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崧舟诗意语文学习一
听王崧舟老师执教《爱莲说》有感
2019年6月15日,我和同事去空港国际学校参加王崧舟教授“诗意语文”教学暨智慧园丁新课堂第十二届小学语文(统编教材)教学观摩研讨会。这次活动共听课7节课,听讲座5节。
让我印象最深的当属王崧舟老师执教的《爱莲说》。《爱莲说》选自王崧舟老师团队编写的《文言启蒙课》,这本书共六册。听了王老师的课,我觉得这节课和我们现在做的主题阅读以文带文有共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
相同一:出示自学提示,让学生带着任务学习。这节课中,王老师共出示了两次学习单。这和主题阅读教学策略相同。我们在平日的课堂,除了出示学习单之外,还让学生进行批注阅读,相同之中又有着不同。
王崧舟诗意语文学习一王崧舟诗意语文学习一
相同二:以文带文。课前王老师带着孩子们认识了三种花,每种花都通过带入经典诗句,以读代讲感知诗意,解读这种花的象征意义。比如:菊花是隐逸的象征,牡丹是富贵的象征,而荷花则是君子的代名词。课后则带入了三篇与周敦颐有关的小故事,每篇故事短小精悍,但和主题紧紧相联系,是学习人物品质的有力的补充资料。最后还拓展了周敦颐的两个传承人,一个是周树人,一个是周恩来,意在文化传承代代相传,从而点明这节课的主旨。
我们研究的以文带文课也有带文的环节,但我们的带文似乎是为了带文而带文,王老师每次带文都有着明确的目的。比如课前带领学生认识花时所带入古诗句,句句经典,通过这些诗句让学生感受每种花不同,它所象征的意义就不同。而带入的与周敦颐有关的三个小故事是对文章的补充,通过这些故事让学生感受的作者的人品。把课外阅读放在课内教这个理念已被广大教师所接受,也是专家们所提倡的,如何巧妙地在课堂带文并让文章的价值发挥到最大,我觉得应该值得我们思考。
细细品味这节课,值得我们学习地方有以下几点。
第一:老师很细心,课前耐心询问,孩子的导读单、作业纸,提醒孩子看屏幕,能看见小屏看小屏,看不见小屏看大屏。尤其是最后这个的这个提醒,很贴心,说明王老师经验丰富,时时刻刻把学生放在心里。
第二:课堂理答有智慧。课堂理答既是一种技巧,又彰显了老师教学机智。王老师深谙课堂理答的智慧,比如:当孩子回答不太清楚时,他会说“我懂你的意思,谁能把他的意思说得更清楚。”当孩子借题发挥回答有所偏颇时,他会幽默地说“孩子你想得太多,不要借题发挥。”及时指正孩子的不足。智慧恰到好处的课堂理答,会让我们的课堂润泽通畅。关于课堂理答,王老师有专门的文章进行阐述,下去可以细细阅读,多多学习。
第三:文本解读深。文本解读是一个老师文化底蕴的显现。由花品到人品再到宋明理学,王老师的每次教学设计总是让人意想不到。这则小古文,他并没有像我们传统的教学那样解读关键字词句,理解意思,通过比较、质疑,以读代讲等策略,带领学生轻松理解莲花的颜色、姿态、花茎、叶柄、香气、外形、位置,十分细腻,通过选择降低学习难度,以师生对对读在读中感悟,积累有层次,三次背诵由易到难,精心设计,层层推进。最后的总结画龙点睛,让学生感知作者周敦颐就是君子的化身。前段时间刚在新港实验学校听了晨诵课《爱莲说》,当时老师的解读我们都觉得很有深度,但和王崧舟老师一比,当真是小巫见大巫了。一般人只能解读到莲花是花中君子,没有将莲花和作者的生平故事品格秉性联系在一起,但王老师却独辟蹊径,大家就是大家,他的课总能让你意想不到,受益匪浅。写到这里,脑子里再次冒出王崧舟老师曾说过的话:语文教学,说到底教的不是知识,不是技术,甚至不是课程,而是教师的底蕴。而教师的底蕴是靠书堆起来。读书,思考,深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