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在路上散文人生格局的修炼

寻常巷陌好时光

2018-11-28  本文已影响475人  苏州的雨巷

     

寻常巷陌好时光

  地铁四号线开通后,到苏州城里逛一逛变得更加便捷。特别是办了园林卡之后,只要有空,就会去刷卡,几年下来,把苏州城里的大小园林走了个遍,有的还不止去了一次。每个园林都有自己的特色,平时就会选好了日子去,去看它最具神采的模样。但就是同一个园林,春花秋月,夏日冬雪,不同的季节,自有不同的景致,也有不同的风韵。但这一次,换一种方式,去走走苏州城里的寻常巷陌,去体味普通百姓的烟火生活。

        我们决定从定慧寺巷出发,开始这一路的寻访之旅。

寻常巷陌好时光

      凤凰街上车龙马水,但就在金黄色的银杏树荫里,有一座花岗石牌坊,上书“定慧寺巷”,这里是这条小巷的西入口,沿着细石板路前行,城市的喧闹就留在了身后,仿佛一下子回来了过去的姑苏。巷子不长,两旁的建筑也不高,大多是粉墙黛瓦的民居,沿街的,不少开了个店面,卖菜的,卖烟杂的,大多与普通居民的日常生活有关,也有不少小饭店,经营面饭馄饨。路面可以称得上是逼仄,偶尔闯入的汽车,需小心才能前行,倒是电动车成了这里的主角,灵活地在人流里窜来窜去。

     

寻常巷陌好时光

  定慧寺巷,以定慧寺而得名。这座隐藏在街巷里的古寺,有着1800多年的历史,它建于东汉兴平年间,历经风雨沧桑,安静恬淡依旧,地方不大,但格局与其他的寺庙无异。寺内大殿前有两棵古银杏,初冬时节,满树金黄,地上也飘满了黄叶,慕名而来的游客在取景拍照,几个孩子兴奋地在捡拾树叶,沉浸在欢乐的世界里。我也只是想着如何拍一张好照片,竟然没有留意寺内那座称作“苏亭”的宝贝,传说当年苏东坡到苏州,就住在定慧寺附近,与主持守钦交好,后来他被贬岭南,守钦特意派徒弟不远千里前去探望,苏轼就以《归去来辞》长卷作为答谢。明代况钟将长卷拓印在碑上,后人又怕碑被风雨侵蚀,就盖亭护碑,成就一段佳话。

     

寻常巷陌好时光

前行数步,就是双塔,那两座紧挨着的砖塔建于北宋,也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边上的罗汉院已经坍塌,只留下了一块遗址。但那两座塔历经千年风雨,却挺拔依然。这样的塔不说是苏州的惟一,就是放在全国也是少见的,到现在人们还是不能完全理解,塔是如何建成的,又是怎么做到挺立千年风姿依旧的。在多情善感的苏州人眼里,这两座塔相依相靠,互相守望,就把它们叫作“兄弟塔”,或者“姑嫂塔”,把它们比作了情同手足的兄弟,或者无话不谈的姑嫂。

   

寻常巷陌好时光

  再前行,就出了巷,巷口有座桥,叫作吴王桥。凭想象,总觉得是与春秋时代的吴王有关的,姑苏,本来就是吴王的天下。但听旁边正在晒太阳的老大爷讲,吴王桥与吴王没有丝毫关系,只是以前有吴、王两个望族居住在此,才有了这个桥名。这也提醒我,还得多学习,才能避免这样的望文生义。

     

寻常巷陌好时光

出了定慧寺巷,右拐往南,就是叶家弄。叶家弄的来历与宋代词人叶梦得有关。在宋代群星璀璨的词人群体中,叶梦得好像并不那么著名,但如果了解更多,会知道,叶梦得是北宋与南宋词风转变的中枢,是一位起到先导和枢纽作用的重要词人。叶家弄就因他而留名。中间有座寿星石拱桥,也有上千年的历史,至今能够供人通行,连接两岸。桥正对的地方,有一条小弄,里面是民国作家程小青的故居,而有河有桥有古宅,正好是典型的姑苏人家,这里也是电影《美食家》的主要取景地。当年陆文夫创作《美食家》,就是以苏州为背景的,这里的一切早也刻印在作家的脑里,成了作品中不可或缺的元素。

     

寻常巷陌好时光

  一条里弄,一座小桥,就是从名字上也可以翻出许多典故,引出许多故事,这正是寻常巷陌引人入胜的地方。初冬的午后,斜阳树草,软语清幽,随意走走,就有最动人的风景,品味最美好的时光。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