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密关系》读书会总结
4/22号,林博邀请到徐林芬老师来给我们分享《亲密关系》,活动中新奇的观点,专业的见解,热烈的讨论,错落交织,四个小时竟倏忽而过,活动结束大家仍意犹未尽,那种感觉真的太棒了,因一本好书,结诸多好友,幸甚幸甚!
亲密关系活动中一些观点,很有感触,整理如下:
社会认知/归因 P111
幸福的归因模式,指的是每个人的认知层面以及和伴侣关系对幸福的影响(见下图)。认知层面可以通过学习慢慢改变,但其实认知的改变是很难的,因为我们接受信息的时候会经过大脑的一个过滤器,同样的一句话,不同的人接受到的信息会不一样。通常我们对一个事情有想法之后,想让我们改变这个事情的看法,光讲一句话是不可能的,除非遇到重大的事情或者挫折的时候,当然如果通过大量的学习也是有可能改变的。
幸福、痛苦伴侣作出的不同归因对照这张表,你认为自己的亲密关系是怎样的?遇到问题的时候,你们是通过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方式去处理?可以思考下。
但现实中并不是如这张表一样界定的简单明确,假如你处在一个痛苦的关系中,有时候你采取了对的、积极的措施,也不一定能得到良好的效果,因为这还要看对方,毕竟亲密关系是取决于双方的,并不是你一个人能完全做到的,有时候我们会听到只要你改变了对方就会改变,不一定对,没有百分百的,这也是为什么亲密关系这么困难的原因。
亲密关系需要时间、耐心,但有时候也不一定能起到作用,你还需要一种对结果的不执着。
信念 P116
对伴侣关系有害的六个观点,深以为然,完全摘录如下。
1. 争吵具有破坏性——争吵就表明伴侣爱自己还不够深。如果彼此深深相爱,就不会发生任何争执。
这个观点很有问题,没有伴侣是不会有冲突的,关键在于如何处理冲突,吵架的水平很重要,双方如果是建设性的吵架,每次吵架都解决了现有的问题,吵完之后双方的关系更亲密更稳定更好;如果是相似的贬低、攻击,这样感情越不好、越分离。但是不吵架好不好呢?也不是很好,憋着容易造成内伤,吵架的时候,你的表情你的动作,能够自然的表露出来,对方能够自然的接受到,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更快的解决问题。
2. “读心术”很重要——真正彼此关爱的伴侣仅凭直觉就能知道对方的需要和偏好,根本不需要告知对方自己的所知所想。如果必须告诉伴侣自己的想法和愿望,那只能说明伴侣爱自己还不够深。
Can't agree more,什么相处了这么多年,你怎么还不了解我?屁!如果我整天用尽洪荒之力来观察你揣摩你,倒是有可能,但我没有那么多能量,而且也不是你肚子的蛔虫,人心隔肚皮,我又不是超人,千万别把我想得那么厉害,有话就直说,猜猜猜可不好。
心理学上有一个应对上司或者伴侣提出模棱两可要求的方法,回应核实!
事实上,我们是读不到对方的心的,如果猜了也很可能是错误的。对另一方的话语,你肯定会有自己的一个核实,整理后问出来:你是不是这个意思或者我认为你......对不对?通过这样“对不对”,“是不是”跟对方核实,同时呢自己的表达也要清楚准确,这样能使双方的关系更加融洽。
3. 伴侣是不会发生改变的——一旦亲密关系变糟,就无法得到改善。如果爱人曾伤害过你,毫无疑问还会一而再、再而三的伤害你。
整个世界都在改变,人又怎么可能不变呢?从小到大是不是有很多变化?有些甚至是截然相反的改变,原先不赞成的,现在赞成了,原先难以接受的,现在觉得就应该是这样的。
