五章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如此等等。那么,“道”具体有哪些本性呢?

第一,道是浑然一体的物,是真实存在的,“其中有象”,“其中有物”,“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但这个物究竟是什么,老子自己也说不清,他认为是一种看不见、摸不到的混沌东西,“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并以“大”、“玄”形容之。

第二,道和某种具体存在的事物不同,它不是以某种物体的、具象的形式存在,而只是恍恍惚惚的。人们“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不能凭借感官去感知它。道是很精细微小的,又是最广大、最普遍的,是不能用一种形体界限来认识的;道是“无物之象”,但却是物;道是广大无边的,“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道不可见、不可听、不可触、不可名,从这个角度来说,道是无形的。

1bc814814643b68f9a504fd9f5c2c27.jpg

第三,老子的道不能片面地等同于无,因为道是真实存在的。老子在《道德经》第一章就说过:“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无是天地形成前及初始阶段,有是一切有形物之宗祖;无为万物的内在的奥妙,有为一切存在的形态。无和有本出同源,只是称谓不同。无非虚无,有也非某一实有,而是笼统的普遍存在。无和有是造物奥妙的总根源。无是天地形成之初的无形状态,有是无形之态客观存在。提出无是为了防止将最初的存在理解为有形,提出有是为了防止将无定义为空虚。老子以始喻无,在这里,始是女之初,是尚未生育的少女,以母喻有,母是生儿育女的成熟女性。少女尚未生育,但却具备生儿育女的能力。成熟女性从少女发展而来,有产生于无,无中孕育着有。天下万物,在尚未产生之时,好像是无,实则是无中藏有,用老子的话来说,就是“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总而言之,道的本质就是无与有的统一。

道的功能是生

老子认为,“道”生万物的演化过程是“道”,用老子的原话说即为“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道德经》第五十二章)道化生天地万物,是天地万物之母。这可以从《道德经》中得到验证。比如《道德经》第四十章写道“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万物从有,“复归于无”,“归根于静”,表示事物从无到有,由有到无,由无到生,由生到死的生长消亡过程,也即由动到静的转化过程。故老子又说“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这是说“无”是宇宙的本体,“有”是宇宙万物的生成发展。由此可知,“无”是“有”之母。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道”作为万物的根源就是“无”。我们从功能和溯源上进行解读,可以把“无”理解为宇宙生成初始浑沌状态,或《易经》中所说的太极,物理学中宇宙大爆炸前的能量基点。然则这个“道”之“无”如何成为万物之“有”呢?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一”是《淮南子》“道始于一”中的“一”,是道的本然状态,或者说是阴阳未分的混沌一体;“二”是阴阳二气,是从混沌一体中生化而来;“三”指的是阴阳二气的冲和。“一”并未分阴阳二气,而三是阴阳二气的统一。从“一”到“三”,是否定之否定的过程,即“二”否定“一”,“三”否定“二”。在描述道的“有物混成”之时,老子称道“可以为天下母”。“可以为”,是指道具备衍生万物的潜能,而若是将潜能转化为现实的能力,则需要完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的过程,换而言之,道衍生万物从“无”到“有”的过程是“道”的“生变”的作用使然。

在《道德经》中,人们很容易发现老子对道生万物的描述。比如,老子在《道德经》第六章中说:“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谷神是生养之神,可以说是原始的母体。万物都产自这原始的母体,因此,谷神是万物的本根,它似亡实存,是永无穷尽的。从静止的存在或者道与天地的共时性来说,玄牝之门是指道与天地的衔接;从动态的生的过程来说,玄牝之门是道通过天地创生万物的出口。谷神和玄牝其实就是指道,它们是本体论的道,突出了道的绵绵不绝或者说它的生的功能。在《道德经》第六十二章“道者,万物之奥”一句中,老子再一次对道生万物进行了描述,认为道是万物的藏身之所,是万物的本源。

