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见证了一场奇迹
前言
2017年三月和四月,我作死地参加了一个“挑战不可能”的项目,带着我的一群三年级、山里的、只学了半年英语、每周两节英语课的、连字母都摸不全的孩子搞一出英语小话剧,于是故事就开始了……
缘起
原本想到做英语话剧这个主意的时候,我刚刚结束了对云南芒市一个边境小村寨里的公益机构——“榕树根”的拜访,也许是受到那里工作人员的启发,也许是想要孩子们体验“不一样”的英语,也许是觉得话剧是一个更加包容的活动形式,我一时冲动,就跟项目小组的准项目老师们说:我们做英语话剧吧!
寒假期间,我们项目小组通过微信上的讨论,不断推敲和预想各种可能遇到的困难,完成了两个版本的项目策划,一份很“丰满”,一份很“骨感”。那时候的我,沉浸在自己的幻想里,觉得做一出英语话剧是手到擒来的事。
然而,随着开学的临近,备课的压力袭来,我越来越感到当时的我是多么的异想天开——我们曾经还想过让学生组成两队,自编自导自演,进行竞赛。但是最终,我不得不提出启用当时“先见之明”的“骨感”方案——只选一个班级,只排演一出英语话剧。
启动
我选了比较好管的三年级(1)班的孩子作为活动对象,他们很高兴地接受了这件事情。于是我就先让他们报名了小剧本和小摄影,小摄影是记录我们整个活动过程的人,小剧本则负责先期剧本创作。
我用了大约一周的时间带着三位小剧本们写了一个剧本。三年级的孩子想象力是极丰富的,然而,动笔能力也是很弱的。开始的三天,剧本就遭遇了难产,孩子们想得很多、也很散,根本连不成一个完整的故事。于是我就让他们在图书室借了几本故事书做为参考,结果他们把以动物城为出发点的故事串到了王子公主的童话剧里,剧情如脱缰的野马,越跑越远……
最终,在支教队友的建议下,我尝试了另一种方式:先引导着小剧本们想出了开头、大事件、结局,然后带着他们一点一点地把故事的逻辑连贯起来,最后才催生出了一个完整的剧本大纲。
经过英文拓写、中文翻译,完整的剧本出炉。此时,我内心沾沾自喜,并没有意识到,真正的挑战还没开始…
浅滩
小演员的选拔就是一个大问题。有几个角色报名的人很多,我不得不用一节体育课的时间和各个角色的报名小演员都开了一个“小会”,最后,我们约定,报名同一个角色的演员都参与排练,最后竞争出最合适的人选。尽管最后落选的人肯定是伤心难过,但是我也想让他们明白:机会,是自己争取的。
接下来就是学台词和练表演了。
表演这一块,我们原计划是招募外面外部的志愿者来指导。远在山东的准项目老师们厚着脸皮练习了很多话剧社的人,但是几乎没有人愿意接这个活儿。不过后来的事实也证明,对于话剧这种东西,不在现场是几乎无法指导的。好在,我亲爱的支教队友,王老师,在表演上一定的经验,于是他就被我拉下了水……
他设计了几节表演课,利用周日晚自习前和一些中午午休的时间,在学校的舞蹈室给学生练演技。开始的时候,我会在一旁帮着维持纪律、安排小摄影进行拍摄记录、提出一些意见,后来我实在忙不过来了,他就自己一个人把这一部分包了。
有时候我会被孩子们乱糟糟的纪律弄得很急躁,好在,王老师不缓不急的性格弥补了我的这个缺点,让这个任务得以按时完成。
我不得不庆幸有王老师的帮助。有时候我想,即使最后这个项目没有达成任何成就,至少我们的队友关系也在项目过程中变得更加亲密了。
后来,有一次聊天时,王老师对我说,其实很感谢我当时拉他下水,让他看到了很多不可能的事情发生……
高山
学台词我是一定要放在最后讲的,因为这是项目过程中,最让我灰心、让我无数次生出想要放弃的念头的一段。
刚开始,我花了两个星期把所有角色的英文台词都教了一遍。
一遍……
其他的角色都不是大问题,就是朱迪和尼克这两个主角的台词达到将近30句。且不说孩子们的英语水平有多么基础,只是学校的作息安排很紧,能够利用的课余时间只有午休的一个多小时和晚饭后的半个小时,有时候,主课老师还会安排作业,而我又不想他们因为这个项目耽误正常学习,因此每天的活动时间很少很少。更何况,我自己还有比项目更重要的英语教学任务。
当然,不可否认,其中也有我执行力不够、懈怠的因素。总之,算上被清明假期冲掉的一个星期,我只剩两个星期的时间了,而孩子们连一句台词都没有背出来……
有时候我教孩子们台词,看到他们只可以跟读,自己读却一个句子都说不完整,我的内心就仿佛沉到海底。
然而,每当看到孩子们在我说“我们再来读一遍”的时候,马上认真地跟我读;每当我告诉孩子们我的期望是“要把台词背出来”,问他们O不OK的时候,他们点点头说“OK!”;每当那个表演朱迪的小演员跟我说,“老师,我快把第一句背出来了!”……
每每这些时候,我都感觉自己被鼓舞了。或者,“挑战不可能”,不仅仅是对学生的挑战,也是对老师的挑战。
柳暗花明
当然,现实情况还是让我冥思苦恼不得解。
最down的时候,我跟准项目老师倾诉、跟队友倾诉,心里仿佛有块石头压得我看不见天明。但我跟他们说,我肯定不会放弃的,如果老师自己都放弃了,学生又会怎么想呢?
