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

2024-11-19  本文已影响0人  小雨的随记

教材简析:

《美丽的小兴安岭》这篇课文讲述了我国东北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色和丰富物产,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全文采用总分总结构,第1自然段概括叙述小兴安岭的特点——绿色的海洋。第2-5自然段分别具体叙述小兴安岭四季景色;第6自然段做总结,首尾呼应,紧扣题目。

文章语言生动形象,富有美感。小兴安岭的树多,像绿色的海洋,一年四季又各具特色。作者按照时间顺序,把小兴安岭春、夏、秋、冬四季的美丽景色作为描述重点。春天,抓住“树木”“积雪”“小溪”“小鹿”等景物来描写;夏天,抓住“树木”“雾”“太阳”“草地”“野花”等景物来描写;秋天,抓住“树叶”“松柏”“山葡萄”“榛子”等景物来描写;冬天,抓住“雪花”“树木”“西北风”“紫貂”“黑熊”“松鼠”等反映小兴安岭冬季的特点。作者在描写小兴安岭四季景色时,不仅抓住不同季节的景物特点,而且紧紧围绕一个共同特点——树木来写,和第一部分的总述相呼应。

课文配有两幅插图,一幅是夏日林海的图片,一幅是冬天森林的图片。配图与课文内容情景融合,有助于学生对照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小兴安岭的美。

学习目标

1.识字学词:认识11个生字,读准2个多音字,会写13个生字。

2.朗读课文:能能读好文中的长句子,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梳理内容:能发现课文的写作顺序,找出整篇课文的关键句。

4.品味词句:发现并体会文中生动的词句,想象画面,感受小兴安岭四季不同的景致,说出喜欢小兴安岭的理由。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情境导入,来到小兴安岭

1.我们的祖国,土地辽阔,山河壮美。这节课,我们继续跟着课文,去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

你瞧,我们乘坐高铁,哇,来到了哪里呢?

揭示课题:美丽的小兴安岭。

2.小兴安岭在哪里呢?出示中国地图,找一找。

任务一 初读感知,印象小兴安岭

1.听老师朗读课文,圈出文中的生字新词。

2.认读文中生字词、多音字

(1)学习课文生字词

重点指导:(1)前鼻音的字:欣、浸、显、眠。(2)后鼻音的字:融。(3)易错字音:膝,注意声母的发音。(4)多音字:舍、兴,通过不同读音组词辨析字义。

(2)认读短语

积雪融化 侧着脑袋  欣赏倒影  穿过树梢 

名贵药材 没过膝盖  快要来临  巨大宝库

显得苍翠 工人宿舍  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

个人试读,指名读,齐读。

3.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特别要读好文中的长句子。

4.逐段出示课文,练习朗读课文中的长句子。

我国东北的小兴安岭,有数不清的红松,白桦,栎树……几百里连成一片,就像绿色的海洋。

它们有的俯下身子喝水,有的侧着脑袋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

夏天,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

这时候,森林向人们献出了酸甜可口的山葡萄,又香又脆的榛子,鲜嫩的蘑菇和木耳,还有人参等名贵药材。

松鼠靠秋天收藏在树洞里的松子过日子,有时候还到枝头散散步,看看春天是不是快要来临。

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5.回顾课文《富饶的西沙群岛》的全文关键句。找一找,《美丽的小兴安岭》有没有全文的关键句呢?是哪一句?

交流,反馈: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这篇课文全文的关键句出现在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的。

6.那么,围绕着这个关键句,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呢?在文中圈一圈提示写作顺序的关键词。

交流,反馈,标出:春天、夏天、秋天、冬天四个关键词。

明确:课文是按照季节的顺序来写小兴安岭的,这个顺序也叫时间顺序。

课件呈现文章的内容结构图。

这种结构叫做“总分总”结构。

(虽然教材没有提出把握文章结构的学习要求,但是这篇课文的“总分总”篇章结构非常典范,学生也容易理解,可以趁此机会认识一下。)

任务二 品味句段,感受春夏的美丽景致(一)创设学习情境

如果有机会亲身去到小兴安岭,你会选择哪个季节去呢?

1.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季节,自由朗读相关自然段,想一想喜欢的理由是什么。

2.小组内初步交流。

3.全班交流分享,相机点拨引导,品味优美生动的词句。

创设学习情境:可以根据学生的选择,把全班组成四个旅游团,看看哪个旅游团拍下的美景最能打动人。

(二)走进春天的小兴安岭

春天来到小兴安岭,你最想拍下哪个画面呢?

