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知录 | 什么是"君子之行"?

2019-08-01  本文已影响0人  莫黑白灰

【原文首发工号:格物致知院 】 作者:莫黑

1,记得刚开始学书法的时候,我从文房那里买了一盒四支毛笔,每一支笔杆上都刻着一个字,四支毛笔从粗到细,合起来就是“宁”“静”“致”“远”。这四个词出自诸葛亮临终前写给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意思说君子的行为操守,从宁静来提高自身的修养,以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

人生有多苦?这个问题在每个人身上难以细数。对于有志向,有野心,有期望,想要在世上干一番事业的人来说,人生处处是荆棘,但有些人懂得苦中作乐,有些人在痛苦中沉沦,这两种人走的路,也不尽相同。

如果说“宁”是修养,那么考验一个人修养的,首当其冲的是侮辱。很多人都喜欢谈论修养,但鲜少有人谈论怎样面对侮辱。《酉阳杂俎》里记载:骆宾王替徐敬业起草一篇文章,详细举例大周的种种过错和罪恶。武则天看到“蛾眉不肯让人”狐媚偏能惑主“两句时,只是微微一笑。看见“一抔之土未干,六尺孤安在”,很不高兴地说:“宰相怎么遗漏了这样的人才!”

2,一个人坐在环境优雅、安静的办公室里工作,没有干扰,是否能称得上静?你刚坐下来不久,脑中不断浮现的是同事的年终奖比你多,领导本来很重视自己,但是却把所有资源给了新进公司的年轻人,忽然之间,安静的办公环境也不宁静了,你的脑袋里就好像隆隆驶过一列火车。你看似安静,但充满了各种干扰,而这些干扰都源于你思想深处。

在认知科学和神经科学领域,内部干扰的行为被称为“内源性思考”,即便在大脑中重复一连串数字这种小事也会对人的总体认知能力产生深远影响。科学家们就自制力设计了一个试验:让孩子们坐在一个棉花糖面前,孩子们都很喜欢吃棉花糖。但是研究人员对孩子们说,他要出去一会,如果等他回来,孩子们就能得到两块棉花糖。对于饥饿的孩子们来说,未来的两块棉花糖并没有眼前一块重要。而当科学家发现那些没有吃掉棉花糖的孩子不是他们不饿,而是他们把注意力从棉花糖上移开,不再把关注放在饥饿和棉花糖上。 

3,孔子曾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其中的有志,指的是“决定学习的方向”,而“致”是致得的意思。成人与少年的区别就在于怎样看待选择,少年看见什么都觉得新奇,以为什么都可以囊括,但成年人必须要学会做出选择。就学习这一件事来说,古有百家争鸣,每一家提倡的思想都不同,如果每家思想都吸收,一个人的精力就会被分散,有驳于“致得”之道。

致知在于格物。我们经常有一个谬误,就是别人说什么,听上去很有道理,那一定就是他说的那样,朋友说天上的云好像一头狮子,你再看那云,就再也想象不出除了狮子以外的形状。想要从纷乱的知识中取得有用真知,首先得掌握一个法则,这个法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系统”,也是内功里的“心法”,懂得看系统,再去学知识,就能找出新知识里存在的谬误,这时旧的知识就被你自己迭代掉了,这就是格物的力量。

4,评断一幅中国古代山水画里技法,讲究散点透视,分‘高远‘平远’‘深远’。这种说法放在人生上也一样,年轻人志高意扬往往追求高远,人到中年尘埃落定就追求平远,而老年人看淡人生,往往追求深远。

孙子曰:“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两个人在一起比较,我们不是比现在谁笑的最得意,我们比的是谁能笑到最后,笑到最后的人才是真正的得意。能坚持到最后,是深,古人常说:盖棺论定,不到盖上棺材的那一刻,就不能评价我这一生过的是好还是坏,坚持到尽天命,自然老死是远。

诸葛亮这么说,是想提醒我们:真正能够达到宁静致远的,不是斗智斗勇,宦海浮沉,成王败寇,而是看着那些聪明人自己玩死自己,站在旁边笑到最后的普通人啊。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