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城桥下塘的苏州织造局
明洪武初年,在苏州邵磨针巷中段建立织染局,作为提督苏杭织造太监监理织染之所。这太监是由皇宫里二十四个太监衙门中最重要的司礼监里派遣出来的。到了明朝崇祯元年,织染局停织,房屋坍败。
清顺治三年(1646年),工部侍郎陈有明总理苏杭织造事,改建明代嘉定伯周奎故宅(今第十中学)为苏杭管理总织局、苏州织造署。该署占地五十余亩,有厅堂、吏舍、庙宇、机房等共400余间,并建有花木葱郁的西花园。
顺治十年,工部侍郎周天成在总局后孔夫子巷(今孔副司巷)建南局,即苏州织造局,于是明代织染局址就改称为北局。
后来又在桐桥内设南新局,顾家桥西设北新局。康熙四十一年,北新局改建成御史孙岳颁的赐宅,因此从草桥到顾家桥一段街坊叫孙岳颁场,后来误作松鹤板场。
咸丰十年,北局和南新局均毁于战事。
织造作为替皇帝督造和采办绸缎的五品官,其品秩虽然比四品知府低,但做了织造就取得了钦差的身份,还肩负着随时密奏地方各种情况的职责,是皇帝的耳目和亲信。因此,康熙、乾隆12次下江南来苏州,都没有住在府衙或其他衙门,而选择了总局(南局)后面的西花园作为驻跸的行宫。
同治十年,织造德寿重建南局,辛亥革命后,成为警察训练所。1928年为振华女中所在地。解放后改为江苏师范附中、苏州市第十中学,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康熙、乾隆南巡至苏州,常常驻跸织造署。曹寅、李煦先后任苏州织造一职。李煦将西花园修缮后作为行宫,康熙帝赐“修竹清风”匾。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著名的瑞云峰由阊门外东园废址迁入西花园行宫。高达六米的瑞云峰,透漏瘦皱,为北宋花石纲遗物,有“妍巧甲于江南”,为江南“三大奇石”之一。民国元老李根源将瑞云峰誉为“苏州三绝”之一。
如今的瑞云峰保存完好,已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织造署大门、仪门、多祉轩及碑石等,也同样精心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