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闷头客,老司机胡一刀教你怎样发掘和表现优势
导读:
还没工作时不知道方向在哪,工作一年不知道该不该跳槽,工作三年不知道晋升道路何在,工作十年更是前路缥缈,为什么大多数人总是活得像是赖着漂浮在汪洋大海里的小竹筏,海水飘到哪,就飘到哪,任海风吹,任雨水打,直至海浪将其拍到岸上击垮,才会认清自己从来没有真正努力过。今天将透过胡一刀老师的《如何发现潜在优势》线上课程,对职场生涯进行深度剖析,拍醒自己的同时也警醒正在阅读的你,请尽快停止无用功。阅读之前,还请读者先剔除掉自我怀疑,易否定心态,然后,再听我慢慢道来。
![](https://img.haomeiwen.com/i2133516/a1e9002c124e8309.jpg)
一,理清自身情况
(清楚自身优势的可以直接跳到第三点阅读)
两种途径:
1.网站自测情况
①DISC测评,点开文字可链接至新精英生涯规划网站内测试,测试末需填写调查信息,可自行选择填写,本人不推任何课程,仅认为此测试为入门类型中较好的一个测试报告版本;各类型对应性格特点和相处原则可参考以下两图(图片来自《DISC自我探索》,李海峰著):
![](https://img.haomeiwen.com/i2133516/4927d8f8e98008fa.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2133516/3d9f00dc3632a0ad.jpg)
②MBTI测试,简单解释一下此测试,MBTI测试是一种对个性的判断和分析的理论模型,从纷繁复杂的个性特征中,归纳提炼出4个关键要素——动力、信息收集、决策方式、生活方式,进行分析判断,从而把不同个性的人区别开来。(还有另外一个卡通版本的测评,也可以试试。https://www.16personalities.com/ch)
③盖洛普优势识别器在线测试,此测试是由是克利夫顿.唐纳德博士创立的,美国心理协会表彰他个人的才能和成果,称其为“优势心理学之父”。才干(talent)被定义个人所展现的自发而持久的思维、感觉和行为模式,本测试共衡量一个人34种才干,发掘优势。
2.充分借助外力
网站自测完也只是一个基本情况,这时别陷在报告里,通过性格测试后,需要结合自己的内在需求再进行分析,当然,很开心地安于现状的人亦可以止步于途径一。外力途径可参考以下几种:
①网络:通过在在行网站找各类同城行家进行付费专业咨询,或是参加有资质的线上训练营,听相关个人、职场成长或其它感兴趣的知乎live等等;
②书本:读自己已知圈外的书目,从不同的书中探寻可能;
③线下:通过参加线下不同行业圈的线下活动进行了解,特定行业如艺术表演等还可直接到北京谋求更多机会。
总而言之,要尽量大开脑洞,多接触隐藏潜能点的一切可触资源,充分借助优质的外力,优质的外力,优质的外力!不要自助游,来来去去在自己的知识结构里游荡,成长慢、不要自己点菜,点来点去都只是那些菜,给别人点点菜,或许会给到自己一个新的外力等。
二、警惕限制潜能发掘的两条捆绑绳索
1、亲密圈环境
①牙买加的误区:黑人在奥运会上总表现出过人的运动优势,跑步奇才博尔特就来自牙买加,但在牙买加,部落的人大多会觉得现今又没有猎物需要追捕,回报又不高,做运动员有什么好,简而言之,就是价值观、回报率和职业偏见的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相信大家也有经历个人发展遭亲朋好友的质疑,告诉你这件事不可能,不要做白日梦了,这时不要轻易否定自己,要寻找优质外力进行求助。
②清洁工的私语:清洁工之间会讨论哪里捡的垃圾最值钱,但如果要跳出“清洁工”怪圈,要清醒知道这个帮助对于潜能的发掘和跳出阶层毫无帮助,身边的人时常会告诉你一些看似有用的信息,其实鉴别后,也属于“清洁工私语”。
2、 圈外环境
