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情绪与压力的围城,迎接提升视野、激发创造力的最佳时机
迷茫,焦虑,纠结,混乱......
这些名词已然成为变革时代人们口中出现频率极高的词汇之一。
恐慌焦虑、矛盾纠结、内心失衡,不仅为人们带来不堪重负的压力与痛苦,也破坏了我们一直向往与追寻的幸福感。
或许你留意到,当我们下意识地述说“我很纠结”时,往往表明我们正处于严峻的“二选一”的两难境地;当我们描述自己“相当混乱”时,我们的头脑往往会有三个以上不同的声音在同时发出自己的主张......常常令到大脑这个人体“最高司令部”不知所然,筋疲力竭。
怎么办,怎么办,我们到底该如何解决?
01、转换频率与念头
处于混乱之中,我们常常会下意识或抗拒、或排斥,或搁置、或期冀改变外在的状况来消除内心的冲突。
于是,我们在慌乱中行动,我们期冀尽快地将决定确定下来,可是我们又不甘心放弃另一个选择;我们将它放在一边,不去管它,但是搁置并不等于它不存在,拖延只能缓解暂时的压力;我们试图改变他人、调整环境,可是现实情况却根本不是我们可以控制的……
我们似乎陷入了更深一层的困境之中。
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做的第一步,是暂时离开当时的环境,转换一个空间。
我们可以走到自在当下的大自然中,或从楼上走到楼下,又或是放一段奔放的音乐,跟随乐曲肆意舞动。
将凝结在身体中的紧绷与精神上的紧张快速地释放与调整出去,就是在为我们的身体与情绪调频。
与此同时,深入内心,去看见困境源自于内心的想法与信念筑起的高墙,我们就可以立即说出影片《分歧者》Tris的那句话:“It's not real”。
这不是真实的。
是的,困境并不是真实存在的,是我们的心创造了它们的彼此对立。
当信念的壁垒瞬间崩塌,新的选择空间便构建起来。
或许,我们无法发出对念头的质疑,我们也可以试着往后大退三步,看着困境中的那个自己,看着他/她所遭遇的一切,就像是在观看一部电影。
影片中的主角正面临选择......
你可以试着成为她/他的导师,告诉她/他你观察到了哪些不同的信息,你会给予她/他怎样的建议。
你还可以引导她/他,在他/她目前的选择之外,还有其他的可能,更多的选择会是什么。
其实,混乱纠结并不是在与我们作对,让我们焦虑、压力重重,它是在告诉我们:至少我们还拥有两个以上的选择,这个状况并不是绝境,我们是自由的。
与内在的纠结与混乱和解,我们就走出了第一重情绪与压力的围城,我们会瞬间感觉平静,思路也更清晰。
02、带着好奇进一步去探索与了解
现在,我们可以回到源头,象一个孩子一般满怀对世界的好奇去探索我们所遭遇的混乱,它到底是一个怎样的状况呢?
有的时候,我们很清楚;有些时候,我们并不了解。
大部分时间,我们都会去外在找寻原因,这个情境是因为他怎样或这个事情怎样令到我如何如何。
这个时刻,不妨再问问自己,他/她的做法与想法,或这样的境况为何会如此深刻地影响到我?
它带给我的影响到底是什么?
当我们能够层层解剖,将这个问题向自己问个明白,我们就更容易看清混乱的处境,压力自然又减轻许多。
举个例子:我想出去旅行,可是父母不允许,我很纠结。
一个非常有威力的问题就是:为什么这会是一个让我纠结的问题呢?
当父母不允许我出去旅行,我的想法与反应是怎样的?
