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冬天有点冷!
2018年即将结束,但是已经注定这一年是寒冷的,太多值得思考的问题,在这一年开始涌现出来,我相信这个问题是一直存在的,只是在高速发展的时候我们选择性的忽视了而已。这个冬天有点冷
同时对于市场我依然看好,只是一开始路子就错了,这些结局无可厚非在寒冬里就尤其的扎眼。
这一年听到的最多的声音是哪家企业倒闭了、哪家企业出现债务危机了、裁员潮,我想用以下的文章来说说我眼中的企业倒闭、裁员、以及机会。
这一年是不平静的一年,11月也是ofo最难熬的一个月,据其它报道,ofo的高速发展期,从一个小办公室,到后面的大办公室接连几级跳跃。如今却要面对的一批批退押金的用户。
高峰期你在马路上随处可见五颜六色的共享自行车,当时业内都在调侃,这样下去颜色都不够用了哈。资本的关注带来了这个行业的高速发展,谁也不想错过下一个滴滴。要知道到现在为止滴滴估值已经超500亿美金了,从2014年的8月份上线,到现在也才过去4年,就诞生这样一个巨无霸企业。
这一年锤子科技也忙于供应商的资金链问题,宜家也都在全球裁员。金立手机还停留在印象中的样子也被曝出出现的面临破产重组。优居客装修平台也宣布停止营运。
这些事件确实感觉这一年开始多了,以上也只是这个阶段的缩影。当然这些都离自己有点远。
以上作为一位创业者,我并没有站在“墙倒众人推”的角度,作为一位创业者看到这些其实是由衷的心痛,创业尤其是高风险的一个行业,活着太难了。大家都知道我不是一个学经济的,只是因为做新媒体多年,自然而然会去扩展自己的知识面,以下我会用几个身边的故事来说这件事情。
裁员潮真的是因为经济不行?坏事情吗?
几年前我第一次创业时候认识的兄弟小小,在那次创业解散之后,他去了北京,加入了一家互联网+企业,那几年概念火,企业一路从估值500万到后面几千万,到几个亿。
最近的一笔融资额度到达了7500万,之前来他们公司玩的时候,几层楼人员都是满满的,从原来一个十几个人的小办公室,到后面租了整整一栋写字楼的一层,到现在整整一栋楼,当时一度认为这样的发展速度没多久估计也快上市了。
接下来1年的时间,每次去都会发现人员都在缩减,原本几层楼基本都是满人状态,到后面搬到一层,到现在一层都坐不满。
最近跟他聊天,说起来这个事情,目前他们已经有一段时间都在与人事在处理手下员工安置补偿的事情。
总之各个层面都在缩减成本,压缩成本。
这个事情已经不仅仅是一个个例,很多企业都正在发生的事情。
在资本高峰期带来巨大的发展速度,规模人员都在增长,但是却真正忽视了商业本质,商业永远不是资本催生出来的,资本只是一个加速器而已,一旦资本冷却,面临的不仅仅是失业潮。
不过现在看也蛮好,原本的业务,缩减成本同样还可以运营,不用像之前一样手下管那么多人,也不用背那么大的压力。现在倒是有时间再去思考做一些其它事情。
16年开始创业,现在已经开了4家分公司
另外一个朋友老A,最近在朋友圈说自己正在筹备第四家分公司,在全城几个区都开了分公司。现在正准备入驻了。
15年的时候,一位做投资的朋友把老A项目BP给我看,让我帮忙参考下,当时看到那份BP还是挺震惊的,一个人有自己的主业,一年时间业余做一个项目。
从月流水几千,逐渐到几万,到几十万,每个月,业余的生意可以稳定带来几万块钱的收益。
想拿500万投资直接放大规模去玩,之后也与老A聊过,其实资本也不是那么想拿,就是因为自己感觉再做个一年半载流水可以更大了。钱不会那么缺。自己其实也怕其它企业因为资本进入,自己错失机会。
之后他具体有没有拿投资我并不清楚,也没有过多问这个事情,后期问过一次,也就在今年2018年4月份,当时月流水已经到达800万了。而且还在不断扩大规模。也很庆幸没有大资本冲入这个领域。要是冲进来很多资本,这个行业最终可能又是满地斑斓。
这类很多人都在唱衰的大环境下,还能逆势发展的案例到底是因为什么?
