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菊东篱,星河入梦——读《幸福,从看见自己开始》有感
村上春树说:“人生下来就是残缺的。”
曾经的我很怯懦,
特别害怕失去朋友,勉强自己配合对方的节奏;
特别害怕失去业绩,被迫答应客户苛刻的要求;
特别害怕失去恋人,违背性格扮演对方喜欢的样子……
但是,
那些特别害怕失去的东西,那些用力过猛的挽留,大多数都没留住。
在我迷茫时,幸好遇到这本《幸福,从看见自己开始》,本书讲述了一名管理咨询界精英女性,在面临事业、家庭压力时遇到了未来的自己,通过与自我对话,逐步深入内心世界,突破限制、实现身心灵整合,最终成为了更好的自己。探讨了现代人普遍存在的安全感、自我价值感、亲密关系、金钱观、孤独与自由等社会话题。
身为罗马皇帝和哲学作家的奥雷柳斯曾经说过:“如果你对周转的任何事物感到不舒服,那是你的感受所造成的,并非事物本身如此,借着感受的调整,可以在任何时刻都振奋起来。”
人生中绝大多数问题,都是因为没有看见自己行为模式背后的底层逻辑,当我们更深刻的看见自己、接纳自己时,才能获得更美好、幸福的人生。
第一步:看见自己
书中女主子亦是一家知名管理咨询公司的咨询总监,在面临公司团队重组时,因所信任的领导离职,新负责人又极力控制,而陷入深深的苦闷。这个时候,如何快速调整状态尤为重要,子亦从前领导处得到一项有效的觉察工具——“情绪日记”。
情绪日记由“O/R/I/D”四个部分组成:
O:Objective,描述具体发生的事情
R:Reflective,你的感受
I:Interpretive,你是怎么诠释这件事情的
D:Decisional,你打算接下来如何处理
记录情绪日记,有助于发现在哪类场景、事情中会触发自己的情绪按钮。
情绪日记类似曾国藩的日课。由于立志要走圣贤之路,他要求自己每天写日课,即对每日发生的事物进行复盘、觉察、总结和感悟。
于是,通过他不懈地努力,最终成就了自己,毛泽东说他是“中国近现代史上最后一个完人”。
第二步:接纳自己
书中提到“ABC法则”:A:指事件本身 B:指不同的想法、信念 C:指所触发的情绪
接纳自己,即接受自己的全部,无论优点还是缺点;爱自己,即真正的敞开自己,以真实示人,无须掩盖,更无须患得患失。一味追求完美,其实正是没有接纳自己的表现。
爱自己,其实并不难。如何修炼“爱自己”,在我曾经的《与自己“结婚”》这篇文章中有详细描述。
据马斯洛的估计,世上大概只有1%的人,最后能成长到上述这种“不惑”、“知天命”、“耳顺”、“随心所欲而不逾距”、圆融逍遥、充满智慧的人生境界。
正如文章开头提到的,人生来就是残缺的,所以需要不断自我反省、自我修炼、自我成长。
没有任何东西会因为我们害怕失去而停留,越想抓牢,他就如手中的沙从指缝中快速溜走。越用尽真心、用力挽留,越不可得。当我把精力用来关注自己,不再患得患失;当我能够听从内心的声音,勇敢拒绝,收获反而会越来越多。
成长之痛,是必须付出的代价,因为成长永远包含着冒险、未知、无常、挑战个人的极限,甚至是破碎旧我,重塑新我,这个痛彻心扉改变的过程。
正如《给仰望者的天文朝圣之旅》作者说:“在黑暗的时光里,视线开始清晰。”也许,只有在人生“至暗时刻”里,智慧的光芒才能从眼睛里迸发出来,才能指引通向世界的正确方向,享受人生中悠然见南山的惬意,和满船星河入梦来的逍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