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的困惑
我叫佑佑,是个一岁半的宝宝。今天天气阴沉,是个睡觉的好天气,中午吃完饭,不知道什么时候自己睡着了。一觉醒来,我发现妈妈不在身边,按照惯例,开启了哭泣召唤模式。
半天不见有人进来,我只好加大音量。终于把小姨给招来了。看到来人不是妈妈,我拒绝了她的怀抱。哼,不知道我有起床气,不知道我起床只有妈妈能抱吗?她不来,我就接着哭,直接把声音调到最大,看她动不动心。
没想到,这招今天没用了,五分钟过去,十分钟过去,我依旧不见妈妈的身影。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失效了,自从爸爸妈妈照顾我的理念相左后,妈妈的耐心越来越差,哭声已经激不起她的慈母心了。可是我就这一个办法,怎么办呢?没招儿,接着哭吧,反正也不饿。
哭的间隙,我听到屋外有妈妈和姥姥的说话声,还有个陌生的男音,可能是家里来客人了。听到有人,我就不能停了哭声,就不信你们这些成年人这么没有同情心,让孩子哭成这样都不管不顾?
可惜,我失算了。他们依旧在聊天,就是不来看看我。唉,我有些后悔这段时间对姥姥的态度了,其实姥姥比妈妈还要疼我,过去只要在姥姥家,睡醒了都是姥姥第一时间抱我的。这段时间,我头上受伤了,才更依赖妈妈,睡醒了也只认妈妈,伤了姥姥的心。
妈妈也真是的,我都听到她的手机声音了,手机就那么好玩吗?就不能心疼下我这个哭泣的宝宝?谁要是像奶奶和爸爸那样,给我个手机玩,我也会乖的。可惜,这家人都没满足我这个愿望。还是爸爸和奶奶好,我只要在他们面前一哭,很快就能拿到一个手机,刷着上面花花绿绿的画面,很好玩,虽然也不知道那些是什么意思。
其实,相比手机,我更希望他们陪我玩,我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总想摸摸这个,动动那个,感受一下新奇的东西。可是,那些大人们总有太多担忧,怕我磕了碰了、摔了伤了。我也有自我保护意识的,只要吃过一次亏,同样的错误我一般不会再犯的。可惜他们不敢让我尝试太多。
唉,他们个个拿着手机,却让我自己玩,我也想知道自己能玩什么,你们倒是教教我呀?自从爸爸妈妈因为让我看手机的事儿闹矛盾以后,妈妈的脾气越来越大,我到底该怎么办呢?
哭了这么久,妈妈还是无动于衷,只是在外面回应我:“佑佑,妈妈就在外面,想要妈妈就自己出来。”说话间依然手机不离手。
看躺着哭的招数不灵,我爬下床出去蹭到妈妈身上接着哭,把自己的委屈化作眼泪落到她身上,看能不能融化她坚硬的心。想想都悲哀,自己还没个手机重要,既然如此,当初干嘛要生下我呢?自从我能够通过自己的方式表达想法,大人们就越来越不喜欢我了。可是我所有的想法,都是看着他们学来的,这也有错吗?
我也不想哭,我也想做大人眼中的好孩子,可谁来教教我呢?爸爸妈妈、姥姥奶奶的做法不同,我到底该跟着谁学呢?宝宝我太难了,还是接着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