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人生充满了苦难和奇迹
疫情全面放开以后,生活与工作逐步恢复了正常。本学期由于工作繁忙,我很少有时间静下心来写作,所以文章更新的速度下降了很多。今天晚上,追了一段时间的老剧《武则天秘史》也看完了大结局,我感慨颇多。夜深人静之时,我这才忙里偷闲,把心里的一些想法写下来。
武则天作为我们古代历史上的唯一一位正统登基掌权的女皇帝,在封建社会已经是老幼妇孺热议的话题了,在今天,她的故事依然为大家所津津乐道。殷桃、刘晓庆、斯琴高娃三位实力派女演员,生动地演绎了武则天从十四岁应诏入宫当唐太宗李世民的才人,到六十七岁那一年正式登基为皇帝的传奇一生,不得不说是荡气回肠。
自古以来,人们对武则天的评价都是两极分化的。有人认为,武则天打破传统思想观念,冲破封建礼教的桎梏,当上了最高统治者,极大地提高了女性的社会地位,也为历史做出了属于自己的杰出贡献。也有人坚持认为。武则天冒天下之大不韪,阴谋篡夺了李唐江山,登基以后大肆报复杀害李唐贵族和反对派大臣,私生活混乱,阴险歹毒,是历史的反面典型。也许,武则天本人正是想到了她注定了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人物,所以立下遗嘱,百年之后与唐高宗合葬乾陵,并且立下一块无字碑,功过是非任由后人评说。
那么,武则天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在我看来,武则天首先是一个女人。作为女人,她也爱美,爱打扮自己;作为女人,她也渴望幸福的爱情降临在自己的身上;作为女人,她也深深地爱着自己的丈夫和儿女,希望能够一心一意地去相夫教子……武则天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经历了大唐王朝差不多半个世纪的风云变幻,但是她至死不渝地深爱着自己唯一的男人——唐高宗李治。所以,在李治驾崩之前,哪怕她已经以天后娘娘的身份控制了朝政大权,但是她始终没有篡夺皇位。也正因为如此,她在自己百年之后,一定要与丈夫合葬在一起。一代女皇武则天,她的骨子里其实也是个正常的女人。
其次,武则天是一个出类拔萃的女强人。她虽然是女人,但绝对不是一个普通的小女人,而是一个能力超凡、卓尔不群的女强人。武则天在太宗皇帝李世民的晚年,年纪轻轻就已经以才人的身份辅助君王处理政务,而且马上表现出了非同一般的理政才能,让李世民惊叹不已,同时对她保持警惕。在高宗皇帝李治即位以后,她依靠着自己心爱的男人,借助李义府、许敬宗等人的力量,一步步地除掉了王皇后、萧淑妃,顺利当上了皇后。紧接着,她又给李治出谋划策,一步步地除掉了当时把持朝政的长孙无忌、褚遂良等顾命老臣,帮助李治亲了政。再后来,她抓住李治身体不好的机会,主动参与政务,与李治共同主持大局,以一己之力撑起了大唐江山,在整个朝廷里树立起了自己的威望和势力。在李治驾崩以后,她先后扶持过自己的儿子李显和李旦当皇帝。或许是这两个儿子实在是能力不济,亦或许是武则天野心勃勃,最终还是她自己位登大宝,统摄了天下。武则天是天生的帝王之材,她的所有经历如钢铁一般证明了这一点。
第三,武则天是个能够主宰自己命运的人。常言道:“一入侯门深似海,再回首已是百年。”宫廷之内,危机四伏,虽然充满了荣华富贵,然而随时随地都可能会招致杀身之祸。武则天进入皇宫后的日子,其实每一天都充满了危险。太宗皇帝最开始对她起了戒心,但是不忍心杀她。太宗皇帝驾崩以后,她被送往感业寺出家为尼。在感业寺里,女住持千方百计地折磨她,好几次想置她于死地。好不容易回到皇宫以后,王皇后和萧淑妃无所不用其极,处心积虑地要害死她。长孙无忌和褚遂良等老臣,也费尽心机想要除掉她这个心腹大患。当了天后以后,宰相郝处俊处处针对她,想逼迫她交出权力。贺兰敏月等人为了报私仇,也一心想要取她的性命。太子李弘、章怀太子李贤一心想要把她手里的权力夺回来,后来的唐中宗李显更是迫不及待要夺权亲政。徐敬业在扬州起兵谋反,号召匡复李唐天下,公开反对她。骆宾王写了一篇慷慨陈词的檄文,公开讨伐她,诅咒她。宰相裴炎更是私底下勾结反贼,里应外合,妄图暗杀了她……这些故事每一步都何其凶险!可是,武则天从容应对,把这些困难和挑战全部战胜了,化险为夷,安然无恙。她认清了自己的命运,牢牢地主宰了自己的命运,这一点是华夏民族五千年来最难做到的。
武则天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女皇帝。她登基以后,劝课农桑,兴修水利,轻徭薄赋,改革科举,选拔武将,加强军事,使得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国力进一步增强,同样彪炳史册。
武则天最大的魅力在于她有着海洋一般宽广的胸怀。为了说明这一点,我举两个例子。因为上官仪曾经激烈地反对武则天专权,架空高宗,所以武则天下令把上官仪满门抄斩。出于可怜其孙女上官婉儿年幼又聪明过人,她留下了上官婉儿加以培养。上官婉儿亲眼目睹爷爷被杀,怀恨在心,长大以后千方百计要找武则天报仇雪恨。可是,上官婉儿最终因为武则天对自己非常器重和包容,任命她为内侍省秘书郎,辅助处理政务,同时对自己多次委以重任,最后直接选择放弃了报仇的愿望,全心全意地拥戴武则天登基为帝。另一个例子:徐敬业在扬州起兵谋反的时候,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也加入了叛军队伍,写檄文讨伐武则天,并且暗中组织了一群亡命之徒,准备伺机暗杀武则天。武则天得到了消息以后,开怀大笑,不但不想立刻杀了骆宾王以解心头之恨,反而非常地欣赏骆宾王的绝世才华,主动提出动用国库钱财为骆宾王出版个人诗集。在镇压了徐敬业叛乱以后,武则天不但没有杀骆宾王,反而专门派人把骆宾王拉拢过来好心安抚,要给他官做,重用于他。这两个事例充分说明,武则天虽然报复心强,心狠手辣,但是依然有着她胸怀宽广、知人善任的另一面。这一点,我认为必须予以充分的肯定。
一千三百多年过去了,江水滔滔,风云变幻,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可是,无论如何,武则天都是一个对后世影响力极大的历史人物。人生充满了苦难,同时也充满了奇迹,武则天就是最好的一个例子。“时势造英雄”,或许这正是她一生的忠实写照和中肯评价,是最应该浓墨重彩地书写在那一块无字碑上的五个大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