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式学习与提问式学习
哈佛大学大家一定听说过吧,可你知道么,哈佛大学20%的在校生是亚洲人和亚裔美国人,而在每次的毕业典礼上,获奖的优秀学生却往往是东方人,很少有西方人。不仅如此,在1999年的《国际数学和科学成就趋势调查》中,日本、中国、新加坡的中学生的数学、科学的分数比美国学生高很多。然而,诺贝尔奖的获奖者大多来自西方,更令人惊讶的是,只占世界0.2%的犹太人却获得了23%的诺贝儿奖。了解了这些事实后,相信大家不免产生疑问:为什么东方人的学习成绩比西方人高?又为什么诺贝儿奖获得者大多是西方人、犹太人?今天我便会以这个问题切入,通过分析其中的原因来总结一些背后的原理。不过我接下来列举的现象只是一个统计规律,并不代表每个人都会如此,一定存在个例。
我们先来看第一个问题,要回答它,我们得想想影响学习成绩的因素有哪些,或许智商便成了我们第一个答案。谈到智商,有些心理学家就认为,东方人的智商比西方人的智商更高,因此在学习方面有优势。但新西兰心理学家詹姆斯·弗林通过自己的16项研究发现,西方人的智商普遍高于东方人。那么既然不是智商,又会是什么呢?理查德·尼斯贝特通过“动机”理论找到了这个问题的答案,他认为在影响学习成绩方面,动机比智商影响更大。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实验,他们让孩子做出选择,是立刻收到1美元还是在一周后得到2美元。然后对他们进行跟踪调查,结果发现,选择一周后得到2美元的孩子未来的学习成绩往往更高。可见自制力对学习成绩的影响。
既然动机对学习成绩影响更大,那么东方人的学习动机是什么又是从哪来的呢。作为中国人的我们,或许就能给出答案。大家是否发现,不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生活中,我们很容易把个人与集体联系,例如我们常说的家国情怀,“没有人是一座孤岛”(高考作文,是不是DNA动了ಥ_ಥ )。这其实和我们的历史文化有关,我们在农耕文明时期种的是水稻,而且不像西方人一人一块地,很多时候我们都是共同去耕作一块地,所以久而久之我们便会形成这种集体主义的思维。为了探寻东方人的学习动机,在记录片《学习的战争中》,小记者们特地到了中国的清华大学进行采访,他们发现那里的学生宿舍没有什么特点,都是清一色的书籍。当问到他们的学习动机时,大多都会回答为国家做贡献等与集体相关的答案。而除了为集体做贡献,也有许多东方人的学习动机是为了提高整个家族的地位。这同样与科举制度的历史有关,毕竟对于东方的穷苦百姓来说,学习或许是提升地位的唯一方法。在这其中,有的孩子学习是自己意识到要改变自己家庭的生活(所谓“寒门出贵子”),而有的孩子学习则是被家长强加思想,逼迫其学习(所谓中国式家长)。
聊完学习动机,我们不妨再看看东方人是怎么学习的吧。谈到高中课堂,大学课堂,你能想到什么画面?老师在讲台上讲解只是,下面的学生专注听讲,但很少发言,爱发言的学生总是那么几个,大学数学生都偏向于默默听讲。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受到上文所提到的集体主义的影响,东方人会倾向于将个人的行为与集体联系起来,即会更加在意别人的看法,所以当学生知道答案时,也会因为想到我起来发言是不是会打断老师,回答对了其他同学是不是会觉得我在炫耀,回答错了是不是被别人看了笑话等等这些思绪而继续保持沉默。而当你到东方学生的自习室时,你会发现里面鸦雀无声,每个人都在独自地安静地学习。在《怎样是最好的学习?》这本书中将东方人的这种学习方式称为“背诵式学习”,它的特点是以记忆为主,偏向独自学习,并且通常需要很强的自制力(毅力)坚持(毕竟相对于一个人学习,多个人一起学习门槛相对较低;但由于东方人的动机强烈,所以他们更能“坐的住冷板凳”)至于它的优劣我们可以从开头的两个问题得到启发。背诵式学习会使学生短时间内快速掌握知识,更容易获得好成绩,至于缺点,请见下文与西方人学习方式的比较吧。
我们再来看第二个问题。还是一样的思路,诺贝尔奖代表哪种能力或是思维呢,答案是创新对不对。那什么会影响创新思维呢,是智商么,可能会有影响,但也许不是决定因素。想想看,我在学习观(1)中提到过人在学习时所用到的两种思维模式,一种是专注模式,即在一个角度上进行深入思考;另一个呢,是发散思维,即多角度考虑问题。那再想一想,一个人为什么会创新?因为他想到了别人没想到的。为什么他想到了别人没想到的?因为他思考的角度比别人多,即他善于使用发散思维。可见是否活用发散思维或许才是影响一个人是否创新的关键。