老A故事也很有意思,初中毕业就出来混,干过学徒,做过餐厅学徒,做过夜场。总之没有大家眼中的精英人士的一丁点属性在。
但是就是有很敏锐的嗅觉,当时觉得微商赚钱的时候赶紧去做微商,觉得加盟其他人的品牌不赚钱,自己就去贴牌了一个产品,总之在这个上面也赚的不错。后面因为整个行业一片红海,产品太多,做微商的不够用,自己也没有流量,产品也没有在做下去了。
但是之后就开始做这个项目,只是源于自己觉得没有流量,这个生意有流量,之后想卖点东西太容易了,于是就坚持在这个领域做下来。
做着做着就做到了后面流水8万、80万、800万。
这类是我认为最适合普通人的玩法,在一个领域稳扎稳打,寻找机会,有足够的行业洞察力,一鸣惊人,逆势上升。机会就是因为自己做项目所需的方向去做深。
最后一个故事,我想说一个看到的,我身边倒是没有这类,仅仅是想用这个案例来说明一种创业的作死行为。以下故事我做了删减。并且是一种普遍现象。
创业3年烧了2000万,最终倒闭了。
15年初,老王拿着总公司投资的1000万,开始做一个产品。那时候也是刚刚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业”。各个行业都掀起的创业潮。尤其移动互联网领域一片火热。
老王进入的领域是内容领域,做的是一款内容APP,当时一上马直接就架构了4个部门,除了内容部门才个位数以内,其它部门人数都不少,因为老王是营销出生,希望能够迅速做漂亮数据,拿下一轮投资。
一度企业几十号人,走到哪里都像一位成功总裁的样子。总之多金,有才,完美的成功人士。
但是,实际情况是1000万,很快就在市场端做用户很快就烧光了,接来经历了几个月难熬的日子,终于再拿了一笔1000万投资。
之后用钱没有那么大手大脚的去做市场投放买量,选择做一些市场大热的进入,最终为了省钱做了一些上不上下不下的事情,最后很多想省钱的事情也都打水漂了。
3年下来,产品虽然有漂亮的数据,但是没有留存,没有拿得出手的作品。项目解散。
这个故事没有说那么细,因为我更想告诉你是我的解读。一些人对一个领域很看好,但是没有这个领域足够多经验,最终去做这个方向的项目。发展是因为时代的召唤,时代的红利。融资到的钱,因为大家都想吃这个方向的红利。与真实的能力没有绝对关系。
一个人在一个领域,没有太多经验的时候,并且在这个领域去创业,失败概率是尤其大的。如果一个企业只是在乎表面数据,没有实质营收,这样的商业还成立吗?
投资并不是慈善,当一个行业失去热度的时候,就不会像之前一样,最终还是会回归商业本质,追求的是投入产出,行业前景,创始人的能力等一些列硬指标。热度退却就是拼真本事的时候。
36氪之前有一篇文章写道,过去几年,不少创业者在市场的高涨情绪中高歌猛进,同时也反衬出2018年的“大降温”。
市场可能不需要那么多VC那么多企业,从几年前的团购的千团大战,那个时候可以看到,当时市场一度有上千家团购企业在拼杀,拉手网在经历了疯狂的烧钱,补贴,上市失败之后,一蹶不振。
暴露的是一个真实企业面临的问题,内部腐败,营收不明朗。竞争太过激烈,最终低价脱手卖给了三胞集团,到现在最终也毫无声音。
这个市场不仅仅是信心问题,还有更多的是高速发展带来了一系列问题。组织快速发展,根本来不及做内部的管理优化。一些列经营的问题。项目盈利情况的问题。这些问题积累到一个时间点集中爆发。
现在开始,让我们关注真正的商业本质。
真正的商业都是需要一步步发展过来的,并不是一蹴而成,也必须是能够解决一个问题的,并且有价值。
当然很多企业都是有价值的,只是价值塑造的路径出现了问题。
2018年有几个数据现在必须关注了,2018年国内移动互联网用户增长已经开始放缓,现在开始是存量之间的竞争,存量的竞争自然惨烈,拼的是真本事,裸泳的一些人将被淘汰。这个定律和之前第一波放开市场经济,改革开放是一样的,第一波吃了人口红利,后面吃的自然没有那么容易、可口了。
之后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越来越多的资源,向头部企业靠拢,当然个人创业者还是有机会,只是不能再依靠之前吃人口红利的打法去接着吃市场了。
人口红利的打法变迁,从付费到免费策略,到补贴策略。滴滴打车早期的补贴烧钱,外卖早期的补贴烧钱,到后面发现补贴停了,流失也很大,抢占市场的同时,也面临太多风险。
不仅是因为成本代价大,同行业都没有利益可图,更多的是因为与羊毛党的竞争也从来没有停止过。多少钱进入的是用户口袋,多少是进了羊毛党的口袋?
