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拉手,一起走

医生护士漏了嘴

2022-08-03  本文已影响0人  丫丫脚步

2022年7月31日  星期天  晴  24-31度

医生昨天下医嘱,今天给父亲输两瓶液体,一瓶是盐水加维生素,一瓶是护胃止吐的。

上午带父母去喝了养生豆腐汤。这家豆腐汤馆是前两年刚开的,店里的汤不像传统的豆腐汤馆那样,仅凭水煮豆腐就足以支撑起一个汤馆门庭若市。

这家店是将嫩豆腐煮好后放于碗中,加用黄豆和黑豆磨的豆浆,然后再加上油炸豆腐丝儿、木耳、虫草花等菌类,最后佐以雪菜沫儿、香菜沫儿、香葱沫儿、蒜汁儿和姜汁儿。当然,这样的养生“靓汤”价格也“靓”,是传统豆腐汤的两倍,要十三元一碗。

疫情以来,城市间的自由行动受限,家人们往来减少,一起外出聚餐更少。这是父母和妹妹第一次喝这家汤,都赞不绝口,尤其是父亲。

汤馆根据客人需要,会给客人盛一杯大锅里熬煮的原汁豆浆供品尝,香浓的豆浆父亲一喝就喜欢上了,说下次来只喝原汤,好像他比店家还聪明。

对于年迈的父母,不怕没吃的,就怕没有他们喜欢吃的。父母有爱吃想吃的饭菜,是为人儿女最大的福气。

肿瘤科设在单独的一栋小楼上,是以前的招待所改建的,病房很小。不知道为什么现在的肿瘤病人会这么多,在这栋十几层的楼上,每一层都住满了病人。

原来放两张床的病房,加成了三张;不宽的楼道里,除了留出病房、办公室、厕所、开水房的门口位置,其他地方,靠墙一张接着一张排满了床,给过道里仅留下一尺多宽的通道供人侧身经过;电梯经过每一层楼都会停下,能看到横竖交错的六张床,将电梯间占的满满的。床上的人,有的闭目斜躺着,把脚伸到床外,坦然的就像躺在自家的院子里,有的大睁两眼盯着进出电梯的医生、护士、病友、访客看,如同坐在马路沿上看稀罕;楼梯间也有病床,一般为两张,呈丁字形靠墙摆放,这里比电梯间要热一些,但上了年纪不喜欢吸凉风的病人喜欢这里。

如果病房算是五星级酒店的话,楼道就是冬天凑合能取暖、夏天凑合能蹭凉的小宾馆,电梯间则为勉强能住的招待所,而楼梯间,该算是大桥下、涵洞里的暂歇地儿吧!

铁打的医院流水的病人。这里的病人,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流动的尤其快。定期来做化疗或免疫治疗的,三五天液体输完就回家了。二十一天后,已相熟的病友们又一次汇聚在这里,一起在续命的路上跌撞前进。而那些没有按照约定时间前来报到的、掉队的人,定是到另外一个美好的世界定居去了。

护士给父亲的两条腿上分别注射了穴位针,我和母亲一人按压一处腿上注射的位置。这时,值班的女医生来查房,问父亲感觉怎么样?父亲笑着说很好。

“输液的前两天不会有什么感觉,后期可能会有一点儿副作用,会骨头疼、恶心、掉头发、没胃口......”女医生话没说完,母亲赶紧扭头冲她挤眼睛。

女医生没有会意,正想接着说,母亲沉着脸对我说:“我来给你爸按着,你过去吧,咱俩都站在这儿显得人太多了。”

我走到床尾,背对着父亲用指头悄悄捅了捅女医生,又冲她使眼色,她不再说话了,只说主任昨天交代了,今天给父亲用免疫的针。

“看主任多上心,还特别关照,今天再给你用一瓶增强免疫力的针。”我混淆视听、故意曲解药物的作用,给父亲说好听话。

快中午了,我下楼去找女医生问后续治疗的安排。明天我要出差了,周四晚上才能回来,期间不能使用通信工具,无法和家人取得联系。

“主任交代过了,明天查房时他会具体说,应该输两天液就可以回去了,二十一天后再来就行。”女医生说。

“那好吧,我晚上和主任联系,看怎么安排。”

和女医生沟通完,我走到楼上病房门口,看到母亲背对着父亲冲我挤眼。我站着没有进门,母亲走出来,压低嗓子说:“刚才有个护士进来,你爸问她药为什么滴的这么慢,护士说化疗的药都是这样滴的,我气的把她撵出去了。我们一直在瞒着你爸,她这样说,都让你爸听见了。”母亲的脸上愁云惨淡。

“没事儿,我爸说不准压根儿都没听到呢。他耳朵不好。”看着母亲焦虑的样子,我宽她的心:“有时候,我和你说了半天话你都没听见,何况我爸呢!我一会儿再去找护士说说,让她们以后别在我爸面前乱说话。”我随母亲进了病房。

“我这儿疼。”病床上的父亲告诉我。

“哪里?”我走过去按摩他的双腿。

“腿梁这一溜儿疼,就是刚才打针的地方。”父亲左手有留置针正输液,他蜷着腿,用右手按着左小腿。

我用手按了按父亲说的地方,能感觉到他不由自主的把腿往后缩。我放轻力度给他按。

“没事了,不按了,可以了。”我才刚按了几下,父亲便不让按了,他好像还不习惯让我这个女儿给他按摩。

我拿着水杯出了病房,一出门便加快脚步,顺着楼梯奔到楼下医生办公室。

“我父亲说腿疼,就是打穴位针的地方。”我对女医生说。

“那明天就不打这针了。”

“这针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是护胃的,因为怕输液后会吐,提前打针预防上。“

“那不打能行吗?”

“可以加在液体里输进去,效果是一样的。”

“哦,好吧。”嘴里说着好吧,我的心里却想着,穴位针一天两支,注射费200元,共开了三天的药,既然加到液体里输进去也一样,为什么要打呢?这已经交过的六百块钱其实完全可以不用花,又被套路了。

“医生,另外能不能和护士说说,让她们别在我父亲面前乱说,刚才有个护士去和我父亲说化疗的事,我父亲还不知道他的具体病情,我们都还瞒着他呢。”

“行,我马上通知护士站。”女医生说着,打开手机微信,在护士群里给大家发短信叮嘱。

发完短信,值班大夫又说:“刚才我跟你父亲讲药物的作用,是想提前给他打个防疫针,他以后真会掉头发的。”

“其实掉不掉头发都无所谓,反正我爸的头发已经掉的差不多了,我主要是担心,你说的这些话会对他造成负面的心理暗示。原本他没有这种感觉,听了你说的,他会一直往这儿想,然后就觉得自己真的有这样的感觉,会这样那样的不舒服。”

“其实,在这儿呆久了,就算我们都不说,他也会知道自己是怎么回事儿了。”

“暂时不管以后的事儿,现在只是说,怎么样用积极的心理暗示来影响他。我跟他说只是免疫力降低了,导致身体出现了问题。现在打针输液,都是为了提高免疫力,让他的身体赶紧好起来。我每天都说他精神头又好了,脸色又好了,来用正向的心理暗示在影响他。”

“那行,以后我们说话都注意点。”女医生说。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