为了证实这个答案,我们不妨看看西方人是如何学习的。相对于东方课堂,西方课堂显得更加活跃甚至吵闹,这与西方的个人主义有关。学生不会太在意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只专注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和问题,所以在西方课堂上,学生突然打断老师提出质疑是常有的事。由于个人主义的影响,西方人的家庭一般都不会对孩子进行过多干涉,尊重孩子个人的想法。也因此西方人学习大多为自己而学而且是源于内心的热爱(动机),即如果发现自己在该领域学习状况不佳,他们会立刻到其他的领域学习,甚至,如果发现自己不擅长传统的理论学习,便会果断走其他的路,例如艺术,商务等等。这与西方人先天论的思想有关,因为西方人历史上种小麦的,西方人发现小麦的收成与灌溉的水量没太大关系,于是西方人认为一个人的能力是先天既定的,所以他们更偏向于做那些他们擅长的事。而东方人因为在历史上是种水稻的,他们发现越是给水稻浇水,其产量就越高,于是东方人便形成了后天论的思想,他们认为努力是能够改变一个人的能力的,所以东方人更偏向于做那些自己不擅长的事。当然除了后天论,集体主义也会导致东方人偏向于做不擅长的事,毕竟为了融入集体避免自己不合群,东方人会努力让自己达到集体的一个标准,于是便会更偏向于关注那些没有达到”标准“的指标。
而对于犹太人来说,学习更像是一种信仰。受历史的影响,犹太人认为学习是让他们民族生存下去的唯一方法,于是他们将学习融入到了每时每刻,并将其作为一种宗教信仰。犹太人的课堂也很热闹,但在他们的课堂上,与其说课堂提问,更像是课堂辩论。很多时候当学生发现老师的观点与他不符时,犹太人会大胆地与老师展开辩论。不仅如此,在犹太神学院里,学生们会以《塔木德》为主要内容进行激励讨论,这些学生往往都是初次见面,但在这里却完全不是障碍。很多时候,几个犹太学生会为一个问题讨论一整天。
犹太人的学习动机主要源于其家族主义文化。犹太人会以家庭为中心发展文化,个人的成就即家庭的成就,由于家庭的期待变成了犹太人认真学习的强烈动机。所以与西方人不同,犹太人不会轻易放弃学习;同时犹太人绝不会像东方人那样以家庭的名义强迫子女去学习,只是诱导孩子进行自发式地学习。犹太人会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他们会为孩子讲解知识并鼓励孩子提出质疑。每周末,犹太人都会聚在一起晚餐,并分享自己的知识。正是这样浓郁的学习氛围,让犹太人将学习视为一种习惯,一种自然,生活中的一部分。此外,犹太人父母也不会要求孩子一定要考入名牌大学。他们相信,只要能为孩子营造出舒适的学习环境,孩子自然而然就会在学习上取得成功。
西方人和犹太人所用的学习方式我们可以称为“提问式学习“,这种学习方式的特点在于,学生不会被动接收知识,而是针对自己的认知对该知识进行拓展和延申,而具体方式就是进行提问讨论。在提问中,学生会对知识有一个更深层次的理解,从而能够更加灵活地运用知识,而在讨论中,每个人交换意见,就能够得到多方面的思考角度,更容易产生新的认识,即创新。也就是说,学生在提问和讨论中更偏向于发散思考,从而产生新的见解。
那么相对于背诵式学习,提问式学习的学习效率似乎相对较低,毕竟一个人几个小时就能解决的问题,一群人要讨论一整天,但提问式学习更能让人获得新的认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所以这样看来,理想的学习模式应该是背诵式学习和提问式学习的结合,即我们可以先进行背诵式学习快速获取理解知识,然后再通过提问式学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获得新的认识。而在美国的一所名叫菲利普斯·埃克塞特学院院就正使用着这一学习模式:哈克尼斯圆桌。即学生和老师围坐在大型圆桌前上课。围坐在桌子旁的人都可以与对方面对面地讨论,所有人都可以平等地提问和交流。在这样的学习模式中,学生成了课堂的中心,老师则只扮演者辅助者、建议者的角色。老师不会布置作业,但是学生反而会在课下花更多时间对第二天的课程进行准备,因为如果没有做好相应的准备,你就很难融入课堂讨论中,很难有收获。而且相对于传统的讲义式学习,即老师会按照固定的教材对学生进行讲解,这样的学习模式反而更能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因为你并不知道第二天大家会提出怎样的观点,所以你会大量地收集资料(背诵式学习),这样在讨论中(提问式学习)才有话说。
那讨论到这里,这两个问题也自然有了答案。为什么东方人的学习成绩高于西方人?因为东方人侧重背诵式学习,并且有外界因素作为动力去坚持而大多数考试基本都是标准答案,只需记住固定的知识要点和模板即可,所以东方人更容易取得高分。那为什么诺贝尔奖的获奖者大多是西方人、犹太人?因为西方人和犹太人都侧重于提问式学习, 通过提问和讨论,充分调动发散思维,从而更容易获得新的看法;同时犹太人敢于发出质疑,敢于挑战权威,也因此更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所以他们更容易获得诺贝尔奖。