4. 每一次的性生活都应该是完美的——只要爱情是忠贞的,每一次的性生活都应该是神奇美妙、令人满足的。伴侣应该经常渴望并为性生活做好准备。
是不是有人觉得,性,是难以启齿的,羞于言表的?徐老师说她是这样,其实我自己也是这样。社会家庭言传身教,性,恶俗!怎么堂而皇之摆到明面上讨论?但其实性是人的本能,每个人都需要,需要对方的拥抱抚摸。现在的社会环境比以前宽松多了,更多的人能够正视自己的欲望,也更加的开放。
开放,但并不是说放纵。有些影视剧或者一些公众文章会歌颂美国的开放,很小就发生性关系啦,party的时候一言不合就上床啦。其实有点误解的,我们的文化是婚前守身如玉,婚后欲望开闸寻求婚外恋,美国呢,恰恰相反,婚前性关系开始的早,可能也会有很多次关系,但是婚后对伴侣是很忠诚的。
每个人的能量都是有限的,关系越多,能量越分散,对你将来的事业、运势可能都会有影响。
5. 男人和女人就是不一样——男人和女人的性格和需要非常不同,很难真理解对方。
最终的渴望都是一样的。
6. 美好姻缘天注定——根本无需努力还维护美满的夫妻关系。夫妻要么彼此脾性相投、快乐到老,要么格格不入、争执一生。
这一种观念叫做宿命信念。与此相反的,另一种观念叫成长信念,这种观念认为幸福的关系是努力和付出的回报。其基本假设是:只要努力付出,几乎任何亲密关系都能取得成功。
自我概念 P124
自我概念包括人们对自己所形成的全部信念和情感。我们的自我概念包括广泛的自我了解和自尊,自我概念的所有组成部分都和我们与他人的人际关系有密切的联系。
徐老师认为最糟糕的两种伴侣,一种是低自尊,另一种是死不改。
低自尊很难搞,你怎么弄,他(她)都觉得你是有问题的,他(她)总是能够从你正面的语言、行为上解读出负面的东西来,你很痛苦很无奈。所以自尊在伴侣关系中是一个很重要的东西,徐老师告诫哦,没有男女朋友的孩子们,在选择的过程中一定要谨慎注意!
死不改像犟驴一样,怎么拉都拉不动的,但实际上,人不可能不变的,这个社会变化这么迅速,不变怎么行呢?
讲一点心理学方面的,每个人接受信息的方式都是不一样的,信息传过来的时候,他有一个过滤器,他解读到的东西不一定是你想传达的,他的情绪、他的想法以及对这个事情的信念都会扭曲你表达的意思;另一方面,我们去观察他,又会经过我们自己的一个过滤器,除去情绪以及信念外,你自己在不同环境下对同一句话的解读也会不一样。这样误差范围是不是可能会很大?
你是不是也有过这样的经历,朋友在诉苦的时候,你的心里藏了很多想法,迫不及待的等他(她)说完,就想发表自己的意见,但其实你根本没有在听,他(她)说的话都是飘在空中,没有落到实处,这样的沟通其实是无效的沟通。
那怎么解决呢?心理学上有一种倾听的方式,放空自己,不带任何情绪,不带任何评判的去听,不过这其实是一种很难的能力,大部分人是做不到的,世界如此喧嚣,徐老师说如果我们没有经过专业的训练,其实是没有听的能力的。
这么困难,怎么才能做到有效的倾听呢?放空自己,不带任何情绪,不带任何评判。很难怎么办?练习,刻意练习!方法虽然傻,却有实用,刻意的提醒自己,慢慢的让它成为半自动模式。如果你在倾述,看到对方心不在焉,可以试着打断对方,你有没有听我在说什么?这会打断对方的浮想,让对方重视你的话语。
自我表露和亲密关系的满足 P158
要不要表达爱呢?
这点在中国的夫妻关系中是很没有的习惯,我们都不善于去表达爱。爱情的几大杀手中有一条是不分享感受,尤其是我们的男性同胞,非常普遍,有些时候甚至都不知道自己的感受。我们从小就被教导说“男儿有泪不轻弹”,这个环境这个文化让他们自小就跟感受隔离,不知道如何去表达,或者说是不会表达!
