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平凡的世界》之十三
上一章讲到,润叶一个人在宿舍正准备吃那碗没油水的土豆块,小霞来找她,让她回家给小霞的外公过生日。润叶懂事地跟着小霞走了。
这时候小霞的家里,田福军和他的爱人正在厨房忙着,因为他经常不在家,调料放在哪里都不清楚,炒了个肉丝还忘记放盐。但是他对老岳父的孝顺之心昭然若雪,每年不管多忙,都要亲自下厨。我们看到了那个年代,干部家庭一派温馨和谐,其乐融融的景象,煎炒烹炸、鸡鸭鱼肉,同孙少安的贫穷落后的农民家庭有着天壤之别。
徐爱云夺了田福军的炒勺,李登云来了,李登云是徐老的老部下,是老爷子一手提拔起来的干部,但是他和田福军的关系却不怎么好,在工作中支持田福军的对手冯世宽。他每年都会来给徐老祝寿,这样说来,他还算是知恩图报的一个人。
在生日宴会上,他推说牙疼,我们可爱的润叶还贴心地给他舀了软乎的豆腐和丸子,我怀疑他来给徐老祝寿,还有另一个目的,就是借机接近润叶,侧面观察一下这个未来的儿媳妇值不值得他儿子追。他问润叶为何不去他家玩时,我们感觉到,他对润叶一定是十分满意的。
润叶在回学校的路上,心事重重地想着少安,还把一颗小石子一直踢到学校门口。这也透露出,润叶还是一个稚气未脱的小姑娘,心性还不算很成熟。
当她看到少安在宿舍门口等她,心里的惊喜一定爆了表,自己的心上人终于来了。
但是我们又不得不担心起来,润叶所处的环境和少安所处的境遇,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润叶接触到的人,是干部、是领导,是书香门第,是社会上层人物。而少安,是农民,是贫困的家庭,繁重的体力劳动,衣不蔽体食不果腹,他们是两个层次的人,是两个世界的人。我们暂且抛开门当户对的世俗观念,只考虑润叶和少安,这两个青梅竹马的金童玉女,如果他们真的结合在一起,能有共同语言吗?能接受对方吗?就像那首歌里唱的,这一张旧船票,能否登上你的客船?
别说在那个年代,就是当今社会,如果两个人的差距太大,无论是经济还是学识,要想幸福,都会或多或少的阻力。这阻力有的来自外界,有的来自自身。一个博士和一个初中毕业生,能有多少情感共鸣?博士在初中生面前,会不会有一种高高在上的优越感?初中生面对博士,难道不会感觉自己孤陋寡闻、囊中羞涩吗?于是,短暂的甜蜜过后,也许就会面临着鸡同鸭讲,对牛弹琴的尴尬局面了。
两个相爱的人,一定是始于颜值,敬于才华,合于性格,久于善良,终于人品。始于颜值,敬于才华,很容易做到,难点在于合于性格。长久地生活在一起,性格中的弱点就会暴露无遗,能否接受并包容对方的缺点,决定了我们的婚姻关系能否长久地维系。完美的爱情,一定是真正的包容,而不是委屈求全。不仅是夫妻之间,其实朋友之间也适用。性格不合,不能接受对方的弱点,朋友也做不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