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价值10块钱的项目
「日赚1000元,第82天」
晚上,儿子发烧。
媳妇不在家,我没经验呀,手忙脚乱的,干脆去医院吧。
路上,堵车了。
急死我了,我直接转入了逆行车道,不断地闪着灯,硬逼着对面来车给我让路……
到了医院,回想刚才的一幕。
我在想,真是因为着急送儿子去医院吗?
也不是。
而是不想等待,另外过于自信,总觉得逆行也无妨,当双方各不相让时,只要我坚持继续前进,对方一定会选择退缩的。
这不是过去的我。
过去的我,绝对敬畏规则。
如今呢?
越来越马虎了,有时变道也不打转向灯了,高速上也不考虑限速了,为什么呢?
就是昨天提到的,底线在不断地被突破,一次又一次。
最终,远离了初心。
从医院回家的路上,很多车子开着远光,照得我睁不开眼,若是过去的我,肯定选择使用近光灯,不会跟人家闹。
如今呢?
我会以毒攻毒,而且我更狠,直接打开新改装的LED远光灯,瞬间秒杀……
我咋变成了这样的人?
因为,规则没有惩罚过我,使我更加的肆无忌惮......
不聊这些了。
昨晚,跟儿科大夫聊了一会。
我说,没带过孩子,看着儿子无精打采的,真揪心。
她说,别怕,勤量着体温。高了就物理降温,实在不行就药物降温,超过40度必须送医院。
我问,有没有家长嫌医院过度治疗?
她说,有。前几天急诊送来了个小姑娘,发烧41度半,出现昏厥,她妈妈在旁边一直唠叨着,你们千万别给我们过度治疗,你们医院就知道使用抗生素。我都想把她的嘴给缝上,这种人是什么你知道吗?就是上了几天网,以为自己什么都懂了。
我说,我儿子感冒或发烧,我媳妇从来不紧张,也不给打针,也不给吃药,非常淡定。但是关键时刻依然会选择送医院,毕竟医院更专业。
她说,术业有专攻,网上的那些传言多是假的,咋就那么多人信呢?还说人家肯德基的鸡有9个翅膀,真能编,关键是还真有人会信。
儿子两顿饭没吃,也不饿。
貌似对什么都没兴趣,给他手机玩游戏,他也没兴趣……
我问,吃什么呢?薯条?玩具?
他说,薯条和番茄酱,再要个玩具。
我说,那你跟阿姨在这里等我,我去买,好吧?
他点点头。
到了肯德基,我自己点了一份米饭,给儿子点了两个蛋挞,一包薯条,一个玩具。营业员非推销给我一个人气玩偶,好像是韩国明星。
被我拒绝了。
她的意思是如果选择这个人气玩偶,可以使用套餐。
我说,我儿子要的是小汽车,他又不追星,你给我个这玩意干嘛?当我不需要的时候,你就是送给我,我都嫌没处扔。
她说,为了给你省点钱。
我说,这个不用担心,玩具我自己买。
应该是新来的,推销的过于生硬,结账的时候,第一次告诉我是59块5,我给了她60元。
她说,不好意思,是60块5毛,还差5毛。
我说,是您告诉我59块5的,您算错了不要紧,告诉我一声就行了,我不会计较的。
走出了餐厅,突然又觉得蛮不好意思的,我又走回去。
我说,刚才不好意思,我没恶意。
她笑了笑:是我做错了。
我说,真没事,孩子病了,心情不好,多体谅。
经常有朋友说:肯德基是垃圾食品,少吃。
我就在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众人说肯德基是垃圾食品呢?
它到底垃圾在哪里呢?
因为是油炸食品?
可是,我们每天都吃油炸食品呀?油未必比肯德基干净呀,至于说后厨就更不用讲了,就跟卫生局的朋友说的一样,中国餐厅跟肯德基比卫生,差了一个世纪。
有人专门去拍过肯德基白羽鸡养殖场,那里竟然一点都不脏,连根头发都找不到……
理性讲:肯德基真是值得信赖,中国人是最挑剔的、最恶毒的,用尽了一切办法抹黑肯德基却丝毫没有影响其品牌,为什么呢?因为细节做到了极致,人家的鸡毛都是白色的,你看看普通养鸡场的鸡,脏乎乎的。要是真有把柄被中国人抓到了,早闹翻了。
所以,我不仅不觉得肯德基是垃圾食品,反而觉得是健康食品。
我们缺少了理性思考的习惯,习惯了人云亦云,很少问自己一句:真是这样吗?
至于说孩子发胖,真与肯德基有关系吗?你顿顿去吃吗?你一周才去吃一次,咋怨人家肯德基吃胖了你的孩子呢?是你孩子的饮食习惯决定的,他只吃肉,又不运动,你还指望他苗条?
没事可以多去国外多看看,那里学生午餐就是这类快餐,但是你看看人家那身材,哪有什么胖子?
不强壮?
