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得见别人的好才能获得新生(下)

2018-10-14  本文已影响0人  克劳德7

【导语】这是在对李笑来老师“通往财富自由”专栏的“有我无他”练习,是站在我的角度,以我为主,从我出发,用我所掌握、内化的观点和概念去重新诠释文章的主要内容一种学习方法。


有我无他.png

......接上篇

三、看不见别人的好对我们有什么坏处

看不见别人的好会对我们造成重大影响的例子其实很常见,甚至可以说很多人都亲身经历过,只是还没有认真反思过问题究竟出在哪儿?有什么经验教训?

很多人都曾在求学阶段,因为不喜欢某位老师或与老师发生某些不愉快,而就此放弃这门课程。一般来说,作为任课老师,TA对该课程的专业程度就是TA相对于你的长处,也是你应该要认真学习的东西。

可你就是因为对方身上某些你认为的缺点而拒绝了你可能的学习和成长,从一定意义上来说,这个行为可能影响了你的一生(缅怀一下你偏科的高考成绩吧),对当事老师则根本不会有任何影响,甚至TA可能根本就对你的这个愚蠢举动毫不知情。

其实还有相反的例子,有的人可能因为喜欢某个老师而主动把该门功课学得很好,虽然老师可能还是毫不知情,但你自己却得到了一生的实惠啊!

你说这是不是看不见与看得见别人的好的最具体实例呢?

不要以为你已经完成学业了,这些就对你没有什么意义啦!

当你面对业务联系紧密的同事,甚至是直接管理你的上级,如果你还是以这种方式行事,其结果可想而知。

有的人看不见别人的好,其实是一种认知上的障碍。一叶障目,不能意识到任何人其实都是不完美的。

这样的人往往会出现心理或行为上的偏差,毕竟自身也是存在缺点的,看不见别人的好的同时,也不愿让别人看到自己的缺点,拼命掩盖,于是不择手段,于是违背常理......,但结果反而愈演愈烈,适得其反。

还有一种更极端的情况就是,看不见别人好的同时,自已更见不得自己的缺点或短处,不能坦然承受,反而无限放大,时刻只盯着自己的缺点,认为自己一无是处,或者因为极度自卑又演化为盲目自信。但无论哪种情况都对我们的心理健康和形成良好行为习惯有害无益。

所以说,看得见别人的好的同时,也应该看得上自己的好;不执着于关注别人的坏,也就能更平和包容自己的缺点和短处。这是一个成年人所应该拥有的成熟和智慧,当然能早些掌握就更好了。

也有的人是因为自己“懒”,不管是思想上的,还是行动上的,总之自己不想进步,不去进步,安于现状,自然不希望看到别人的进步。

因为这肯定会反衬出自己的不思进取,于是就容易再犯另一个错误——去和别人比较,而且是故意去找别人的短处来比,结果自然是得到自己想要的虚假安慰,却没有想过别人的进步背后的原因和可供借鉴之处,当别人一步步不断向前渐行渐远,只留下你还在原地踏步并习惯性的自我告慰。

看不见别人的好,或者专门去寻找别人的错,其实是一种驼鸟政策。找个借口在心里把别人都拉低到和自己一个水平,然后说你看吧,其实他还不是这个样子而己。于是自我安慰地认为,自己也不算太差吧,心安理得地带着满身缺点继续混日子。

这是把对自己评价的体系放在别人身上的错误示例,就算我们是和别人比长处,也肯定会因为情况的不同、所处环境的不同、比较对象的不同得到完全不同的结果,反而会导致我们的嫉妒、焦虑,又或者出现井底之蛙,盲目自大的情况。

归根结底,还是应把评价体系放在自己身上,把注意力放在自身的成长上,自己和自己比,于是在看得见别人好的同时,抱着向别人学习而不是盲目比较的态度,自然也就不会出现寄望于别人落后而让自己获益的消极心态了,而这种心态正是我们见不得别人的好、失去成长动力、乃至心理失衡的一个重要原因。

也有时候看不见别人的好,是因为自已的认知水平太低或有所偏差,却还偏偏不能自知反以为傲,于是往往为了一个自以为是的理由:比如志趣不投、三观不合或者是人品堪忧,就此全盘无脑抵制,颇似某种政治正确,你不符合我的某个观念,哪怕践行起来是对的行为,我也坚决抵制。更别说有时候的这种抵制行为是源自内心的嫉妒与偏见。

