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1372#跟随丹丹老师的这一年#

2022-04-19  本文已影响0人  w煜祺

【1】先自我介绍一下吧,我是煜祺,小学的时候是个学霸,初中的时候勉强是个学霸,高中的时候就变成了学渣。身上自小就有很多标签,比如乡亲们会说,这孩子将来一定是个大学生如此等等,这一标签曾经激励过我,后来更多的标签牢牢的捆绑着我束缚了我。这次我在意义社区,因为我是老师,我也有了标签。不过这个标签不会给我带来困扰,我把它当成了可以历练自己的一件“事”。

【2】言归正传,几年前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在我解决温饱问题之后,我要做点什么呢?

我要寻梦。

我的梦开始于我想要了解我自己,认识我自己,我想知道那些是在社会上求生存不得不习得的技能,那些是我骨子里就有的,却被我弄丢了的。

那么为啥要寻梦呢?

因为我的原生家庭和我先生的原生家庭相去甚远,我想在这两者之间寻求一种平衡。虽然他们都爱我,但我是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非此即彼,说一不二的范式,同时生性敏感。比如一句话,家人听了无所谓,但我会较劲。后来我链接到的是我对问题的反应跟其他人不同,那么我要怎么破呢?

当然这个梗在意义教练第一课《生命是一场流动》里已经被完美解决。感恩化繁为简的丹丹老师,同时也感谢纪录片《外在世界与内在世界》,它让我觉知我看见的永远只是一瞬,是一个碎片,还有很多的瞬间与碎片,随后我看待问题发表言论的时候不再那么武断了。

【3】学习的过程中我体会到:把感恩的心留给孩子。

孩子安利给我的书,我都要去看。孩子推荐的这两本书《窗边的小豆豆》,《佐贺的超级阿嬷》对我的触动非常大。孩子说,她要去日本找小林校长。我知道她在生活中没有遇到像小林校长这样的老师。ps.后来我跟她分享,她不用去日本找小林校长了,咱们福建的云上学校就有个小林校长。

没有上意义教练之前,我只能读懂小林校长的行为是在满足小豆豆的愿望;学习意义教练之后,我才理解那是小林校长对豆豆的爱,是接纳和允许!

另一本书是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佐贺和阿嬷的生活故事,他们的生活很拮据但是依然每天都过的开心富足。过去我的印象是,穷和苦是连在一起的,后来我理解苦中作乐也是一种能力。学完意义教练之后,我发现婆婆就有这样的能力,感恩宝藏婆婆。

孩子真是个天使,是我们的戾气跟孩子的真与善不协调,反咬一口说孩子叛逆,不听话如此等等。感恩我的天使。

【4】过去我相信因材施教,但我自己没有长好,我是无力去实施这个理念的,我还是对我的学生有些评判心的,比如看见贪玩的孩子,我时常心生疑问,“为啥不多花点时间来学习呢?”虽然我不歧视“学困生”,但我其实也没有帮到他们。

我给自己的标签是服务天使,不再是老师,意义社区习得的技能我再转卖出去,目前一对一服务了五位同学。

我的成长不断,我为他们的服务也会不断迭代。

我的孩子们过去也是很优秀的,只是再遇见我之前因为某种机缘,关闭了某扇门,我现在的任务是服务他们,一些非智力因素带给他们的影响。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