比咱强壮多了!
不长寿?
比咱长寿多了!
别动不动就妖魔化一样东西,仔细想想我们是不是缺少客观思维?不管什么事,非黑即白。看看人物传记就知道了,要么是英雄,要么是叛贼。
在病房输液期间,有个小男孩想吃肯德基。
我说,不哭,跟弟弟一起吃就可以了。
他妈妈不允许,咱也不能太主动,因为这里面涉及到很多微妙的东西,情面呀、教育呀等等。
总而言之,很尴尬的玩意。
我跟儿子说,现在先别吃了,我给放到车上,回家吃可以不?你可以先玩玩具。
儿子点点头。
小男孩的妈妈又发表了一番垃圾食品的言论。
我不能反驳她,也不应该反驳她,我顺着她说了一句:孩子喜欢吃,没办法。
她说,那么点东西,卖几十块钱,死贵死贵的。
我说,就是。
回家的路上,我在思考一个问题,对于儿子而言,他从小就不知道钱是什么概念,反正是他喜欢的东西,肯定会给买。
是幸福,还是可悲?
我也不知道,反正他喜欢,我就给他。
我邻居家的孩子,就很少吃肯德基,除非生病了才有这个待遇,为什么呢?一顿动辄几十上百块钱,对她们压力也很大,别觉得我说的这些很不可思议,其实,这就是很多家庭的常态......
一个月才发3000多块钱的工资,咋舍得呢?
所以,在某些层面上讲,人要懂得知足。
下午,儿子情况稳定了,退烧了,把儿子安顿好后,我去找老师喝茶。
也谈起了孩子的健康问题,同作为父母,在这方面我跟老师有很多共鸣之处。
老师说,不用担心,哪有孩子不生病的,孩子生病是常态,这些也都是他该经历的。
我说,生病是与现代大环境有关,有些是可以避免的。
老师说,主要是大多都属于亚健康状态,缺乏抵抗力的表现,比如,很多孩子不喜欢吃蔬菜水果等。哪像咱们小时候,别说挑食了,能吃饱就不错了......
我说,这个问题,我深有体会,儿子小时候一个菜叶都不吃,到什么程度呢?比如,炒菜放的葱花吃到嘴里都要拿出来。
老师说,这与你媳妇有关,缺少引导。
我说,没错,她就很挑食。
老师说,这不光是你家的问题,也是现在N多家庭的痛点。
我说,有没有什么办法弥补这个问题?
老师说,有啊,现在很多做风干的蔬菜,比如秋葵啥的,冻干的同时还保留了蔬菜的营养价值,类似于市面上的膨化食品,儿童就很愿意吃。有个叫迪乐能的做的很不错,之前你嫂子订购过。你可以看一下。
我随即打开手机去网上搜索了一下,概念做的真不错,在京东订了一箱,这个东西类似我之前提到的中粮的每日坚果,这个叫每日蔬果,有蔬菜,有水果。
148一箱/30袋,合5元/袋,每袋/68克。
贵不?
很贵。
其实,我想说的是,这个时代缺的不是低价产品,反而价格越低越没有优势,最终都会沦落到价格战,要么你死,要么我活的境界,反而越是高端产品,价格越是高,才越具有核心竞争力,同样,时代缺的不是低价产品,而是高端的产品,有概念的高端产品。
在比如,日本酵素,吃了就一定有用吗?其实就是给你传达了一种健康的信念,如今,互联网时代缺少的就是类似的概念产品出现,为啥,中粮的每日坚果能火,就是悟透了这个道理。
我回来后,恰好小兄弟过来还车,我跟他头脑风暴了一下这个事,他不是正在做特产吗,我觉得这个模式就非常好,如果这个概念一旦被大众认可后,前途是不可估量的。
你想啊,孩子挑食,现在是N多父母最发愁的一个问题,解决了这个问题就相当于解决了很多家庭的痛点。
小兄弟问,概念是很好,但已经有很多人看中了这块市场了,比如:迪乐能。
我说,你这就是属于典型的大众思维。什么意思呢?我下午在下订单的仔细观察了这个产品,虽然购买过的都会循环购买,好评也很好,但销量并不高。
小兄弟说,意味着什么?
我说,意味着这个产品现在还并未能让大众认可。还有很大市场空间。
小兄弟说,那迪乐能不知道这个问题吗?
我说,传统行业的思维一下子想进入互联网时代,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因为他们的思维普遍还是停留在开门店状态,为啥这么多做同类产品的厂家多数都不温不火,就是因为他们小看了自媒体,小看了互联网,总以为上了天猫上了京东就万事俱备了?其实,这只是刚开始,品牌化运作才是未来的趋势。虽然现在很多传统行业虽然已经意识到了互联网的重要性,但思维有限,他们还需要一定得时间成本来去试错,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他们只不过是在天猫和京东开了一个店铺而已,偶然上一次团购和活动,这种偶尔只是很偶尔,互联网思维可不是骗人的。
他说,照你这么说实体店是不是必死?