四、对“看得见别人的好才能获得新生”的元认知

以下是我的元认识学习记录:

  1. 我是怎么认为的:

    没有意识过要把能看得见别人的好的作用和意义放到如此高度。对于能不能看到别人的好或者愿不愿意学习借鉴别人的好,更多时候是凭借主观好恶或环境、心情,没有一个统一的原则和标准,凭感性而非理性去对待这个事情。

  2. 我为什么这样认为:

    读书不求甚解或者说学而不思。早就听说过也赞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还有“三人臭皮匠顶个褚葛亮”,却从来没有去深究背后的道理和意义,根本没有将其作为自己行事的准则和方法。于是知道归知道,做归做,还是没能获得“新生”。

  3. 我还可以这样想:

    这其实也反映出了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对于认知心理学知识,乃至于相关哲学知识教育的不足和不专,或者说过于专注于某些方面,依我看,在现在的教育中仍然缺少这一块的内容,做为家长,要注意在日常生活中及时的对孩子进行教育和引导。

  4. 别人是怎么认为的:

    1、真正的成长并不是优于别人,而是优于过去的自己。

    2、证明自己根本不重要,成长才重要。因为成长若是成真,证明自动完成。

    3、看得见别人的好,是因为运用了理性思维,是为了让自己变得更好。

    4、当你看得见别人的好,身边自然就会出现越来越多的“好人”。

  5. 我为什么没有这么认为?我错过了什么:

    从某种角度来说,习惯于用感性或者说用习惯去对待和处理事情,其实是一种思想上的懒惰——懒于用理性大脑去分析和深入了解这个复杂多变的世界,懒于了解格言后的微言大义——比如要善于向别人学习的名言等等。

    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说是缘于对于元认识能力重要性的认识不足,没有意识到:任何听到、看到、学到的知识,如果没有经过自我思考的迁移和转化,是不能成为真正由你所掌握的能力的。换句话说,就是真正用于不能指导实践。

    其实我们任何学习、研究的最终目标,就是为了影响和指导实践。如果不能进行实践,这些知识可以说对我们就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所以千万不能忽视实践,敏于思考,却怯于实干。我们学东西、做思考,必须要投入实践,一方面是保证我们学习和思考效果和效率的重要方法,但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一面,就是这乃是我们学习和成长的意义所在,不能实践的屠龙之术,只是浪费我们的生命,只能获得虚幻意义上的虚假的自我满足。

  6. 修订后的概念:

    “看得见别人的好”,这其实并不仅仅是要求我们要把注意力投注于成长,关注一切与我们的成长相关的事情上。

    这其实是一种对世界、对他人和对自身的认知升级。

    在我们以往的人生经历中,从全盘接受家长、老师的人生经验,到有了自己的意识和看法,但往往这些看法都是非此即彼、非黑即白、非对即错的二元化思考:要么我对你错,要么你对我错。

    这就容易导致我们见不得别人的好,你好就反向证明了我是错的,我是落后的。

    这种状况在读书时表现得更为明显,于是我们习惯于对别人的错更加关注,也更为敏感,以求得一种心理上的优势,或者做为抵消别人的成功之处而求自我心理平衡的手段。

    当然也有对自己和他人的短处同样过于关注,乃至于求全责备的,过分相信文学作品中或理想化状态的完美人格,过于苛责自己和别人,要求自己或别人成为道德上的完人,结果反而可能出现心理隐患或行为失当。

    “看得见别人的好”表面上是包容与大度,实质上是对世界、对人性、对道德的客观认知。

    人无完人!毕竟生存才是人的第一需要,而道德是建筑于其上的精神追求,不能因为某人在某些道德方面的缺憾而全盘否定其做为社会人的功用,要知道你身边,乃至于全人类中都不可能找到一个“完人“。

    而人的社会属性,你的成长需求,都决定了你不可能脱离人类社会而单独获得成功,如果你缺乏一双善于发现美好的慧眼,你只是习惯于用恶来看待、惴测别人和世界,那这个世界将不吝于对你展现它丑恶、灰暗的一面。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而我注定要用它寻找光明”。


    (全文完)

    头像.jpg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