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上为什么要有系统思考?

2023-01-28  本文已影响0人  念念流迁

阅读任务:第7章课堂上的系统思考,第404~427页。

新知:

1.从20世纪80年代起至今,系统思考与系统动力学的应用,在12年制学校的课堂上一直在持续进行。

系统思考是理解(有时候是预测)各种各样复杂、动态的系统相互作用和相互关系的能力。这类系统就在我们周围,而我们自己也置身于其中。

2.系统地进行思考的能力,既不是全新的,也并不神秘。

系统思考让我们能够看到全局,也看到构成全局的各个微小细节,以及这些部分随着时间的推移相互影响的方式,同时也会将那些人们总能看到但又往往无法解释的行为的各种模式清晰地展示出来。

3.系统动力学的工具行为-时间图、因果图、因果循环、计算机模型、计算机模拟以及基本模式都有助于我们更有效地理解这些模式和驱动这些模式的系统动力的方法。

用这些工具强化现有课程,学生们可以学到:如何具体描述和量化造成系统成长、稳定的各种影响因素,并进而通过模拟这些影响因素,观察这个系统在不同假设条件下随时间变化的行为。经过反复研习,学生们可以学会如何识别一个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学会分析和了解一个系统的不同部分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这些关系产生的种种条件,以及它们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作用。

在这方面比较典型的案例有:(1)幼儿园小朋友们的石头汤锅与存量-流量图;(2)在参观动物园中澄清积累的概念;(3)猛犸象游戏;(4)中学生的豆子游戏;(5)帮助中学生探究流行病是如何传播的;(6)高中学生的计算机模拟实验。

4.系统思考在课堂上的重要应用之一,是形成对于我们时代的各种重要议题的认识,以及对于如何应对这些问题的认识。

5.系统思考工具的益处之一,是老师一般会让学生配对和分组工作。在这样的环境中共同工作的学生,更有可能对一个问题提出新的质询,而非执着于获得正确答案。虽然他们需要一些指导才能不偏离方向,但质询能够让他们的理解更加深入,甚至能超越他们自己或老师的预期。

一旦学生们以系统思考的方式理解了一个概念,体验了由参与和好奇心带来的兴致勃勃,就自然而然地会尝试着将系统思考应用到其他情境之中。

6.用无形因素进行系统建模的实践告诉我们:为任何一个事物建模都是有可能的,比如“天真”、“快乐”以及“自信”等软变量,它们都可以进行数学赋值。我们需要做的,仅仅是为这些变量赋予代表相对量的数字。

进行量化其实就意味着把一个数值赋予某个事物,只要这些数值背后的假设是清晰可见的。实际上,当你选择了一个数值的时候,你已经表明了一种立场,你就需要有能力为其辩护,要能说出一个能够让大家尊重这个数值的道理。这样做对学生来说,是非常有意义的。

7.我们能改变这个世界吗?这是个大胆又现实的问题。我们可以尝试着引导学生去展开探讨。只不过,要想处理我们持续增长的复杂世界中的各种问题和挑战,就一定要有工具,这些工具帮助我们理解和应对其中的复杂性。

在这里,系统思考的工具有其独特的适用性。当学生们有能力对这类问题产生如此富于成效又深入洞察的回应,当这些回应又植根于他们对塑造了现实世界的种种相互关系的理解的时候,这个世界的改变就有了现实的可能性。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