我说,近半年,我有不同看法,这要看实体店是否与电子商务冲突,是否可被替代。例如我们家门口有家希努尔旗舰店,装修无比豪华,我几乎每天都路过,但是从来没见有人进去过。
能在网上买,何必在这里买呢?
我的观点是什么?
一定要让互联网落地。
他说,那你说说,什么是互联网思维?
我说,比如,我要想做这个事,我会结合自媒体,先去教育市场,再顺势推出自己的产品。
他说,怎么教育市场?
我说,很简单,找到父母们的聚集地,再去把关于孩子吃垃圾食品的案例都一一整理出来,发上去,其实这个事就主打一个“怕”字。在顺势推出自己的产品概念。这个事就成功了一半,至于货源什么的,只要你主动去联系厂家要一级代理,他们一定会很愿意和你合作,因为他们当下最愁的就是销路。
他说,那咱除了推广方面的优势还有其他吗?
我说,还有一种大做的模式,比如,我们可以自己生产加工,在根据需求定制和优化产品,比如,把产品做成英语单词,数字,动物形状,或者模仿那些垃圾食品的形状,这是为了给孩子们的视觉上的感受,想像一下这样是否更能被孩子接受?一旦孩子接受了,就很容易达成循环销售的目的了。
他说,我是不是可以理解为,做这个事,是在产品保留营养的同时,还能让儿童接受并摄入,这就是这个产品的优势?
我说,是的,你千万别小看这个事,一旦做好了,至于能赚到多少钱,咱先不谈,这些资源一旦积累下来是很容易产生连带营销的。
他说,什么意思?
我说,你想象一下,这个产品的群体是啥?多数都是家长,对不?那是不是就可以想象一下,相当于我们积累了大量的精准用户,这些用户可以从来干嘛呢?比如,未来我们可以拓展教育,比如,英语,口语?等等。
他说,我觉得这类产品最难得就是开始,也就是第一批用户的积累。
我说,是的,这个问题也很好解决,在网上铺天盖地来一轮咋着也会积累一批客户,在找一批大V信任背书一下,我觉得这个市场很快就会被打开,然后在加上线下的一些推广,比如,可以和幼儿园合作,后期口碑营销就可以,但前提是产品一定要保持卓越,才会产生口碑营销,也是我一直的观点,做产品一定要追求卓越。做产品的追求:就是不断的被重复消费和口碑介绍着!才是精髓产品所在。
举个例子吧;比如,锌希宝不咋知名吧,但也有一定的群体,因为医生都在推荐,上次去给儿子做了一个微量元素检查,显示缺锌,然后问医生补点啥钙?医生就推荐了这个锌希宝,我这么说,可能有人觉得医生是在推销,其实你想多了,医生也是人,他也有孩子,哪个好哪个不好他们会分辨,为啥我这么自信,因为医生是我的朋友。
这几乎是一个全民创业时代,大家都觉得互联网是机会,纷纷进入了微商,其实就是假货集散地,那些公务员多卖假货,每个人都有道德底线,说的时候头头是道,真到了事上,没人在乎什么道德不道德。
说是一回事,做是一回事。
在我看来,都是昙花一现。
什么东西有巨大的市场?
培训他们!
为什么呢?
因为,他们想赚钱,但是找不到门路呀,于是四处拜师……
同学聚会时,还有同学准备做电商呢,我跟她说,电商的本质是生意,生意就是买卖,你要问问自己,是不是做生意的料,若是,你就干,若不是,就别折腾。
都说自己赚了多少钱。
若是你真去问问他们,你口袋里剩了几毛钱?
都是瞎蹦达而已,赚钱是一件很难的事,未来更难,因为要拼的是实力了,是产品实力。
我不知道别人,反正我折腾了一年没攒住钱,理论上赚了不少,今天去取了2万块钱,带回去给了俺娘,其实,我就这么点钱。
哈~
互联网是个什么舞台?
不是营销员的舞台,而是个性舞台。没有互联网的时候,我这种人只能安心上班了,因为有了互联网我才能写写文章。
在这样的形式下,人们不应该跟风,而是应该冷静地思考一个问题:我的优势到底是什么?我的强项到底是什么?
当你这么一想,你会发现,几乎每个领域的牛人都可以在互联网上独霸一方,哪怕你超级会炒菜,那也行啊,圈里有一个做抖音的,他一年岂止赚50万?不就是教人炒菜吗?
假如你说,我什么都不会,只想拉车,那咋办?
那就继续当你的骆驼祥子呀!
今天,我一直在整理这个思路,凌晨了,帮主给我发微信,他问啥项目?我说不告诉你,他问,值多少钱?
我笑了笑说至少10块钱吧,因为,任何项目在没有落地前都是纸上谈兵,说值10块都是高估它了,了解一下?~
他说,那明天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