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肥瘦身运动&健身生活家

为什么98%的健身减肥者,都是低品质勤奋者?

2017-04-30  本文已影响202人  健身叫瘦

叫瘦的回答是:因为他们都在“秀 晒 炫”!

晒步数/晒装备/晒马甲线、健身房里请私教、APP健身……

这些朋友是不是经常出没在你的朋友圈里,好像你不给他点赞感觉对不起他的P图似得。

他们经常去健身房,经过了几个月还是有一大部分人出来的样子——还是有肉感?

明明每天去健身房锻炼,明明运动了几小时,明明吃的很少了,为什么就是不见马甲线、八块腹肌、瘦成闪电?

因为他们的健身战略和战术不对!

这篇文章正是健身对于“真正勤奋的健身者”这一话题的思考,希望有机会和你一同深入探讨。

(一)一个普通“健身者”的模糊肖像

看着身边的朋友从胖屌丝步入高富帅、从女汉纸变身女神,身为胖子的你很捉急,一股脑的去健身房办卡、买了一整套运动服,整装待发踏进健身房,意思意思地去做了几个动作,刚做了几十分钟,你累了,对着镜子坐在地上,拿出手机拍下自己勤奋健身的样子,发朋友圈——这个过程,你花了大半钟头!

日复几日,你觉得不能这么做,你开始胡乱的模仿网上的“1个月瘦30斤的减肥大招”,跟着练,还不忘发朋友圈秀你努力的样子,通过朋友圈被选择性地展示出来,并满怀期待地等待32个赞。

可是问题是:你做完了以上所有事,你会如愿得到你想要的结果吗?或者你有认真考虑过结果吗?

是的,这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我们讨论的绝不是“勤奋的姿势”,而是“勤奋所带来的结果”。

(二)表演“勤奋”,还是想把事情搞定?

大概很少人会拒绝“成功来自勤奋”这种说法。就像大多数人拥有梦想的人一样,你早起跑步、用软件记录里程数,但是完全没按照正确的姿势去运动锻炼,你以为自己跑的很多、锻炼的很拼命,

不经意间2个月过去了,接着一季度又没了,直到你盘点收获时,才尴尬地发现以下事实:

虽然有瘦到一点点,但是没有你梦想的马甲线、腹肌;甚至你一直期待的“减肥成功后,自信满满地向女神大胆表白”这样的美好画面也没有出现,原因想必大家都了解。到头来,你只感动了自己!

这所有的一切,都与你制定目标时的雄心壮志相去甚远,压迫着你的神经,以至于你会显得忿忿不平:我投入了这么多时间,却没有收到预期的回报,实在是不公平!

所以,叫瘦质疑的从来不是“勤奋有没有用”,而是认为“表演勤奋”的这种行为没有价值,这种看似勤奋的行为实质上是一个人“思维懒惰”的保护色。

用一句流传甚广的话来概括:这根本是在用战术上的勤奋来掩盖战略上的懒惰——表面上你很勤奋,实际上却刻意回避了真正困难却更有价值的部分——而这种“思维懒惰”的行为最终会导致你成为了文章开头中所提及的“低品质健身勤奋者”。

对于健身,怎么改变这种“低品质勤奋者”现象?

第一序改变、发生在某一系统之内的改变,系统本身维持不变。例如,做恶梦的人,在梦中可以做许多事——跑、躲、打、喊等等——但无论怎么变换这些行为,都无法停止噩梦。

第二序改变、改变发生在系统之外,控制系统整体的前提改变,使系统转换到完全不同的状态,也即改变之改变,简直就像量子跃迁。例如,从梦中醒来。

第三序改变、往往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举个栗子

问题1:如何长胸肌?

案例1:大个子男生做10kg的卧推,一躺上去就做30个,做累了躺着不起来,恢复一会儿又来,15分钟过去了还没练完。

显然大个子男生是希望长胸肌,他采取的思考路径为:长胸肌——肯定要练胸——卧推好学,就用卧推——胸肌要大,当然要练得多——每天坚持练,要比那些大块头更努力。

这样的思考路径,自然导致勤奋地训练,属于第一序改变。

问题2:如何减肥?

案例2:胖女生在跑步机快走一小时,或者慢跑40分钟,边跑边和旁边的人聊天,聊完再做上半个小时仰卧起坐,前前后后2个小时,不做无氧。

胖女生希望瘦,她的思考路径为:我要瘦——迈开腿——跑步减肥——跑得越多脂肪消耗越多——多仰卧起坐应该可以瘦肚子——节食,这样脂肪消耗更快。

同样的,这也属于第一序改变。

那如何找到第二序改变?

第二序改变的一个原则:第二序改变的应用范畴,针对的正是那些第一序改变中的问题解决方案;因为从第二序改变的观点来看,这些解决方案正是问题无法解决的关键之处。

对于上述两个案例,他们都用勤奋去解决问题(不够壮,不够瘦),勤奋锻炼是他们的解决方案,勤奋需要做第二序改变。

促成改变的四个步骤:

1、以具体的词语清楚地界定问题。

2、探究目前为止已企图运用过的解决对策。

3、对想要达成的具体改变有一个清晰的定义。

4、形成与执行一个能产生这一改变的计划。

按以上四个步骤来做一次推导。

问题1:如何长胸肌?

第一步,以具体的词语清楚地界定问题:胸肌是如何增长的?什么情况下增长?什么情况下不增长?

第二步,目前用过的解决方案——勤奋锻炼,正是问题所在,要果断抛弃。

第三步,对想要达成的具体改变有一个清晰的定义:我想要胸部肌肉的维度和密度增加。

第四步,要达到「我想要胸部肌肉的维度和密度增加」,我必须知道「胸肌是如何增长的?什么情况下增长?什么情况下不增长?」。

那么执行计划有两个:1、请健身教练教。2、自学健身理论。

这两个方案,可以说是第二序改变。

解决长胸肌、减肥的解决方案并非勤奋锻炼,而是学习健身理论,无论是他教还是自学。

我本人选择的就是第二个方案。

以上例阐明为啥勤奋无效,以及解释「第二序改变」的使用方法。

3 :勤奋的正确姿势

很有趣,勤奋确实是大部分人遭遇问题时,第一个想到的解决方案。

坚持就能成功,多做事少说话,执行力大于一切,这是正确的常态,但得有前提。

根据第二序改变的理论,我个人对勤奋做一个适用范畴划分:解决问题时,勤奋仅在第二序改变的指导下才有效。

暗合了认知心理学家Stanovich的结论:

聪明人只有在被告知要怎么做的情况下,才会表现优异。

今天的勤奋变得很廉价,在朋友圈证明勤奋不需要什么成本,晒加班,晒辛苦,晒不容易,晒用功,晒计划,晒鸡汤感悟。朋友圈随处都是勤奋,勤奋的正确姿势却少之又少。

别只在朋友圈勤奋过。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