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如何忽悠自己的?
假设下个星期你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考试要参加,按理说,从现在开始,所有的时间都应该用来准备这次考试。
可是呢,偏偏在这个关键时刻,你鬼使神差的迷恋上了一部电视剧。
控制不住自己要看下一集,然而看完了这一集,还想再看一集,怎么也停不下来,要命的是这部剧有70多集,除非这三五天没日没夜的看,否则根本看不完。
这个时候,你脑子里一定就像有两个小人在打架吧?
小人A说,
快点看书,时间来不及啦。
小人B说,
我就看一集,看完一集真的就不看了。
小人A说,
要是你这次考砸了,出来混迟早要还的,还不是要重新考一次。
小人B说,
考砸了又怎么样,人生又不是只有一次机会啊。还是看电视剧吧。
小人A说,
第一次失败还可以找借口说是失误,如果第二次还是考不好,那不是丢人丢大了。
小人B说,
那么在乎别人怎么看你累不累。再说了,看几集电视剧就无法通过考试了?你之前不是也有看书的嘛。
你陷入了特别深的一个纠结和矛盾当中。
选择A也不是,选择B也不对。反正就是把自己搞的很难受。
其实,我们每个人总是需要面对着这样的内心冲突。
喜欢一个人吧,想跟他表白,又不敢。
想吃好吃的吧,又怕长胖。
想出去玩吧,又觉得自己太堕落。
那怎么办呢?
在心理学里面,有一个分支专门研究这种情况,叫自我心理学。
小人A是那些我们该做的事情,比如考试、遵守交通规则、道德准则、对伴侣忠诚等等,
自我心理学把小人A称作
超我
如果小人A超我足够强大,那我们很可能能够忍住自己看电视剧的欲望,认真准备,顺利通过考试。
一个超我强大的人,很可能学习和工作都特别优秀,
容易得到社会和周围人的认可和尊重,经济条件比较好,过着人人羡慕的生活,
但是却不一定快乐,不一定过着自己想要的生活,太过于在乎别人的眼光。
而小人B跟小人A正好相反,他是那些我们渴望做的事情,
比如看电视剧、吃冰淇淋、跟喜欢的人散步等等,
自我心理学把小人B称作
本我
如果小人B本我非常强大,那我们就容易在看电视剧的欲望面前投降,
只顾眼前的快乐,等到考试来临那一天,我们才突然发现自己一点都没有准备,考试失败。
一个本我强大的人,很可能在外人看起来不太负责任、没有什么世俗的成就,
可能很自私、我行我素、不管别人怎么想,就只希望满足自己所有的欲望,希望自己快乐,很少会对伤害别人的行为感到内疚。
估计大家也发现了,不管是超我过于强大,还是本我过于强大,都不是太好。
事实上,在真实的生活当中,我们不太可能完全是一个只有超我的人或者只有本我的人。
而是会有一个小人C来调节小人A超我和小人B本我的矛盾。
小人C在自我心理学里面被称作
自我
小人C如何劝架呢?
他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技能:忽悠。
让我们来看看我们大脑里的小人C本我是如何忽悠剩下的两个小人A和B的。
所谓忽悠,就是,既要满足小人A的愿望,又要满足小人B的愿望。让自己内心不要太过于混乱。
忽悠水平有高有低。
低级的忽悠水平可能导致的结果是:
看了几集电视剧之后心里的负罪感、内疚感太过强烈,于是索性弃剧了。
可是因为内心惦记着剧情呢,也看不进书,
于是刷刷微博、打扫卫生、打电话、洗澡洗衣服,反正最后什么也没有做成,就这样到了考试那天。
这个过程中,到底发生了什么?
小人C本我用不看电视剧部分满足了小人A想要成功的愿望,
小人C本我用不看书、刷微博部分满足了小人B想要休息的愿望。
而这一切都发生在一个我们看不到的地方,自我心理学把这个看不见的地方称之为潜意识。
自我是个和事佬,希望息事宁人,而不是每天应对小人A和小人B的争吵,所以他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够同时满足A和B的部分愿望,让他们暂时别打架了就好。
而高级点的忽悠水平很可能是:
当A和B吵的不可开交,让我们心神不宁,焦虑不安的时候,
小人C可能会对他们两说:
你们别吵了行不行?我给你们出个主意吧。
他告诉小人A,如果你看书看不进去,看点电视剧放松下心情,也未尝不可啊。
他告诉小人B,如果你想一直看电视剧,就要多想想考试失败会有多痛苦,还是看一会儿书吧。
最好的方法就是:每看一集电视剧,就要看50分钟书,行吗?这样,谁都得到了满足。
最后的结果很可能是,你既看了一些电视剧、也通过了考试。
这就是一次非常成功的忽悠。
再举个例子,
你小时候并没有得到太多妈妈的关爱,甚至还经常被她打骂。
可是你长大之后,却忘记了这些事情,还觉得妈妈对你特别的好,没有任何的缺点。
当你的心理咨询师对你指出这一个矛盾的时候,你还是否认。
这是因为,你的小人A超我希望自己是爱妈妈的,因为这样才是合乎社会的要求的;
而你的小人B本我却是希望得到妈妈的爱和关心。
但他们产生冲突之后,你感觉很难受,因为真相是妈妈可能没有那么爱你。
于是小人C自我跑出来帮助你了,她让你不要再去想妈妈打骂你的那些事情了,忘掉吧,你就不那么难受了。
久而久之,你就把那些不舒服的感受真的埋藏进了更深的潜意识里面。
这样做,如果你过得的确开心,那很好。但是更有可能的是,你把对妈妈的抱怨、恨、转化成对自己的讨厌和恨意。
无法对外攻击的敌意,转化成了对自己的。那就可能对自己产生很深的伤害。
如果你能学习更高级的忽悠方式,那么小人C也许会这样说:
你要是恨妈妈,你就去打沙袋发泄愤怒吧。
你就大喊大叫几句吧。反正别憋在心里,这不是你的错。
或者你找个朋友倾诉一下吧,这样你会好受一点。
又或者,你还可以把你的真实感受告诉妈妈,也许可以得到回应呢。
最后总结一下:
你现在可能发现了,我们的大脑里面有三个小人,
小人A超我希望自己很优秀、很努力;
小人B本我希望自己很快乐、很轻松;
而小人C自我喜欢劝架、是个大忽悠。
这就是我们大脑的一个运行机制。
我们要学习的就是发现更高级的忽悠自己的方式,
最后,既要满足小人A超我的部分愿望,让我们得到社会的认可、获得成功的满足,
也要学会满足小人B本我的部分愿望,让我们活的顺应自己内心真实的愿望。
这样我们就成功的获得了大脑的平静,活得不那么纠结和痛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