后来,我们想了一些办法:事先录音、表演的时候再外放,或者写提词板。不过,随着项目的进行,倒数第二个星期,我开始让小道具们做道具:只是几个角色的动物面具。我以为这么简单的事他们可以独立完成,然而,事实证明我还是图样图森破。于是,我只好在办公室里陪着他们做道具,这样一来,就没办法帮学生练台词了。
此时,我终于意识到,这个项目最大困境在于:要指导孩子们做的事情太多,而我,只有一个人……
终于有一天,我灵光一闪:不现场演了,干脆拍成一个小电影,这样的话,台词的问题不就可以解决了吗?
黎明前
我把这个决定告诉了大家,队友王老师帮我解决了拍摄场景的问题,准项目老师画了分镜。一切就绪,只欠东风。
然而,拍摄的那个星期,天公不作美,整天整天下雨。
我们原以为拍不成户外场景了,没想到老天给了我们三个晴朗的中午,于是我们争分夺秒拍完了所有的户外镜头。拍摄的时候,尽管有时很混乱,我也很急,但是孩子们很欢乐,也许是因为他们从来没有拍过电影吧。
同时,我一边也给小演员们录英文配音,我说一句他们跟一句,然后再把他们说的部分单独剪出来。
最后的最后,只剩下剪辑了。每个人各尽其力,进行着自己被分到的任务,这时候,我无比庆幸有准项目老师、有队友和我一起,共同努力。
感念
这个项目即将结束了,也许是我的观察力不够,我说不清它给学生究竟带来了什么影响,但是:
我看到孩子们努力和我学英文台词的样子;
我看到当我不知道怎么做老鼠夹陷阱时,有个孩子主动揽了这个活儿,我也放手让他自己随便做,最后,我看到了一个超乎我想象的精巧的手工道具;
我看到当我专注于陪小道具们做道具、无暇顾及台词学习时,有个孩子,每天空闲时间主动来到我的办公室,跟着电脑自己练自己的那9句台词;
我看到上课纪律不好、学习不好的几个孩子,在做事时却十分利索、贴心;
我也看到开始时非常非常积极的孩子,到后来坚持不住,热度退却心不在焉;
我也看到只报名了路人的小演员,在临时替演主角时,他出乎意料的优秀表现;
我还看到我的队友身上值得我学习的优点,看到我们的关系在合作中变得更亲密,双方更加了解彼此;
我更看到准项目老师们条理清晰地写策划、做总结,周密地考虑各种各样的意外情况,惊艳的绘画、文字、表达、执行能力,还有勇敢地学习不会的技能、尝试之前没做过的事,在自己的日常任务之外帮助我完成了这个项目……
写到这里,猛然觉得文章似乎太长了,但是回顾整个项目过程,想说的东西不停地涌现在脑海。
由衷地感谢。
但是,这样的煎熬,恐怕不会再做第二次了。
后记
后来,我还是会想,这样的项目对于孩子们的意义究竟在哪里呢?好像这种一时的表演并不像其他的心理课、职业课那样影响深远,是不是,我这个项目只有一时的快感呢?
我自己总是会比较、会反思、会质疑。现在的我没有答案,也许是因为这个项目压根儿没有什么影响,也许是因为时间未到,也许是我对自己没有信心。
我说不清。但我和三(1)的孩子们关系变得亲近了不少,至少这一点,让我有所慰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