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元 | 人充满劳绩,但还诗意地安居于大地之上
处处城乡庆上元,烟花灯火表心欢。
天寒难锁新春意,炉暖宜烹白玉丸。
——东方骏《鹧鸪天·庆元宵》
大年初二开始播出的中国诗词大会让人相信,诗词绝不是野有蔓草惹灰尘的斑驳字迹,而是“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萍”的饱含灵性、生机勃勃。
中国诗词大会点燃人们对古诗词的关注。回访经典传承文化之外,许多人和节目中的诗友一起拭去了诗词的灰尘,突然触摸到它穿透历史的骨骼与深情。
诗词大会的参赛者年龄不同身份各异,从小学生到大学的教授,从农民到工人,小孩子凭着胜人的记忆力和未经世事的单纯在诗词里游走,年长的人遍历世事又在诗词里咀嚼况味回归本真。
节目中“飞花令”环节以一字为关键字吟诗。以“月”为关键字的现场,当这位被刷屏的冠军,想直呼其为“小姐姐”的复旦附中16岁的武亦姝,微笑着吟出《诗经》里《七月》的名句 “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时,想必不少人都彻底献出了自己的膝盖。
这个节目也让很多人看到董卿以前并不为人广泛知晓的文学修养之深。谈到“天若有情天亦老”时,她随口就对出了几句古代文人写出的下联。就像当你看到夕阳余晖、群鸟盘旋的美景时,能想到的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一样,诗意的笼罩在她身上显现出更多的灵性和美感。
从小时候起我们就开始背诵诗词,牙牙学语,也正是牙牙背诗。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那时候也许还并不十分懂得诗词的韵味,但后来却终有一天,我们恳切地把天真烂漫这个词送给了那首诗,也送给了那时候的自己。
小学、初中、高中,我们都曾在学校的要求下阅读背诵许多诗词。当看这个节目的时候,也会发现自己竟能如此熟稔地背出这些诗句,好像就在嘴边,又好像落定在记忆深处。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悠然清澈,“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的喑哑悲伤,都似被默默种在身体回路里,一经提示即可唤出。
我们的周身,我们的世界,从内到外,从前尘到来路,从脚下到远方,都可以入诗。我们就是这样,被诗词包裹着,潜藏的诗意像是在滚滚尘世里一滴翻滚的剔透的水滴。动则言诗,我们的每一个思维和动作,也许在几百几千年前,都有人写过了。
今天是元宵节,又称元夕、上元节。
诗词是一个奇妙的通道。当千百年后我们在某一个细微的时刻,翻来书页读出这些词句的时候,分明处于和千百年前那一个时刻那一个人相同的场景,有了相同的心境。
上元节,元夕夜,又和那个诗人词人站到了一起。和心内潜藏的缱绻,和自己,站到了一起。
青玉案·元夕
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生查子·元夕
欧阳修(一说朱淑真)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踏莎行·元夕
毛滂
花市无尘,朱门如绣。娇云瑞雾笼星斗。
沈香火冷小妆残,半衾轻梦浓如酒。
清平乐·上元月蚀
纳兰性德
比拟寻常清景别,第一团圆时节。
影蛾忽泛初弦,分辉借与宫莲。
七宝修成合璧,重轮岁岁中天。
正月十五夜灯
张祜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
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
上元竹枝词
符曾
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
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
京都元夕
元好问
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
长衫我亦何为者,也在游人笑语中。
折桂令·元宵
佚名
爱元宵三五风光,月色婵娟,灯火辉煌。
月满冰轮,灯烧陆海,人踏春阳。
正月十五夜
苏味道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十五夜观灯
卢照邻
锦里开芳宴,兰缸艳早年。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欢喜也有,悲伤也有。
柳梢青·春感
刘辰翁
铁马蒙毡,银花洒泪,春入愁城。笛里番腔,街头戏鼓,不是歌声。
那堪独坐青灯。想故国、高台月明。辇下风光,山中岁月,海上心情。
感伤时乱,南宋刘辰翁亲历了故国的灭亡。这首词即是他在七百多年前,南宋灭亡后的上元节前的一个晚上,对着临安元宵灯节的一片悲愁的气氛,提起凄凉之笔写下了邦宗沦覆物事皆非的感慨。看着这轮当年上元的明月,我们也能感知到那个夜晚一颗悲痛的拳拳之心。
“人充满劳绩,但还诗意地安居于大地之上”
诗词在现代被称作无用之美。它不能兑现名利,却无往不在你的内心中走巡。有时想,在日常的劳绩之中之外,能有这样一个事物,既作寄托,又是抒发,也是一件幸运的事。
13岁的初一少年叶飞在场上以一句“子知吾之意,吾不言”分外巧妙地回应问题。“子知吾之意,吾不言。”这样轻描淡写又意
韵沉沉的词句,过了千百年还由听到它的人沉吟咀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