67bfc348ded1da8fdd47392e420dabd.jpg

“一生二”中的“二”,从存在形态上说的是天地,从内质上说的是阴阳二气。“三”之所以具备“生万物”的能力,就在于“三”实现了天地阴阳二气的和谐统一。用老子的话来说,就是“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这就是说在阴阳运动化生万物之先,还存在着一个产生万物运动的东西——“道”,这个东西存在于阴阳运动之外,并且独立而不变(“独立而不改”)。在这里,“和”不仅是道生万物的根据,还是万物生长的动力。道生天地,天地生万物,并不是一次性的,而是终而复始、绵绵不绝的过程,即“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道德经》第十六章)万物完成从生长到衰老,再到死亡的过程后,其实就是完成了归根的过程。而归根就意味着新的生长过程又开始了。就这样,道在万物生死相续中“绵绵若存,用之不勤”。(《道德经》第六章)

c3a7e23add94096efd001976608e6b5.jpg

在老子看来,万物的生长过程是完全自然的。在这个过程中,道没有施加任何主观任意的作用或者影响,即“道常无为”、“道法自然”。也就是说,道之生,是自然而然地生;道之养,也是自然而然地养成万物,而非有意为之。正因为这样,道生万物却不能将万物据为己有,道作用于万物也不能居功自恃,作为万物之长,道并不是要主宰万物,而是“辅万物以自然”,任由万物生长衰亡,归于道,又再次始于道。所以老子又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是说人要向自然学习,要效法自然,敬畏天道,要顺天应人,法于阴阳,和于术数。

道的运动无所不在

老子的道的第三层含义,是指万物运动的规律。万物的生长都要遵循道的支配。作为万物运动的规律,道始终伴随万物的化生发展过程。作为规律,道并不是有意识有目的地去支配和控制万物,但与此同时,万物的存在和发展都遵循着一定的规律,也就是“道恒无为而无不为”。(《道德经》第三十七章)万物遵道而动,不是受到什么命令或者指使,而是完全自然而然地运动,“夫莫之命而常自然”。(《道德经》第五十一章)道作为规律,有其无意识性和无目的性,但在万物运作的过程中,它又具备任何存在或者力量都不可违反的必然性。

道的运动是永恒的,“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道德经》第二十五章)道遵循周行的路线,而万物的运动也是周行。在周而复始的过程中,道和万物无限循环,不断转换。道和万物之间的这种循环往复,说是一种规律。

关于道之动,老子说:“反者道之动。”(《道德经》第四十章)这句话包含三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说运动的动力是“反”,第二层意思指出运动的方向是返归,第三层意思指出运动的形式是向对立面转化。

运动的动力是“反”,这里的“反”是否定之意。一切事物或现象的存在都是对立统一的,没有对立面,也就没有事物。“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无”就是“有”的对立面,是“有”的相反。因为有了这种否定,万物才会产生,才会运动。为了说明“反”的作用,老子举出了具体的事例:“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道德经》第十一章)“有”指的是实际存在物,是实体,是没有生命的东西。有无对立统一,实物才能发挥其作用,实体才可以成为有生命的活物。这种作用就是对立统一的运动。车、器、室的形成离不开反的作用。就像车、器、室一样,一切事物都是肯定和否定的统一,没有否定的一方,事物也就不复存在。老子认为“万物负阴而抱阳”,并提出了一系列对立统一的概念,比如在《道德经》第二章,老子说的“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就是对立统一的最好例证。

eaf40dd63bc4c1eeb522d08c9e78147.jpg

事物生成、发展、运动的形式,是对立双方向否定的一方转化,比如老子说的“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道德经》第二十二章)就体现了这一点。事物向相反方向转化是道之运动的既定规律,而人们可以运用这一规律,向相反的方向努力,从而顺利达到目标,这也就是老子在《道德经》第三十六章中提到的“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

万物依道而动,其运动的方向是返归,返归于本原,返归于常道。万物来自于道,在运动中体现道,最后复归于常道。老子认为“归根曰静”,又在《道德经》第十六章中提到“致虚极,守静笃”,看起来好像常道是静止不动的,但事实上,常道之静,并非绝对静止,只是相对于芸芸万物之具体的有形之动而言。常道之静,体现的是无与有的静态统一。

运动是无所不在的,在《道德经》第三十四章中“大道汜兮,其可左右”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大道无所不在,没有边界,不分左右,到处都有,到处都是道的运动。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