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地理.人文历史有意思历史的天空

苏联“免费住房”的神话

2018-09-09  本文已影响4人  散栎儿_厌然闲居

这是曾经发布在网易博客(已废弃)的旧文,备份至此。

有人说,苏联的“免费住房”是该国生活福利之一。就像过去草更绿,树更多,连房子都是免费发给大家的。此一神话在网络论坛和博客间传来传去,于复述中衍生出各种版本。

其实,苏联根本没有什么“免费住房”。作为行政机关的“国家”本身不生产任何东西,它只是将国民的劳动成果进行重新分配。某些国家政府在收入重新分配上干涉程度极低,而苏联恰恰在这方面管得最宽也最细。

具体操作起来是这样:苏联有“住房基金”,政府拿这笔钱盖公寓楼,决定让谁住不让谁住。由于支付给普通公民的工资微薄,所以基金不匮。那么从本质上讲,苏联公民就好比以自己的生活做抵押,而无权选择偿付或不偿付。同时,在挑选住所的问题上几乎没什么发言权——分明是国家恩准你们入住用自己的钱盖的房子,绝非你们想住就能住。

算细账的话,这套制度比通常的抵押昂贵太多。就像我上面写的,公民没有住宅选择权。而最重要的是,住房产权永远归国家,你既不能出售变现,也不能自行处置。住房只在特定条件下可以作为遗产继承,而房屋交易则要经过复杂的半合法手续,其中故事、门道多多。换言之,个人在这套制度下等于贫贱奴隶,甚至不能自由支配自己的劳动果实。

苏联理论家宣称,无私有财产能够“使人更进步、更诚实、更少盘算物质利益”。但实际上正好相反,人为了争房不惜昧着良心干坏事,斯大林时代就有人写告密信揭发邻居(一旦成功就可占据对方住房)。因此除了造成属于“无主之地”的楼道脏乱差外,“无恒产”毫无益处。

之所以会如此,并非当年的苏联百姓多么恶劣多么市侩,纯系国家制度使然。

哪儿的人都一样。 


原文:俄文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翻译:散栎儿@厌然闲居

未经本人许可禁止转载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