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体会⑮】高效课堂的思考
——《教育正悄悄发生一场革命》学习体会15
今天是我参加勇气读书会后的第60天,阅读了魏忠教授的《教育正悄悄发生一场革命》的第四章《此案,彼岸》的第1—3节。
4.1 “教育不公”背后的制度逻辑
中国的精英学生转到美国读高中,至少会遭遇5种不公平,这是因为美国经过100多年的进化而来的教育制度决定的。
杜威成立了教育学院并建立了第一所大学所属的中学和小学,并将大学预科思想融入学校实验,在这个实验学校里,杜威完成了他“做中学”“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的实用主义哲学理论的升华,通过对杜威的解读我们或许得到:教育中的知识和能力根本是不能分离的,教育的最终目标就是让教育持续,“教育的目的是要使个人能够继续他的教育……不是要在教育历程以外,去寻觅别的目的,把教育做这个别的目的的附属物”。
如果将杜威的理论延伸到教育制度,可以看到美国教育走的路在于将公平融入效率,而不是仅仅追求公平。从这个角度上讲,中国当今的精英教育,如此多的等级制的筛选体制以及如此多拼搏了10多年的硕士博士毕业以后进入被保护的稳定行业(或者进入内部竞争相对很弱的就业状态)然后不再学习,与美国教育所形成的支持和倾斜给予任何希望继续学习的人以机会,以上两者在教育配置上的制度逻辑的区别,确实值得我们反思。
中美两国的教育理念不同,造成两国的教育制度的差异。美国对持续教育和全民教育的侧重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4.2 紧急救援中的技术问题
在自然灾害救援面前,中国人更注重的往往是道德问题。然而在科学的眼光里,救援是个技术活儿!四川汶川的大地震并没有使我们变得更理智、更专业。相反,正如王则柯教授所言,“智慧被善良蒙蔽”,道德主义渲染和主宰着舆情民意,明智的救援流程问题被搁置一边。
几乎一致的,欧美和日本的要求是:教师必须和学生在一起,必须指挥救援。在美国,当毫无预告的警报拉响时,正在上课的教室立刻安静了下来,紧接着,学生按照顺序离开教室,从各种安全通道疏散,教师也没有更多的言语,更多的是安静地用手势让大家加快速度。“与学生在一起”这个指令,其实非常实用。并不要求教师最后一个离开教室,而是要求永远站在能够看见更多学生的地方。对于地震这种灾难来说,“断后”是个伪命题,因为往往最危险的地方并不是后面。
4.3 “高效课堂”是一本怎样被念的教育经
凡是有神话的地方就可能充满愚昧和欺骗。神话越大,愚昧越强,欺骗越甚。早先的“黄冈模式”,后来的“衡水模式”,无论包装得如何巧妙,都没能掩盖摧残学生从而提高升学率的本质。
杜朗口中学的办法总结下来有以下几点:学生自主学习、三面布置黑板、探究学习、老师不讲学生讲、学生随便不拘一格、上课时甚至随意走动、教育超市、把课堂拆分成大约十分钟的若干部分,等等。有越来越多的网友用考察和证据指出“高效课堂”模式造假和造神,这种质疑甚至使得杜朗口中学改革的某些合理的东西也一并被忽略或否定。
古今中外,在教育效率的问题上,人类从来没有停止过追求。“高效课堂”的操持者可能带来的一个致命的问题在于:人的成长和教育的复杂性被简单粗暴地处理,人的发展的可能性就变得非常窄。
令人担心的是,所谓的“高效”及其课堂,极有可能变得不过是对“学而优则仕”传统的继承和延续,学校的目标就是学生“步步高”的升迁,学生的健康和自我完善并不是学校工作的出发点。学校和教师追求的不是学生的发展和自己的专业成长,而是“上等级”:教师争恐后地要变成“骨干教师”、“模范教师”、“特级教师”;学校要想方设法地变成“重点学校”、“等级学校”、“示范学校”。学校和教师都“异化”了,本末倒置。
美国,无论公立学校,还是私立学校,教师的自主性都是很强。教育是复杂的,没有标准答案的。它不可能短期见效,也不应该只追求“效率”目标,或者让“高效”的追求遮蔽其他的可能性,急功近利不是教育的应有状态。
名噪一时的 “黄冈模式”、“衡水模式”和“杜郎口模式”也难掩追求升学率的本质,恰恰说明教育的确是一件非常错综复杂的事情,影响它的因素也有很多:政府、学校、家长、教师、环境……教育从来就没有什么“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万能模式。尽管一个人是否成才有许多不同的观点,但在当前的教育制度和人才选拔机制下,教育不可避免地走上了追求分数和升学率的道路,不管什么教育模式,其实都离不开这根主线,如果有所偏离,就意味着改革的失败,至少大多数人是这样看的。但不管如何,在教学中,我们还是要重视素质教育,注重发展学生的能力,让学生拥有更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