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瞻宝宝是如何绘画的?(中秋国庆篇)
毕加索说:“我可以很容易就画得像一个大师,但我要用一生来画得像一个孩子!”不止毕加索,马蒂斯、康定斯基、米罗等大艺术家都特别赞赏儿童画。在儿童美术教育里,3到8岁的孩子被称为“大师期”,孩子极度渴望认识周围的世界,并且不受经验、知识、他人的影响,画出自己独特的感受,是一种纯粹的美。作为一名高瞻一线老师,我就来聊一聊艺术创作这件事。

在高瞻学前课程八大领域中,创造性艺术占据了重要的一方阵地,其中包括了视觉艺术、音乐、律动、假装游戏、艺术欣赏。视觉艺术指幼儿通过二维和三维艺术表达与表征自己的观察、想象和感受。绘画作为视觉艺术重要的元素,在不同年龄阶段展现出了不同的发展水平。
托小班的宝宝大多处于涂鸦时期。涂鸦期从小宝贝咿呀学语,蹒跚学步或许就已经开始了。孩子会无意识地进行涂鸦,随心涂画出断断续续、曲曲弯弯的不规则线条。创作早期,幼儿可能会经常探索一种或者两种材料的感官特点。如压扁橡皮泥,感受颜料是冷的。绘画时对材料和工具更感兴趣。作为高瞻老师,我们可以坐在幼儿旁边操作材料,从心底接受幼儿只对探索材料感兴趣的状态,请幼儿描述他们正在做什么,或者给自己的作品取个名字。
K2-A班的Jangjunhoo小朋友,玩颜料的时候,在纸张上移动手指,我惊喜的看着他说:“宝贝,你就像一个魔术师一样呢,看看你创作的像什么?”孩子开心地说:“老师,我画的是彩色的小蛇,有红色的,有蓝色的,还有一条小花蛇。”创作就是在这样的偶然间产生。
K2-B班的Seven小朋友,在大组艺术课中,用小手感受颜料,并用每个手指蘸取颜料,按在自己的作品上,说道“老师,颜料是凉凉的,我点出了漂亮的小点点。”与颜料的亲密接触,视觉触觉相融合,小班的小朋友乐此不疲地尽情创造。
许多中班的宝贝处于绘画的象征阶段。幼儿可能会注意到材料或者工具产生的效果,例如他们会发现宽宽的水粉笔画出来的线条更粗。制作具有一两种基本特征的物品,会画出一个圆,里面两个点代表眼睛,一条线代表嘴巴。作为老师支持幼儿的现有水平,讨论幼儿使用工具和材料创作的效果,“这个刷子画出的线条真的很宽呢”认可图像看起来像幼儿说的东西,赞同支持幼儿。这个时期孩子的创作活动是为了满足自己心理的需求,老师要引导与启发,让孩子大胆地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

大班的孩子处于概念画时期的居多。大部分5岁以上的孩子,已经能够基本上勾画出平面二维的物体轮廓。随着他们绘画精确度的提高,对材料和工具的熟悉,能更好地表达艺术效果。用多个细节创造复杂的形象,画出完整的人,也会有意地表现事物,明确知道自己要画什么。作为老师,我们可以讨论作品中的细节,为幼儿作品提供艺术词汇,鼓励幼儿观察真实的物品,添加更多的细节。
2020年,中秋国庆喜相逢,大组活动给孩子们讲了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的故事,同时告诉孩子们国庆节就是祖国妈妈的生日,全中国普天同庆。孩子们设计了自己的烟花,并邀请嫦娥姐姐一同观看。
Winnie说:“嫦娥一个人在月亮上太孤单了,然后她生了一个小宝宝,这样她每天就会照顾小宝宝,就会很开心。”

Lisa说:“我把嫦娥画得大大的,胖胖的,等八月十五这天,我要看看月亮上到底有没有嫦娥在上面。”

Melody说:“国庆节一放烟花,嫦娥看到了,开心地拿着扇子跳起舞来。”

Ella说:“嫦娥姐姐一个人在月亮上,我把我的电话手表戴在她的手上,再送给她一个手机,这样他就能联系地球上的人了。再画上一个火箭,这样就能把她带回到地球上了。”还把自己的名字设计成了烟花绽放的样子。
绘画,是孩子另一种语言,对于儿童来说,绘画是他们认识世界,表达内心感受的方式,就像说话一样。人类最早的文字--甲骨文就是绘画演变的,绘画是人的本能,传递信息和抒发情感作用。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更没有两个相同的孩子,更没有两幅一模一样的作品。我的孩子们,老师不会告诉你们这个世界到底是什么样子,需要你们用眼睛去观察,用耳朵去聆听,用心去感受,用双手去创作。

我的教室里,有那么多的绘画大师,我每天都会欣赏到聆听到大师的内心世界,我要做会“听画”的老师。我的教室里,孩子们从容大胆,天马行空,无拘无束地涂鸦创作。
幸福的孩子爱画画,高瞻的孩子很幸福。
参考文献:
[1]Ann S.Epstein著. 创造性艺术:关键发展指标与支持性教学策略[M] 霍力岩.何淼等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18.
[2]鸟居昭美著.培养孩子从画画开始2[M].于群译.漓江出版社,2018.
要保存本文的“掌上精华”,请戳学习卡片↓

作者:济南市慧思顿高瞻幼儿园_陈雯
责任编辑:孔京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