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的隐居生活过得怎样?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文澜珊

2022-07-14  本文已影响0人  文澜珊

一个人拥有怎样的胆魄,才能一生顺遂,我常常在思考这个问题。人生的第一本长篇小说,写了十三年,六十多万字,投稿若干家出版社,如石沉大海。有回复的,有没回复的。回复的有说:你的篇幅太长,我们没有时间校对,如果是诗歌,或者短篇那种,倒是可以考虑。

还有打击人的回复:你写的长,未必就写的好啊,很多大咖,获了不少奖的,都没有机会公费出版。言外之意,你又凭什么公费出版?不过是黄毛小儿罢了!我甚至觉得,我辛辛苦苦写出来的作品,在人家眼里,不过一堆废话,一堆垃圾罢了!

于是,我咨询了自费出版,回复说:你这六十多万字的篇幅,相当于三本书,印刷成本很高,得十几万!听到这个价,我大惊失色!

十几万元对一个普通百姓而言,无异于天文数字!除了望而却步,似乎别无选择!

也因此,让我感觉到,目下的环境,出版行业似乎更倾向于追求短、平、快的作品。最好是那种工具书,没有任何文学色彩,审校起来十分方便。或者短篇小说集、散文集、诗歌集,是他们所十分欢迎的。长篇小说的收稿都十分谨慎!当然,除非你是梁晓声那样的文学大家,像《人世间》这种大体量,长篇幅的作品,才会有出版社考虑审校,出版。

一个新人,初出茅庐,想要出版长篇小说,简直难如登天!也因此,我们在如今的书店,几乎很难看到一位新人写的长篇小说,因为基本都被压在箱底了!

文化繁荣,如何繁荣? 出版的难度,已经高过了写作的难度,文学新秀的积极性受到了严重打击!难不成非要把人逼成网红,吸引流量和关注,才能将书付梓?

罢了,罢了! 顺其自然吧!

言归正传,我们继续研究陶渊明的作品。

一、原文

《归园田居其二》

[魏晋] 陶渊明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

白日掩荆棘,虚室绝尘想。

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

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

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二、我的理解和翻译:

住在荒郊野外,很少与人交往,偏僻的巷子里,也很少看到马车。

白天时常关着柴门,在空旷的屋子里,断绝对尘世的念想。

有时会到偏僻的乡野,拨开草与农夫们交往。

相互见了,不说红尘俗事,只说桑麻农事。

桑麻日渐长高,我开垦的田地也日渐宽广

常常害怕霜雪(等灾害)到来,使得桑麻(等农作物)如草芥一般零落满地。

三、深度解析:

如果说《归园田居》其一,是陶渊明向世人解释,他为何要归隐田园的话,那么这首,便是进一步叙述,他归隐后过着怎样的田园生活。

看到这首诗所讲述的内容。陶渊明选择住在了荒郊野地,大概距离某个村子还有一些距离,并不是群居,而是离群索居。因此,也很少与人交往,偏僻的巷子里,也很少看到车马。因此,常常关了柴门,一个人面对空旷的屋子,断绝对尘世的念想。

偶尔,陶先生会去四处走走,去到更偏僻的乡野,而那些地方,没有路可走,只能拨开杂草,踩出一条路来,与那些人们交往。

大家相互见了,都不说朝野之事,或者红尘俗事。而只说桑麻农事。大概也因此,五柳先生才愿意走那么远,翻山越岭,也去跟他们往来。

并且,依我看,住在那些偏僻之地的人,也不一定都是农夫,可能也有如他一般,归隐之人,或是类似终南山隐士之类。这些人的思想境界本就不同寻常,种地只不过是为了维持生计罢了。跟他们聊天,陶先生大概能找到“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感觉。

看看我种的桑麻,日渐长高了;我开垦的土地,也一点点增加,以至于看起来,已经十分开阔了。作为农夫的他,越是到了快收获的时节,反而越是担忧霜雪等灾害天气的突袭,那样,只能看着他们如草芥般“零落成泥碾作尘”了。辛苦了一年半载的劳动成果,将付诸东流。

陶潜先生归隐之地在浔阳,今江西九江,九江有著名的庐山,我想他即便不在庐山,也在庐山附近吧。

诗中所写的“桑麻”是代指农作物,比如九江的主要农作物水稻、麻花、大豆、玉米、苎麻、茶叶等。

能感觉出来,写这首诗的时候,陶渊明应该是一个人的隐居状态,于是,百度了相关资料,证实了我的感觉是对的。原来陶先生这一生,不仅仕途坎坷,婚姻情感方面,也是颇为坎坷。

相传陶先生25岁的时候结了婚,娶了第一个妻子,因为难产,母子双亡,这对陶先生的打击可想而知。

30岁,他一个人寻了荒山僻野之处,独自隐居,独自疗伤。

34岁,娶了第二任妻子,生了四个男孩。结果六年后,妻子患了肺痨去世了。

35岁,因为四个孩子需要照顾,经人撮合,他娶了一位比自己小十岁左右的女子为妻,这位女子,仰慕他已久,也算得上他的女读者。婚后,又生了一儿一女。

……

时至今日,这首诗已经流传了一千多年。然而,当我解读它的时候,依然能感受到陶潜先生当时的心境,那种无法言说的,淡淡的孤寂和悲凉,弥漫在诗中,挥之不去!

声明:本文系作者文澜珊的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图片选自网络,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