我们的答案可能是,如果失去了父母的支持,我就失去了足够的财力,又或是我担心父母对我安全的焦虑,亦或是我想要旅行,但是父母会不开心,我不希望他们不开心,我想要满足父母的期待等等。
这样,外在的冲突就瞬间转变成自己与自己之间的关系。
我们真正解决的,是我们内在的冲突。
既然我们无法改变他人,我们可以在探索中了解自己,转变自己。
此时此刻,我们才开始真正拥有了掌控自己的主导权。
03、厘清混乱背后的需求,发现隐含的正向意义与价值
在每一个纠结与矛盾的背后,都隐含着未被满足的渴求。
沿用上面的例子,我想出去旅行,可是父母不允许。
这里面蕴藏着我们内在的两大需求:我们想要透过旅行的方式来进行身心的大放松,亦或是见识更广更大的世界,这是旅行为我们带来的更深层次的精神需求。
因为父母的不允许而阻碍了行动的背后,也许是我们希望得到更有力的经济支持与精神鼓舞,也或许是不愿违背父母的感受,想要满足父母对我们的期待等等。
所以,真正的纠结是这两方面我们内在的需求无法共存而引发的冲突。
这个冲突是我们自己创造的,是我们的信念与想法创造了它。
在这里,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关键点:混乱中的每一个选择与每一个需要(也就是每一个面向所带给我们的影响),它们理应得到我们自己的尊重。
因为尊重它们,就是在尊重与接纳我们自己。
就犹如,面对我的纠结,我既要尊重我有见识更大更广世界的渴求,我也要尊重我希求获得父母支持与鼓舞的需要。
是的,在每一个选择之中,我们都可以看到我们渴求的美好,它们也都是我们内在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
下一步,我们可以问自己,有没有一种可能,可以容纳两者,带给自己一个全新的开始。
当你相信有共存的可能,那么你就有选择、有能力去找到它。
04、再度确认“我想要什么?”
当我们在讲述这些混乱时,我们往往需要再度确认,我最想要为自己生命创造的是什么?
对我而言,最重要的又是什么?
在我们厘清我们最核心的需要与渴求,就是在为这些混乱找到方向与目标。
当然,很多人也许会说,我什么都想要,所以才纠结。
05、全貌视野,超越二元对立
尊重纠结中的每一个选择,我们就可能在两者之上去超越。
没错,是用全貌的视野去看到困境中的整体,继而看到第三条、第四条、第五条......更多的路。
在对立之上,不再是二选一、多选一的困局,而是无穷的自由的可能性与无数条道路的存在。
有如前面的例子,如果我想要在旅行中认识世界,我也想获得父母的精神支持与鼓舞,我完全可以根据自己过往的旅行经历,告诉父母我在旅行中不仅扩大了视野,更收获了更有自信与勇气的自己,他们也收获了更好的孩子,我们彼此拥有了更为融洽的关系。
通过旅行,大家都是受益者,父母自然就更易理解孩子的想法,并做出信任与鼓舞的行动。
这是一个可以两全的路。
超越了对立,我们就能找到和谐合一的道路;当我们的内心不再对立,外在的现实也开始达成平衡与和谐。
06、透过混乱,激发我们与生俱来的创造力
《她有12重人格,她们每天轮流出来画画》,这是前阵子在朋友圈流转的一篇文章。
文章描述了一个患有精神疾病的女人,同时拥有12个差异巨大的不同的“人格”。之前,这些不同“人格”之间几乎毫不交流。
偶然间,女人开始学习绘画,她发现了她体内的12个“人格”竟然个个都是天才画家,于是她就轮流让不同的“人格”出来画画,更在英国艺术节名声大噪。
它带给我们一个重要的启示:我们可以将混乱当作创意的礼物,我们的混乱就是我们创造力的源泉。
比如:我很爱表达,但是一表达我就会咳嗽,越表达,越咳嗽。
这里面呈现了一对矛盾,一个是非常热爱表达的我想要去人群里做分享,但是另一个极尽要求完美与精准的我认为自己的表达内容还有缺陷,于是通过咳嗽的方式在阻止。
所以,我尝试将她们分别命名为:灿烂的shining与严谨精细的kaol。
根据她们不同的特质,我选择在不同的领域让她们出来为我工作。
灿烂的shining,主打传播、表达与分享,这是我作为讲师与写手最为重要的动能;而当我在做探索与精细化手作的时候,我就安排严谨精细的kaol全权负责。
于是乎,她们之间各有主攻的方向,发挥专长,和谐相处。
所以,我们可以去命名与定义每一个处于混乱中的自己,根据她们的不同特质给予各自的发展空间,并且欣赏她们。
这样一来,我们就不会再过多地纠结与纠缠于自己与自己的争斗。
激发内在的每一个“我”的特长,透过这些“我”来创造与满足人生的美好。
外在的冲突、人与人之间的对抗、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战争都缘起于我们内心的分裂与对立。心灵的和平、内心的安宁是和谐自己、和谐世界的基础,也是给予自己与他人最美的礼物。把纠结与混乱当成提升视野与激发创造的最佳时机,我们不仅走出了情绪与压力的重重围城,我们更会发现,每时每刻都是我们自己在创造现实,一切都是我们自己的选择。我们是自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