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了解国家兴亡的道理
儒家的经典之中,从《论语》《孟子》到朱熹和王阳明,对《尚书》做了大量的引用和论述。
《尚书》记载了虞夏商周时代王室的诰语(古代一种告诫性的文章)、誓词、谈话记录等史料,是我国最早的历史文献,也是古代最重要的一部经典。”传世古文《尚书》并非“伪书”中认为,《论语》对《尚书》的引用并非原文照抄,而是有所删略的摘录。
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说:“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六艺即是六经,而孔子皆深人研究、详加编订,再温故知新、学以致用:以《尚书》为例,书名所指为“上古之书",起自唐尧、虞舜,下迄春秋时代的秦穆公。如果想了解中国人对于“政治"最原始的想法,那么最可取的即是经由孔子的观点。
鲁定公需要座右铭,于是洵问孔子:有没有一句话就可以使国家兴盛的?孔子的答复是“为君难,为臣不易"(《论语.子路》这句话总括了《尚书》所有官方文告的主要精神:《尧典》叙述尧的统治如何恭谨谦让,德行广被,从个人到九族,再到百官,推及万邦与所有百姓。
君臣如此兢兢业业、念兹在兹,固然是为了尽好“代行天工"的责任,同时也是因为如果没有合宜的治理(包括教化与刑赏),则百很容易误人歧途。这表示当时所知的人性,不但谈不上“本善",反而有其根本的问题。依《大禹漠》记载,舜肯定禹的治水贡献,要把帝位禅让给他时,提醒他:“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这十六个字便是儒学乃至中国文化传统中著名的“十六字心传”。《荀子·解蔽篇》中也有类似的引注,称:“《道经》曰:‘人心之危,道心之傲。’危微之几,惟明君子而后能知之。”这十六个字所托付的是天下与百姓的重任,是华夏文明的火种;而谆谆嘱咐代代相传的便是以“心”为主题的这十六个汉字。可见其中寓意深刻,意义非凡。这四句话中,后三句等于要求禹把握道心,要完全专注,守中而行。在此,道心显然异于人心,代表君主身为天子所应有的修养目标;而人心则是百姓大众的真实心态:“人心惟危"一语表示古人深知人性大有问题。
王阳明《传习录》中问“道心惟微,人心惟危。”
王阳明回答说:“《中庸》讲‘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这就是道心,是天地自然的心的本体。夹杂了些个人的私意,就是人心。道心无声无臭,所以是微妙的。人心呢,容易有所偏倚,照着人心去做,就容易跑偏,就不安稳,所以像在危崖之上,人心惟危。”
知道道心惟微,人心惟危,才能戒慎恐惧,时刻警醒自己。
鲁定公随后又问孔子:有没有一句话就可以使国家衰亡的?孔子的答复是:“予无乐乎为君,唯其言而莫予违也。"意即:我做君主没有什么快乐,除了我的话没有人违背之外:君主的话若是错的而没有人违背,那不是近于一言丧邦吗?
孟子如何谈论孔子?他说,孔子以及伯夷、伊尹如果负责政治,他们的原则是“行一不义,杀一不辜,而得天下,皆不为也"(《孟子·公孙丑上》)。这种原则与《尚书》所描述的古代圣王的用心,可谓一脉相承。“政治制度不论如何改变,中国人只有记住这种理想并努力追求实现,才无愧礼仪之邦的美名。
习近平引用的儒家经典,或谈敬民,如《孟子》中“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或谈为政,如《论语》中的“政者,正也。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或谈立德,如《二程集》中的“一心可以丧邦,一心可以兴邦,只在公私之间尔”;或谈外交,如《礼记》中的“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等等,无不是从当下中国的现实出发,针对当下中国最紧迫的问题所谈。
从儒家经典中寻找解决现实难题的办法,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治国理政的养分,这也是习近平重视儒家经典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