但不分享感受,两个人之间就没有亲密感。
网上有一句流行话,你送我一车西瓜,我只想要一个梨,你费尽心思感动了自己,却根本不是我想要的。男同胞很擅长讲道理,想着为她解决问题,为她做事,可女人有时候并不需要他做这么多,她需要的可能只是一个拥抱。徐老师在这里给各位男同胞们一个建议,如果你的女票在那里一哭二闹三上吊,抱住她,她闹腾越厉害,抱得越紧(亲测有效),当然,真的要跟你分手的菇凉除外。
亲密关系的四个阶段
1. 伴侣共生阶段
心理学上有说到一点,这个阶段的亲密关系其实是童年跟母亲关系的重现。伴侣共生阶段跟婴儿和母亲的共生关系是一样的,完全的一体,你想什么都知道,什么都想一起做,这是荷尔蒙驱动的。
2. 显现不同,挑战的阶段
孩子到了两三岁的时候会意识到自己跟母亲是不一样的,伴侣之间热恋期过了之后,会显现出彼此的不同,这个时候挑战也来了。处理冲突以及差异的能力开始影响两个人的关系,但同时这也是一个非常好的自我成长的机会。对方就是你的一面镜子,告诉你内在的东西,如果以此为一个成长的契机,那么你们的亲密关系就是一个最好的修行道场。
3. 成熟阶段
就好像到了青春期,彼此共同成长。
4. 成年阶段
成熟的男人和女人在一起,双方能够很好的处理冲突,又能维持亲密的关系。这个时候最好的状态就是我一个人可以活得很好,很幸福,有你更好,更幸福。
现在有一些观念,我自己活得很好,不需要另一半!这其实是在否认需求,事实上我们每个人都会有这种亲密的需求,我们在表达需求的时候,姿态是放的很低的,很多人很难把自己的姿态放低,就否认这些需求,假装自己没有需求,从而把自己放得很高。但其实这是两种不同的状态,单身的时候,自己的日子过得好,同时也能放开心怀,接受新的关系,这样的状态比自己没有需求要自然,好的多。
你能承受多大的痛苦,就能享受多大的幸福
当你提出要求的时候,心里要有一个预期,对方可能拒绝,因为不管是多么亲密的关系,哪怕是你的父母都有可能拒绝。
比如你今天想去看《速度与激情8》,对方比较忙,不能跟你一起去,有点失落,有点难过是不是?你的要求没有得到满足嘛,而且电影院这么个场所形单影只的过去总是有点突兀的。
这种情况,我们讨论出了三种Options:
第一种,调整自己的期待。你可以有其他的选择,多一些变通,比如找朋友一起或者自己去,如果今天不行,明天可不可以,后天可不可以?
第二种,管理学方法。牢牢记住自己的目标和底线,你的point是看电影,那么考虑到对方的确很忙,而且是为了自己的这个小家在忙碌,你理解他!那么你可以把所有其他的事情先处理掉,比如把家里的一切安排好,根据他的时间把票买好,而他呢只需要人到电影院就可以了。把主次分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抓住最想要的,其余的可以妥协,可以放弃。
第三种,不要等待。你把要求抛出去了,不要老是想着,去忙其他的事情,这种状况下,如果要求没被满足,也不致于有过大的失落感。
现在比较流行一句话是人要有取悦自己的能力,也就是自己去满足自己的期待,不要把所有的期待都放在别人身上,最起码要有一半放在自己身上,满心的欢喜落了空,由云端跌落地狱这种过大的落差,并不是每个人都承受得起的。
沟通障碍及其应对 P163
沟通在亲密关系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沟通的能力和方式其实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在这个关系中的收获和成长。
不幸福的伴侣在精确表述上表现的很糟糕,他们很会抱怨,而且倾向于数怨并诉,这让人感觉很绝望,明明这个事情已经过去,当时已经修正了,后来还不断的提及,会让人觉得自己好像被钉在十字架上永世不得翻身。有几个词,大家可以注意下,在跟自己亲密的人谈话的时候尽量少用“你总是......"、“你都是......"这类一竿子打死的词,毕竟每个人都希望越变越好,都希望别人能够肯定自己的价值。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麦克利兰提过一个冰山模型,如下图所示,我们能看到的是对方的行为、动作,水平线之下就是我们看不到的,有应对方式、感受、观点和期待,这些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跟他们各自的经历,受教育程度有关,但有一个共同点,是我们所有的人都一样的,那就是渴望,渴望被爱,被认同,被接纳,有价值等。
有一个很高的智慧就是能够去做到这些,否则这些理论的东西没有用啊,我就是需要你陪我,就是一个婴儿,就是没有能力自己去喂饱自己,就是需要妈妈来照顾她(他),那你怎么办?所以要让自己成长起来,跟自己的生命力连接,我们对自己的东西(生命力、精神、灵性、本质)失去连接,才会想着外求,没有智慧的去处理这些问题。
冰山模式读书使人明智,愿我们越来越好,感谢林博搭建的平台,感谢徐林芬老师的无私分享,感谢王小波书店提供的场地!
以下是此次活动照片,猜猜哪位是徐老师?
活动照片 活动照片 活动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