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音书漫寂寥,风住尘香花已尽
从来不喜欢婉约派的调调,不哀不伤,不泣不诉,但当她写了: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也许当一个女人写了英雄,表达了对英雄的倾慕时,这才是一个时代对英雄的需要吧。
与其说是时势造英雄,不如说是英雄造就了历史,然而天下若是有了李清照这样的婉约诗人,却都需要一个英雄般的人物来拥有和保护。
北宋颠覆,南宋迁徙,纵然一如当日赵构临安建都,纵然退守西湖,偏安一隅,也改变不了大金铁骑铮铮挥兵城下的结局,“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往事已然不堪回首,明日大好河山不知谁人欣赏,千军辟易,却不如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
纵然有了林升在《题临安邸》中浮屠景象“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犹记得 《射雕英雄传》中描述的种种,也记得这首古诗,纵然不能理解诗中所思所想,只记得赵匡胤辛苦建立的赵家八百城,已然为子孙拱手相送,倒把国都迁至临安,今天的杭州,犹得守那半壁江山,却斗志全消,罢黜贤良,只求得半晌的醉生梦死,歌舞升平......到都来烟雨南宋逝矣。
不曾去过杭州,只依稀从影视中记得那烟花缠绵处,温柔缠绵乡,叫人沉醉,却又不是时候,只记得张恨水《义妖传》中的断桥和西湖美景三月天了,真是兴,百姓苦;亡,百姓亦是苦,说的大了,固然也是对不起天下百姓,换个简单的,完全是对不起赵家先祖。
早读了《三国演义》,其中古训明示,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时势纷争已是天下所趋,天道循环所然,英雄,众生,浮屠不过是随缘而生,随性而定,随缘而灭了。
但只是在那战火纷飞的南宋时代,除了耳熟能详的抗金名将,诸如岳武穆和文天祥之外,却也有着让人心生好感的易安居士和稼轩词狂,似乎也再难找到他人了。
一个在宋词桂苑中独领风骚,另一个却也承袭了豪放风骨的铮铮意蕴,易安居士为婉约词派的名门闺秀, 独成“易安体”却也始于宋人,易安词作自成一体,字里行间以体现了其鲜明独特的风骨韵律,换句话说易安居士—李清照的地位足以与历代名家大手在文学史上相媲美,一个弱女子尚且如此,既是文学史上的异数,其成就也与男子不相上下,同时宋朝不可堪比盛唐,种种制度少有宽放,纵使四代女子以太后之位辅政掌权,但女子地位实属低下,风俗礼教也只是对妇女的种种桎楛而已。
但李清照却已然是个异数,名门闺秀,有着不可比拟的美好童年,也有着常人不可期望的教育,纵然十八岁嫁为人妇,与赵明诚琴瑟相和,举案齐眉,夫唱妇随,可谓既为吟诗弄酒的良友,同样也是知己连理,快乐是两个人的。
但人的生命里还是有个青梅竹马的影子,但不知道此人是不是赵明诚?更无法追本溯源去考证这场婚姻是父母的媒妁之言还是两情相悦的结果,也许是两者兼而有之吧;毕竟一位是名门大户的千金小姐,另一位是两朝元老的翩翩公子,怎么说也是门当户对,论品貌论才学无一不是完美,就算是用再苛刻的礼数去限制去难以道出其中是非,只能说是一对令旁人艳羡的绝世璧人。
清闲优越的婚后生活,赵明诚对金石研究颇有心得,清照对此也有己方见解,二人醉心于此,志趣相投感情日笃,也有“斗茶赌书”的佳谈雅事,纳兰性德曾写道“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的词句来悼念亡妻,可见二人雅事已然深入人心,传为佳谈,若此句为清照晚年所赏,只怕也会消得人憔悴,独自潸然泪下了。
纵有后世野史别传考证为引,赵明诚婚前生活不为检点,留恋花街柳巷,在婚后因清照未能婚育而与丫鬟有染,但在那个风流恣肆的时代这样的情形应该也得原谅了吧?其实清照只需要的拥有一段平等而丰满的爱情,来释放她的美丽和才华,赵明诚也是最适合她的丈夫,也是一个爱护她尊重她呵护她的温和男人。
也许她有着别人不一样的情趣,也有着敏捷感性的眼光,观物赏景,一日晨妆已毕,闲来问了身边丫鬟一句:昨夜急雨一场,却不知园里的花朵如何了?
丫鬟却答道:依旧一样。
清照摇头笑而不语,末了答道:”应是绿肥红瘦“
或许是自怜自伤,人每天都会有所改变,容颜更是不复昨日,而花草一夜风雨,难道不是一样吗?只是常人不论风雅罢了。
无边落木萧萧下,一日赵明诚与朋友外出,清照便在一方锦帕写上《一剪梅》,为丈夫送别: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当赵明诚千里之外读后,心中早已归心似箭,最初登山访古的心思,早已去了大半。
又是一年重阳日,清照填词成阙,寄给了远方的赵明诚,赵明诚闭门苦思,填词五十行,后请的朋友品评,好友赏析半晌,以清照三句诗为最佳:”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赵明诚抚案赞叹:夫人才学胜我百倍,自此之后,我是心服口服。
或者是婚姻中赵明诚对清照多了几分敬重,也是因为家世和夫妻之间的恩爱,清照更不是一个为世俗礼教限制的压制的人,也曾写道”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处,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活脱脱一幅少女酒醉正酣的娇态,泛舟湖上,饮酒赏荷,既有着当年郭襄风津渡金钗换酒的豪情,也有史湘云醉卧花荫的妩媚情态,读来让人欢喜不已。
自此便有了《浣溪沙》、《采桑子》的风雅词句,满满诉尽心中欢喜。
清照的前半生,可谓大喜大乐,若是人生如此,平安和顺,不经忧患,实乃人生之大幸,不过天意使然,只会让每个人去经历忧伤;也许爱才是最难的事,只会让上帝也为此妒忌,美满婚姻的二十六年的度过,上天只给清照带来一个无法接受的事实—赵明诚死在了赴任的路上,自此之后清照后半生颠沛流离的生活也拉开了序幕。
不清楚命运为什么要去折磨一个这样的女子,给了她风华绝代的才华,给了她世人艳羡的美好婚姻,却也送给她一个凄凉的结局。
从清照的《声声慢》中,我已明白她后半生的凄惨和不幸——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我不相信上天真的是如此残酷,就为了让清照的词句中多一份沉郁凄苦,再多一点忧国伤民的感慨,就让这个身世惨淡的女人后半生载沉载浮,一世流离,孤独终老 。
虽然丈夫不在,亲人离散,纵然国破家亡,无非是眉间平添一处凄苦,更多添一丝惆怅,但清照还是守住了寂寞,就算是自身潦倒,但国仇家恨,别人上元佳节赏灯作乐,她却一人追思往昔时光,一面对这末世繁华怜惜感叹,一面写下《永遇乐 元宵》 :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 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一个女子深夜忧思,忧国伤民之情不弱于任何男子。
毕竟这千年岁月,能出得清照这样出色的女文人,当无第二了,浮生浮世,所有的哀痛会不会把她彻底摧垮,不知她会不会在尘世的骇浪惊涛中湮灭。
看来如果迎合不了时代的,终究还是会被时代厌弃,或者还要饱经世事沧桑。
看来就算是等到了风住、尘香、花尽,才能看到最后一刻的月明星稀,云淡风轻吧。
浮花浪蕊的世间,就算是重走一遍,哪有那么容易说断就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