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园诗话》学习笔记典昕🎪诗集品香书屋

《随园诗话》学习笔记五百三十六

2022-11-01  本文已影响0人  飞鸿雪舞

卷七 为人不可有我.…作诗不可无我

三九、论八股之累

【原文】或言八股文体制,出于唐人试帖,累人已甚。梅式菴曰:“不然。天欲成就一文人、一儒者,都非偶然。试观古文人如欧、苏、韩、柳,儒者如周、程、张、朱,谁非少年科甲哉?盖使之先得出身,以捐弃其俗学,而后乃有全力以攻实学。试观诸公应试之文,都不甚佳,晚年得力于学之后,方始不凡。不然,彼方终日用心于五言八韵、对策三条,岂足以传世哉?就中晚登科第者,只归熙甫一人。然古文虽工,终不脱时文气息,而且终身不能为诗,亦累于俗学之一证。”

[译文]有人讲八股文的体例,出于唐人的试帖,毁人已经很深重了。梅式庵说:“不对。上天如果要成就一个文人或一个儒家,都不是偶然的。试看古代的文人像欧阳修、苏轼、柳宗元、韩愈,儒学家像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朱熹,谁不是少年时便中科举的?要使他先得了出身,才能抛弃以前的俗学,而后才有全力去攻读实学。试看各位先生的应试文章,都不是太好,晚年得力于学习之后,才开始变得才学不凡。不然的话,他们终日用心在五言八韵、对策三条上,怎么能有足以传世的学问呢?论起在中晚年才中了科举的名人贤士,只有归熙甫一个人。然而他的古文虽然写得好,但终究脱不掉当时文章的俗气;而且终生不能写诗。这也是受俗学所拖累的一个明白的例证。”

[笔记]袁枚老先生在这里,提出了“ 论八股之累”的观点。

或言八股文体制,出于唐人试帖,累人已甚。

梅式菴曰:“不然。天欲成就一文人、一儒者,都非偶然。

试观古文人如欧、苏、韩、柳,儒者如周、程、张、朱,谁非少年科甲哉?

盖使之先得出身,以捐弃其俗学,而后乃有全力以攻实学。

试观诸公应试之文,都不甚佳,晚年得力于学之后,方始不凡。

不然,彼方终日用心于五言八韵、对策三条,岂足以传世哉?

就中晚登科第者,只归熙甫一人。然古文虽工,终不脱时文气息,而且终身不能为诗,亦累于俗学之一证。”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