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李筠叛乱(二)
2023-02-02 本文已影响0人
阿录0502
赵匡胤一见李守节,当头一句话:“太子,汝何故来?”
李守节吓得魂飞魄散,磕头道:“陛下何出此言?一定是有人离间父亲与陛下的关系”。
赵匡胤说:“我听说你多次劝谏你父亲,但他不听。你父亲让你前来,是想让我杀掉你,然后他借口出兵。但我不会杀你,你回去告诉他:我即为天子,汝独不能小让我耶?”
李守节回去后,将赵匡胤的话原原本本学给父亲听,又苦苦劝谏。
李筠认为底牌都亮出来了,也无需再遮遮掩掩,于是加快了谋反的步伐。
960年4月,李筠起草讨伐赵匡胤的檄文,袭击泽州,占领了军事要地。
他将自己的亲信送到北汉作人质,请求北汉出兵支援。5月,李筠与北汉刘钧在太平驿相会。
李筠把希望都压在了北汉的援助上。但是,刘钧对李筠心存疑虑,且他们的联盟有一致命之处:双方地位不平等。
李筠一方面以臣子之礼拜见刘钧,另一方面又口口声声说忠于周室不敢臣宋。
太平驿相会,李筠非常失望,他高估了北汉的力量。
原本以为能够凭借北汉的军队帮助自己成就大气候,没想到北汉的军队“兵卫寡弱”,刘钧也“不似王者”。李筠“内甚悔之”。
李筠反叛的消息传到开封,赵匡胤立即召见枢密使吴廷祚。
吴廷祚分析李筠的优势与劣势,认为大宋应该首先占据通往太行的要塞,断绝他的后路,然后引其出洞,就地歼灭。
赵匡胤同意了吴廷祚的方案,并进行了部署。
这是开国第一站,赵匡胤只能胜不能败,且要速战速决,要不然会有更多人跳出来反抗他。
李筠上下不同心,利益不一致。当觉得局势不利时,下属立马倒戈,刘钧也脚底抹油溜之大吉,只留下李筠一人退守泽州城,作困兽斗。
赵匡胤到达泽州城,亲自督战,将士鼓足勇气攻下泽州,李筠投火自焚。
李筠守在潞州的儿子李守节听闻父亲已死,打开城门跪迎赵匤胤。赵匡胤给他封了个团练史的职务。
赵匡胤只用了前后两个月,就将这场动乱平息。
(资料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