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的味道
2020-11-28 本文已影响0人
姜地主
上周末回了一次老家,爸妈劳作一年的各色农产品,拉了满满一车回来.
妈妈一直抱怨农产品便宜,没人稀罕,想要什么就跟她说. 我则没信心没肺的跟父母讲:给啥就要啥. 于是黑豆、玉米面、胡萝卜、地瓜、柿子、大白菜、南瓜整整拉了一车.
回到城市,忙碌了一周后,终于想起要尝一尝这些美味. 趁着周六一早,没有什么事,就想起做一碗从小吃到大的地瓜玉米粥.
从老家带来的地瓜,卖相虽然一般,但里面包裹的甜蜜,却毫不逊色. 把它剥皮切滚刀块,刚到沸腾的大锅里翻煮至软烂,那味道可是童年最美好的记忆.

玉米面也是自己种的,自己的磨坊磨的面.

我一直觉得,地瓜玉米粥只有用老家的土灶铁锅,才能熬出那个味道. 在城市里,火再大,也无济于事. 可是聊胜于无,毕竟没有什么事可以十全十美不是吗?

熬玉米粥除了火候要到以外,还有一个关键要素,那就是要放一勺碱面,个中缘由,我也说不清楚. 好像从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把玉米这个物种带到旧世界,就规定了熬玉米粥要放碱面,这已经形成了信仰.
岳母给带来了亲手蒸的豆沙包和包子.

再加上用老家的青萝卜腌制的小菜,一顿丰盛的早餐就凑齐了.

楼上孩子们叽叽喳喳的起床了,美好的一天,从妈妈的味道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