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懂阅读吗?

2017-12-28  本文已影响0人  郭知行

提个问题先:

如果你将被流放到一个荒岛,度过余生,岛上没有电视、电脑、手机,更没有wifi。除了生活用品外,你只能随身携带十本书,你会选哪十本?

很显然,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试着列这样一份书单意义重大,它不仅帮助你思考最想一读再读的书有哪些,而且更重要的是让你思考书是什么?你为什么要阅读?为什么到了一个没有娱乐、没有资讯,独自面对自己的世界,你仍然需要阅读?

认知,几乎是人和人之间唯一的本质差别。书的本质是人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总结。阅读的本质是通过独自死磕文字,拓展认知的深度与宽度,丰富自己的认知体系。的确,提升认知的手段千千万万,阅读只是其中的一种,但却是最便捷的那种。当我们拿起一本好书,我们立刻被带进一个思考和反省的世界。在这里,我们与孔子、修昔底德、康德、亚当·斯密等人相遇,与他们沟通、讨论、争辩,困惑被真理的火光照亮。

一个养成阅读习惯的人是自由而幸福的。可是,你真的懂阅读吗?

这个问题很难。读书有最好的方法吗?有,但因为每个人的知识储备,阅读环境、条件不一样,并没有标准答案。你需要学会看情况,依据自己的体验和经历,不断创造和修正属于你的读书方法。前人读书留下的许多阅读经验,可供我们参考。通过阅读《如何阅读一本书》、《读书的艺术》、《如何阅读》、《深阅读》,总结三点普适的阅读方法论。

阅读越主动,越有效

阅读之前,必须你可以自问一个问题:你想不想读书?

一般来讲,习惯分主动行为和被动行为。无效习惯的特点是“被动行为”,有效行动的特点是主动行为。对很多没有阅读习惯的人来讲,读书通常是他们的被动行为,是必须做的事,而不是喜欢做的事。阅读并不能给他们带来快乐,他们自然不会去主动阅读。在阅读世界里,你对自己,以及自己面前的书籍,越主动,要求越高,收获也越多。

有个很有意思的类比:

阅读中,作者和读者的关系,类似棒球中的投手和捕手。投手负责“发送”,他的行动概念在让球动起来。捕手负责“接收”,他的行动是让球停下来。两者本质上是同一种活动,只是方式有所不同。如果说有什么是被动的,只有那只球而已。

这个类比不太恰当的是,球只是一个单纯的个体,而一本书确是复杂的整体。读者可能报接收得多一点,也可能少一点。能接收多少和他阅读的主动程度正相关。

主动阅读的关键在于:在阅读时提出问题,然后在阅读的过程中,自己尝试去回答所提出的问题。正如《如何阅读一本书》中艾德勒提到读书时应该思考的四个问题:这本书大体在讲些什么?这本书详细的内容是什么?书里所言是观点还是事实?这本书之于我有什么意义?

在自问自答中,主动阅读让一本书真正成为你的一部分。

信息爆炸,但好书稀缺

世界上到底有多少本书?

2010年,谷歌通过从超过150家供应商处(图书馆、WorldCat目录以及商业供应商等)得到近10亿个数据之后,再对其进行筛选,将重复的、非图书的以及续集的内容去掉,计算得出:世界上的图书共有129864880本。

书浩如烟海,人生命有限。怎么办?