竞争已经不再是个体与个体的竞争而是个体背后价值团体与价值团体之间的竞争。个体背后的价值团体包含着人才现状、企业文化、培训机制(部门壁垒,在部门内)、市场定位客户受众等,而公司对于个人的潜能发掘来说,首先要许愿不要轻易被怀疑声困扰住自己,守住独立的思考鉴别能力,因为毕竟公司是以结果导向、整体大于局部,重稳定,只要有相对优势,才能够用就行,而这几点,都和潜能的发掘相悖。
三、在日常工作发掘潜能
(大部分人的潜能发掘主攻领域,都是自己的工作)
![](https://img.haomeiwen.com/i2133516/36551d89d9d08e20.jpg)
大家需要了解的一个企业内部已跟过去不同,不一样在:一人多岗(例如财务不仅仅做帐,还要写稿、学管理、培训)、虚拟团队(按项目或不同工作分配会形成间断性团队)、低频技能外包(高成本、低回报的任务)、90后注重工作氛围(游戏化、正能量等)。那么关键操作点就是要匹配自身需求与企业需求,达成双赢,那要怎么知道现在企业真正的核心需求,可以和上级领导与同事沟通。
提供几点可沟通事项作为参考:揽活、跨部门分享奉献、帮企业省成本、赚利润,提点一句,参考归参考,客观环境要客观分析,如果两部门间领导不和啥的,就别轻易做跨部门分享了,别发掘潜能不成,还躺枪口上了。
领导的沟通策略福利推送
①时机:入职、入职后一个月、考核、述职
②沟通流程:介绍自己(讲成功案例,不讲岗位)→问询领导的需求或痛点(契合自己的潜能的)→提供帮助,显现价值
四、从企业外部变化中发掘潜能
如今企业外部跨界可能性增多、新兴行业也时时爆发、技能迁移难度也不如想象中大,有什么办法可以从外部发掘潜能呢,方法有四:
1.逛职业“超市”,看新兴职业,拓宽视野;
2.按薪资排序,了解目标求职市场薪酬范围;
3.标识老岗位,新要求,看需求方变化;
4.发现本职位的周边职务,多元化职业发展路径(如财务周边的新起:风险控制、精算师)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大胆面试啊!
五、评价潜力发掘点可实施的一个公式和五个要素
![](https://img.haomeiwen.com/i2133516/a103e37bd4ed3944.jpg)
一个公式:优势=兴趣+愿付出代价+擅学习+不断的小成就+能积累足够的壁垒
五个要素:
(A、B、C代表不同可实施程度,全A开撸)
①代价承受度
A.不惜一切代价取得成功,B.已经知道可能付出的代价,列出止损点,C.承受度低
②竞争对手、胜出门槛、顾客忠诚度
A.三者都有优势,B.三者有两者占优,C.仅一者占优,甚至均不占优势
③学习速度
A.强烈的好奇心和学习愿望,主动发掘潜在机会或搜集将来会有用的知识、高效学习
B.学习积极性,学习效率中上
C.对学习不太敏感,更愿意守成
④抗压力
A.遇到困难保持情绪的稳定性,解决问题的态度乐观积极,能较快从挫折或失败中恢复,并学到失败的教训
B.遇到困难时有一定的情绪波动,解决问题的态度较为正面,需要一定的时间从挫折或失败中恢复
C.遇到困难较难保持情绪的稳定性,解决问题的态度不够积极,需要较长时间从挫折或失败中恢复
⑤客观环境
A.可克服的客观环境
B.经评估,有70%的可能性可以克服
C.尚不能评估客观环境对成功阻碍
六、设立check point定时回顾检讨
一万小时理论的信徒最大的特点是只顾埋头拉车,不会抬头看路。一刀老师强调每个项目都必须设置CHECK POINT。比如每努力500小时就要停下来检讨一下:
→自己是否拥有这方面的天份?
→自己的学习方法是不是最佳的?
→有没有可以改进的余地?
→我的竞争对手进展如何?
→环境有没有发生什么变化?
因为在现在这个时代,知识的消亡是非常快的,当你埋头钻研录像带技术的时候,竞争对手已经采用VCD了,国外已经有DVD面世了。千万不要在满大街都是蓝光DVD的时候,你仍然在自嗨:而人家已经钻研九千小时的录像带技术啦!
抬头看完,有没有小许目瞪口呆,反正我听完课,只服职场老司机套路。
附自制视觉导图笔记
![](https://img.haomeiwen.com/i2133516/63fa42c2148955a4.jpg)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