如果不是刚需高频的行业,不要再信那一套补贴打法,会死的很难看。
商业的本质就是要创造价值,赚取回报,所以尽早考虑一个企业盈利模式,这样不至于在寒冬里面被活活饿死。被烧钱模式坑的那一批人也该醒醒了。
何为真正的创业方向?
我是从12年开始出来上班的,之后上班一年就开始折腾创业了,这个历程我认为对很多人都会有帮助。最少已经到一个阶段。可以从我走过的这些坑给大家一些建议。这些建议真是用时间金钱趟出来的。
1、任何时候都是好的时候,做自己喜欢的方向,千万不要因为这个领域赚钱而去all in 这个时候往往预示着巨大的坑。
2、在没有资源没有钱的时候,不要去跟行业巨头去干,而是要错开他们,或者在他们体系里面生存。
3、专注一个领域,把纵深做深,这个绝对几年之后,会在这个行业领域有绝对优势。初期千万不要全部都做,专注一个方向没有错的。
4、创业的核心在找到方向之后,千万不要再去关注资本,热点,趋势了,在你这个领域没有做成之前,用全部力量去研究用户,打磨自己的产品上面。
5、研究用户,研究行为,研究需求,打磨产品是最好的方式,因为你越来越懂用户,就不会觉得外行评价的有道理,会笑笑而过,又是一个书生。
6、确认一个方向就一定要all in这个才是你在这个领域扎下去足够深的必要条件,才能更懂用户,才不会因为以为的方向一直错下去,会在了解用户的时候找到一个真正可行的方向。
7、选择比努力更重要,同样的创业,选择的方向不一样,最后的结果都会差距很大,所以一定要先谋后动。
8、不要看别人在哪个领域多赚钱,不要直接杀进去,你永远不知道别人在这个领域有没有经历过熊市的潜伏,熊市都是最好的养病时候。行业低潮也是一样,这个时候是做积累的大好时机。
9、没有任何创业方向事情是万事俱备而才开始的,都是在执行的过程中遇到问题解决问题,不要盯着结果,那样会因为感觉未来太远,手边太苦,而坚持不下去。有远景,有过程。一步一个脚印。
10、不要把创业想的高大上,也不要高举高去打市场,因为市场没钱,更需要拼真本事,能够养活自己,能够养活团队。很多赚钱的项目都是很小的,但是很稳定,多去关注用户需要什么,自己需要什么,什么你会付钱。一定要有商业化的感觉,这样你才能在这个领域直接上来就赚到钱。
11、坚持到底是给方向正确的坚持,方向正确的坚持才有巨大价值,如果方向错了,再多坚持都是错误的。如果解决这个问题,就是一定要深入了解用户。
12、不要在乎眼前的得失,多看长远,并且要耐的住孤苦,但是也不要死扛,该到的点就要果断出手。
以上的感悟暂且为这个阶段的创业体会,这几年看的太多企业当时2个人创业,坚持做一个对的方向,几年过来不靠资本,完全靠自己双手,一步一个脚印的发展,最终几百人的团队。
千万不要去看为什么别人做一个小项目一天可以赚几十万,几百万,你没有那个资源积累,给你这个机会你还是抓不住,所以千万不要因为事情小不去做,不要因为这个事情你不是操盘者,利润小而不愿去做。就算利润再大,你没有那个资源,这个也是枉然。
所以创业都是在一场人、财、物上面的竞争,没有绝对的好行业之分,适合自己资源能力的方向才是好的方向。
很多人都在说区块链、在说AI,在说新消费、在说社区电商等等,每个阶段总会遇到一两个所谓的风口。
但是在这个领域没有积累,直接杀进来最终成功真的在少数,不要去太多关注这些方面事情,因为就算这个领域有大的发展,你没有看好这个领域,没有沉下心去这个领域深耕,就想在这个领域有所成就几乎是不可能的。
这些最终都不会跟你有任何关系,所以不要把这篇文章看完,就觉得我让你进入一个领域创业,没有一个领域是适合任何人的。需要找到最适合你的。
当然这个并不能让你找到创业方向,但是这个最少可以作为你创业的一个指南,最少在指导行动的时候有用。