读书并不在多,最重要的是选好书,读彻底。与其读十部无关轻重的书,不如用读十部书的时间和精力去读一部真正值得读的好书。“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这两句话值得所有读书人悬为座右铭。读书的目的在于提升自己的认知,多读但不求甚解,不如精选好书只字不差地阅读。

《如何阅读一本书》中,艾德勒将书籍分为三类:绝大多数书只能当作娱乐消遣或者接受资讯,你不能从中学到任何重要的东西。第二类书籍是可以让你学习的书,即学习如何阅读,如何生活。这些书是作者的精心杰作,所谈论也是人类永远感兴趣,且作者具有特殊洞察力的主题。而在第二类书中,有更少的一些书,你需要反复阅读。为什么呢?因为每次重读,你都会发现这本书好像和你一起成长了。你最初阅读这本书的时候,它的层次远超于你。现在你重读时仍然远超过你,未来很可能也一直超过你。因为它是一本真正的好书,伟大的书。

对于好书,从个人的角度来说,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判断。但是从大的方面来说,或许有一些共性可供你参考:时间、读者和作者。

自古以来,有一位最公正的评选家,有很多推荐者向他推荐好书。这个评选家是时间,这些推荐者是读者。历来的读书,把他们认为有价值的好书,推荐给时间。时间依据他们的推荐,将那些没有永久价值的书都刷掉,而那些真正的好书将永远流传。所谓的“经典作品”,经过时间的考验流传至今,大部分都有价值,值得精读。

正如卡尔维诺在《为什么读经典》对经典的定义:

经典作品是那些你经常听人家说“我正在重读……”,而不是“我正在读……”的书。

对作者,我关注的是他是否在某个领域,认知远超过我。始终要记住,读书的目的是为了提升自己的认知的深度和广度。当你对某个领域产生兴趣时,那个领域牛人的作品不容错过。

另外,关于选书的方法论,笑来老师的选书的基本原则中也详细描述,推荐阅读。

请千万记住,如果你阅读的目的是提升自己的认知,你必须要学会挑选“好书”:什么需要精读,什么需要泛读,什么干脆抛弃。

知行合一:知识的内化和外化

阅读,尤其是主动阅读,应该带有目的性:为了提升认知,为了实现某个目标,为了提升工作能力,或者想要从书中获得灵感等。

但很多有时候我们明明读了很多书,却还是没有彻底掌握书中的内容。有了新的灵感和见解,也不见得能给自己带来多少改变。读了很多书,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为什么?

事实上,阅读是自我教育。而教育分为知识送达,内化和外化三个过程。你之所以无法将知识转化成能力,指导自己行动起来去实现目标。根本原因在于你无法将知识内化和外化。

知识接收不等于内化

所谓知识内化,即搭建知识体系,通俗点讲,是把零碎的、分散的、相对独立的知识概念加以整合,使之形成具有一定关联的知识体系。原理简单,真正做起来不容易。

实际上,知识的内化,需要很长时间,需要很多次重复,需要很多次应用。在不断重复中,思考:

关于知识内化,我有两点经验可以分享:寻找并利用已有的体系,利用实例整合知识点。比如医学是一门体系化极强的科学,需要先学习基础医学—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组织学等,每一科目都自成体系,你需要做的是清晰、准确地理解基础医学每一个概念。当你接触临床医学时,便可以利用一个个真实的病例将基础医学中掌握的概念整合,在独立思考中实现知识点真正内化。

知识内化之后缺少外化。

什么是外化?与知识内化相对,简单地说,“外化”是指的是输出、生产,即将从书中学到的知识,清晰地表达出来,形成完整的作品;或者在实践中应用所学的知识。

没有产出的教育,是失败的。在做中学习(learning by doing),应用自己学到的知识,不仅能够帮助我们理解知识,而且还能帮助我们深入理解各个知识点内部之间的联系,从而更好地建立一套完整的知识体系。而这,也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首要手段。当你在实践中运用知识创造了价值,这个知识对你会更有吸引力,你还应该去琢磨: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当你习惯实践后不断地思考,思考后更好地实践,知识才真正属于你。


人为什么阅读?

高尔基曾说过:

从野蛮到文明,从庸俗到崇高。每一本书都是一个小小梯子,我向这上面爬着,从野兽到人类,走到更好的理想境地,到那种生活的憧憬的路上来。

阅读的本质是通过独自死磕文字,拓展认知的深度与宽度,丰富自己的认知体系。

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