1.找一找,这个自然段写了哪几个画面?

2.说一说你最想拍下的画面是什么?为什么想拍下这个画面?

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

——品味“抽”字:如果把“抽”字也换成“长”字好不好?

枝条怎样长出来,可以叫“抽”出来?(快速地、有力地)

山上的积雪融化了,雪水汇成小溪,淙淙地流着。

——品味“淙淙”:淙淙是个拟声词,形容小溪流水的声音。形容流水的声音,还有哪些词?换成“哗哗”“汩汩”“潺潺”也可以。

溪里涨满了春水,小鹿在溪边散步。它们有的俯下身子喝水,有的侧着脑袋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

——品味“散步”“俯下身子”“侧着脑袋”“欣赏”等词语,这些词语写出了小鹿的悠闲、自在。

3.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读出画面感。

(三)走进夏天的小兴安岭

夏天来到小兴安岭,你最想拍下哪个画面呢?

1.找一找,这个自然段写了哪几个画面?

2.说一说你最想拍下的画面是什么?为什么想拍下这个画面?

夏天,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

——品味“葱葱茏茏”“密密层层”’“严严实实”这几个叠词,体会树木的茂盛。

——联系生活经验,品味“封”字。

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

——联系生活经验,品味“浸”字。一个“浸”字,会让人把乳白色的浓雾想象成什么?写出了雾的什么特点?

太阳出来了,千万缕耀眼的金光,穿过树梢,照射在工人宿舍门前的草地上。

——结合图片,体会“穿过”,感受树木繁茂,阳光穿透树林的美景。

草地上盛开着各种各样的野花,红的、白的、黄的、紫的,真像个美丽的大花坛。

——你会想到哪些词来形容这片草地?体会“大花坛”的美丽。

3.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读出画面感。

第二课时

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这篇文章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

2.这篇文章的关键句是什么?你知道这篇文章的结构是怎样的吗?

3.我们欣赏了春天和夏天的小兴安岭,你喜欢哪个季节的小兴安岭,说说理由。

任务三 品味句段,感受秋冬的美丽景致

(一)走进秋天的小兴安岭

秋天来到小兴安岭,你最想拍下哪个画面呢?

1.找一找,这个自然段写了哪几个画面?

2.说一说你最想拍下的画面是什么?为什么想拍下这个画面?

秋天,白桦和栎树的叶子变黄了,松柏显得更苍翠了。秋风吹来,落叶在林间飞舞。

——品味“飞舞”一词,会让人把落叶想象成什么?(美丽的蝴蝶)

这时候,森林向人们献出了酸甜可口的山葡萄,又香又脆的榛子,鲜嫩的蘑菇和木耳,还有人参等名贵药材。

——出示图片,认一认这句话中写到的这些事物。

——体会“献出”一词,写出了小兴安岭的物产丰富和无私奉献。

3.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读出画面感。

(二)走进冬天的小兴安岭

冬天来到小兴安岭,你最想拍下哪个画面呢?

1.找一找,这个自然段写了哪几个画面?

2.说一说你最想拍下的画面是什么?为什么想拍下这个画面?

冬天,雪花在空中飞舞。树上积满了白雪。地上的雪厚厚的,又松又软的,常常没过膝盖。

——品味“飞舞”“积满”“又松又软”“没过膝盖”等词,感受小兴安岭雪下得大。

黑熊躲进自己的洞里冬眠。紫貂捕捉野兔当美餐。松鼠靠秋天收藏在树洞里的松子过日子,有时候还到枝头散散步,看看春天是不是快要来临。

——这几句话其实也能说明雪下得大,为什么呢?

——哪一种动物最有趣呢?

3.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读出画面感。

(三)学习任务反馈与评价

1.小兴安岭风景秀丽,令人神往,一起来看看吧!播放小兴安岭四季视频。

2.你觉得小兴安岭哪个季节最有魅力呢?我们全班组成的四个旅游团,已经游玩了四季的小兴安岭,看看哪个旅游团拍下的美景最能打动人。

3.小组展示,评价

任务四 仿写片段,赞美家乡美景

你的家乡哪个季节最美呢?选择你觉得最有代表性的几种景物,用生动的语言写一写吧。

写后交流分享。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