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殊陀尼诗文集一思诗文集耶殊陀尼老师的看图作诗活动

童年的压岁钱

2020-11-12  本文已影响0人  素笔经铅华
看图写诗•童年|压岁钱

                童年的压岁钱

                                  文/爱乐

童年,一年只有三天

一天除夕,守着春晚熬到年

一天过年,缠着父母碎碎念

一天磕头拜年,挣取新年零花钱

三天的收入,换来开心一整年

童年,压岁压了好多钱

奶奶捧出了,隔代的大银元

妈妈,包上几回红色大团圆

姨姨送来了一叠,暴发户的甜

姑姑,劈出一半嫁妆钱

霎时把我干瘪的期待,装满

童年,梦里全是便宜钱

一箱给爷爷,治疗老年痴呆的病患

一箱,给爸爸枕着富贵好睡眠

一箱给妹妹,让她随心所欲换张脸

剩下的五百箱,全部给自己

梦里奢侈,疯狂扫货小吃店

从梦中醒来,童年已经

走远,渺不可见

只留下一叠叠,红的,绿的

记录我童年欢喜的压岁钱

经过成年,传递给

下一轮,崭新的童年

替我,压着不愿离开的童年

童年的幸福很简单,亲人的赞美,周围的温暖。

童年,最喜欢过年。并不仅仅是因为过年有压岁钱,更重要的是过年才能全家团圆,才能吃上一年都吃不上的白面,才能穿上难得一见的崭新的红艳艳。

那时,爸爸常年在外工作,平日总是不能回家,不能保护我们,不能陪我们慢慢长大。那时,妈妈总是很忙,一天到晚不能停下,没空陪我们跳皮筋、过家家。只有过年的时候,爸爸才会放长假,带着风尘仆仆的远方回家。只有过年的时候,妈妈才会放下忙碌了一年的停不下,带着温柔的呵护围着我们团团转。

最幸福的生活就是这样吧,我们任性胡闹撒娇,爸妈在身后追着佯装发飙。那高高扬起的巴掌,被爷爷奶奶一句呼喝,折弯了腰。我们躲在爷爷奶奶身后,以胜利者的姿态,骄傲的冲着爸妈做鬼脸。似乎这就是我们等了一年的终极目标。

最热闹的环节,是爷爷奶奶发红包。爷爷奶奶是传统守旧的人,他们认为新年新气象,一定不能轻易辜负了,一定要在最初的点上迎接新年。就是我们当地风俗——守岁,除夕夜,爷爷奶奶是一定不会睡的。他们会坚定的守在炉火旁,眯着眼,等着新的一年踩着时间的节奏一份一秒的来到。

当新年的钟声敲响的时候,全家最隆重的仪式就正式开始了。我们和爸妈并排跪在爷爷奶奶面前,给爷爷奶奶磕头拜年。(其实,这是小黑家的风俗,我们家没有。所以,我一直耿耿于怀不能释然。)磕了头,就是我们最喜欢的红包秀了。

爷爷奶奶给我们发的红包,永远是包裹的严严实实的,打开一层,还有一层,一层层打开之后,里面是崭新的大团结。爷爷奶奶会摸着我们的头,说,“健健康康长大就好,不用飞黄腾达!”好有文化的新年祝福,虽然我们当时并不懂这话的具体所指。

相比而言,爸爸妈妈的红包,就显得有些敷衍了。只有一层红包,幸好这里面的金钱的鲜艳能常常刺激了我们的眼。因为,我们慢慢发现了规律,那就是……

压不住童年的压岁钱,曾经重重压在童年。

无论我们收了谁给的压岁钱,也不论我们收了多少,最后一定都会顺利进入到妈妈的钱包里面。我试着争取自己的合法收入,妈妈说,“乖,你还小,不会保存,妈妈不要你的钱,妈妈只是帮你收着……”

曾经,我违心的把压岁钱交给妈妈保管,毕竟这个钱交上去,就不可能再回到我的手里了。据说,这就是每个孩子到人间所要面对的第一次被亲情绑架的诈骗,而且一路从童年被骗到成年。

如今,我心甘情愿把钱交给妈妈,妈妈总是拒绝。理由一直是那句话,“我有钱,不要你的钱。”仿佛我不是给她钱,而是找她讨要童年的压岁钱,这个逻辑太强大、太震撼。

当所有的童年,都在岁月的船头渐行渐远,我终于被童年的浪,溺进无边的思念。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