很多人也会在问,如果我现在辞职出来创业怎么样,我现在的想法就是符合上面说的任何条件,出来做绝对成功。这个情况我应不应该出来创业呢?
当然每个人的情况都会大不同,如果你家里并不需要一份工作的收益就能活的很好,你可以直接出来折腾创业,如果不是这类情况建议慎行。
要知道创业开始,大部分人最少半年或者可能几年都没有什么收入,你要想明白这几年没有收入怎么办?吃饭怎么解决?住房怎么解决?这些硬性生活成本需要考虑的。
如何个人创业?如何搞一个赚钱的副业。
这两年谈的比较多的,人人都有自己的副业,如何成为一个“斜杠青年”,真正到执行层面就是,自己做了一个副业,并且副业蒸蒸日上。
就像我说的第二个故事中那个朋友一样,虽然自己的出身并不好,但是就是因为自己的需求,在自己的需求里面做出了一个月流水几十万的副业出来,副业收入都超过了主业,这个时候出来创业,就变得很简单。
就算没有主业收入,副业的收入也能支撑全家人的正常生活水平,在这个前提下才能有一个健康的创业环境。
很多人一头撞进去一个行业,没有任何积累,没有稳定的收入,没有足够的资本去支持自己正常的生活水平,这个时候唯一想到的就是如何去赚到满足自己生活的钱。这个时候往往容易跨入一个死循环,越想赚钱,越赚不到。有些项目因为太急功近利最终错失机会。
也不要太迷恋做大平台,越设计自己的盘子越大,这样失败的概率也非常大,很多创业项目都是从身边的一个小需求开始的,刚开始很小,很细分。但是这个能做好都是有很强大的力量。
所以并不一定你需要一个创业机会,其实是更多可能性。这个可能性完全可以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去完成。当你找到了目标出来也不迟。要相信,机会什么时候都不会缺席,只是没有准备好。
大学毕业,她已经拥有30万粉丝,年收入100万的情感自媒体人。
一位朋友,年纪比我小蛮多,96年,17年是她刚刚毕业的一年,这一年她并没有跟其他同学一样步入找工作大军中。
在大学期间因为自己喜欢写写文字,就注册了公众号,并且开始写。也赶上了公众号发展红利,到自己毕业那年,已经有30万活跃粉丝了。
她当时告诉我,她现在每个月的广告都是排满的,一篇广告就是几万块钱。她从上大二的时候就没有向父母要过一分钱,并且这几年还给了自己父母不少钱。
因为这个事情,她自己也很满足。
这类是赶上了平台发展红利,自己也能写,可以抓住用户的喜好。也是自己在写作领域不断练习的结果。没法复制,但是是一个方向。你看抖音红人酋长,不就是一个学生,从宿舍搞怪开始红的么。
现在的红利不在公众号,更多的可以关注短视频。也许你也有机会。关于公众号我之前写了这篇现在还值得做新媒体吗?,这个值得看。红利有红利的玩法,没有红利也有不少非红利的玩法。当然本文不再阐述。
他大学毕业一年,业余卖知识付费课程,年入百万。
前段时间我做了一个采访,当然不是很正式的那种,那天我电话给亮亮,跟他进行了电话采访。
其实早期他自己也没有想好自己能在这个领域可以赚到钱,自己当时就是喜欢参加一些课程。
但是自己跟其它人有个不同点就是能够在课程群里面很积极主动,参加群里的互动,参加线下的见面活动。
不断去学习并且输出自己的观点,与大家有更多连接。在很多人追求多少好友数的时候,有几个、几十个微信的时候,他只有一个微信。
但是就是不断的去和自己好友建立连接,建立信任。最后在知识付费爆发时候,很多知识付费分销榜单上面他都是名列前茅。
最终就是因为这一点,给他带来不仅仅是收入上的增长,同时也带来更多机会。
大学做微商,退学,4年赚了4套房子。
那次聊天,我说你为什么当时一开始入行选择做成人用品,为什么你做下来微商赚钱了?