最后,我想就这两个问题谈谈自己的想法。我想,中国的这种背诵式学习跟应试教育有很大的关系。考试中充斥着标准答案,为了得到高分,我们不得不去记忆这些固定的标准答案,可这真的达到了教育的目的吗?熊培云曾在《自由在高处》中说到:“我在国内念大学时,成绩好坏多半决定于我在考前一晚是否强忍悲痛背诵答案;而当我在巴黎大学参加考试时,一门必修课只考一道论述题,而且连续笔试五个小时,写上十几页纸。这才是我需要的考试。二者的区别在于:前者只考我对标准答案是否有过‘一夜情’,而后者所考察的则是我若干年来持续思考或阅读了哪些东西,是我有着怎样的知识积累与思辨能力。“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我们似乎觉得生活中的一切都有标准答案,但是,生活没有标准答案,你完全可以坚持你的答案。你完全可以不去各种培训班,完全不必忙着考着考着,完全可以读你想读的书,思考自己的问题。
确实,中国学生学习动机很强,但动机也是分类型的,分为外部动机和内部动机。遗憾的是,绝大多数的中国学生的动机都是外部动机,他们学习只是因为家长让他们这么做,只是因为大家都在这么做。而如果一个人的学习动机只有外部动机,那么你能说你是在享受学习吗?必然不是,这也导致为什么高校的学生得抑郁症,有自杀倾向,甚至后悔来清华读书。为了迎合他人的想法,为了迎合社会主流的观点,去做自己不喜欢的事,这真的幸福吗?生活没有标准答案,你完全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当你做你喜欢的事时,你便有了内部动机。相对于外部动机,内部动机是自己内心的想法,它显然比外部动机更强烈,更持久。所以,当你开始学习一件事时,不妨问问你自己到底为什么而学,如果只是单纯的外部动机,我希望你能够找到你的内在动机。例如,我学习心理学是因为我希望通过学习心理学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收获一个更加幸福健康的生活,同时能够在他人的心中点亮一盏灯;我学习设计是因为自己设计出的作品能带给我成就感,同时我可以为社团进行各种设计,还可以在MC中搭建有意思的建筑,并且还可以作为我未来就业的B计划;我学习指弹是因为我对纯音乐很感兴趣,我希望能够自己演奏出纯音乐,并且我更希望能够在舞台上表演;我时常阅读,是因为我能够通过阅读解决困扰我的问题,让我能够坦然面对生活,它还能给我许多可行的行动助我成长......这些都是我的内在动机,也因此,学习同游戏,音乐一样都是我生活中的一部分。当然,我也会因为考试压力(外部因素)进行背诵学习,但更多时候,都是这些内在动机让我自然地进行学习。现在我们看到一个人在学习就会说他在“卷”,为什么会“卷”,因为我们认为高分数,高学历就是人生的标准答案呗,但事实真实这样吗?还是引用熊培云的话:“生活没有标准答案,回首前尘往事,你走你的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运算法则。一起长大的人,未必能一起上学;一起上学的人,未必都能考上大学;都读了大学的人,未必都能立即找到工作;没有立即找到工作的人,未必不能成就一番事业;没有成就一番事业的人,未必一生不幸福......同样是念了哈佛,梭罗华不找工作,借把斧头跑到瓦尔登湖畔搭了木屋,过一种可以试验的生活,而盖茨索性中途辍学,不久就创办了微软公司。”人生没有标准答案,你完全可以拥有自己的答案,当你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并为之努力时,我看到这样的你,能说你“卷”吗?不会,我只会说,你只是在单纯地做自己想做的事而已,此时比较、排名便不会决定你的生活。
武志红教授在《成为你自己》中曾说:”做自己是一个人的生命的根本动力,是一个人自我实现的需要。“很多时候,我们都在逼着不做自己,仅仅是为了达到那个所谓的标准答案,我们太多时候都在为别人而活了。但生活没有标准答案,你完全可以保持你内心的独特,你可以不用逼着自己合群,你可以去做自己所热爱的事。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地方,可这个社会似乎不怎么待见独特的人。正如詹青云所言,小的时候老师教她1到10的大小,她只知道1画在格子里面,2超出格子一点,而10就要用一整张纸来画。可老师并没有夸她脑回路清晰,而是向她的父母抱怨说这孩子太蠢他教不了。虽然社会如此,但若你的内心还有一丝独特,我希望你能守住他,有一点个人主义,为自己活一次。小时候我总被老师家人夸说听话乖巧,小时候觉得这是对自己的称赞。可长大后才发现,这样的孩子更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因为他没有主见,只是为了遵守别人的要求,只是为了他人而活,毫无自我。所以,我希望大家都能去听听自己内心的想法,勇敢地活出自我,同时也接纳理解那些独特的人。
参考书籍:《怎样才是最好的学习?》 -[韩]KBS《Homo Academicus》制作团队
《自由在高处》-熊培云
《成为你自己》-武志红
《学习之道》-[美]芭芭拉·奥克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