她告诉我,当时做成人用品的时候,我就是觉得其它产品做的人太多了,没有优势,于是就想,豁出去了,把成人用品做好,最少竞争没有那么激烈。
之后自己研究引流,几天时间用派派加满了一个微信号,但是后面很快被封了,之后通过定虚拟位置加好友各种都试过,总之都是一个阶段之后就没用了。
后面就没有那么刻意做流量了,就是自己加入一个大的微商团队,很努力的去做,去参加一些微商的培训,并且把听来的培训,努力理解消化成自己的东西,并且教给自己的下面代理。
几年下来,一直跟着我做的代理留存达到了50%,并且后面我做很多事情,这些人都会跟着。
认真做每一件事情,把你眼中的我,活出你想成为人的样子。最终的结果就自然而然了。
以上的都是没有把一个项目做到企业化的,大部分是把一个事情做到超出自己主业的收入水平,并且可以安心的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层面。
在自己一个业务发展的稳定的时候,再去扩展其它副业。不断出现副业超过主业,在把副业变成主业的事情。
每一步都是一个阶段,每一步都在上升。
这类的故事还有很多,就不在这里过多的说了,还有很多不是互联网的故事,当时一定记住我不是在怂恿大家去做互联网。只是案例篇幅有限。这些例子也没有特别参考性。
但是我想说一些共性,个人要想去做一个副业,同理也是应该all in 自己业余时间出来的,把所有业余时间放在这个事情上面。
会牺牲陪家人的时间,可能其他同事周末到处玩,到处聚餐的时间,你全部用来做自己副业了。但是你要知道这些都是会值得的。
努力把一个业余的事情做好,做的漂亮,并且有收入,并且收入不断上涨,到达超过主业的时候,并且非常稳定。这个就是你可以离开原本主业的后盾。
任何一个事情都没有那么简单,看着别人做一个项目很简单就赚钱了,但是一旦自己去做就感觉困难重重。比如你看到别人做微商赚了很多钱,你也试试去做一次微商卖货,看看可以卖多少出去。
卖不出去的时候,你有没有想过解决方案,是不是因为你的产品没有需求,还是因为你现在好友太少。
有没有试着去做精准引流,让更多人知道你的产品并且购买你的产品?
虽然作为内行人,告诉你爆发,裂变没有绝对的用处,当你产品卖不出去的时候,是因为没有用户,没有好友的时候,有没有试过每天去群里面加几个好友,测试了多少种话术?哪种话术通过率高?
让你努力去付出,去执行,去解决问题,不要想的是他是不是又在套路我,这些都是以后你的资本啊。毕竟未来都是你自己的,谁都给不了你。
副业没有高低之分,一旦你有一次经历,把一件事情从0到1干起来的时候,并且克服了中间遇到的种种困难,之后副业的收入高于原本的主业,你就会真正跨入良性的个人创业大军了。
这个冬天有点冷,冬天养膘。等下一个丰收季节来临的时候,不至于措手不及。冬天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