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法

“主动剁手”——商家“润物细无声”的套路

2018-09-21  本文已影响0人  知行学用

广告宣传、植入观念本能驱动、制造焦虑;

计划报废、减少寿命;感受切断、放肆消费。

为IP付出过多溢价,是快速吃土的简便方法。


据机构研报援引中国支付清算协会数据称,2017年信用卡行业发展速度加快,当年累计发卡量同比增长26.45%。(数据来源:华泰证券研报、Wind)

不但国家银行借钱给我们消费,海量小额贷款公司也纷纷“慷慨解囊”,为我们“分忧”,为我们“解愁”。

我们不乏见到“史上最快!无须担保,3分钟下款!”“随借随贷,上门服务,个人信息绝对保密!”等消息。只要动一动手指,在网络上填写相关资料,就能预支消费。

无论是国家银行还是私人公司,为什么他们都愿意把钱,免息借给我们花,借给我们浪,难道他们真的这么好心?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我们吃进去,他们总会加倍拿回来,敲骨吸髓。

因为总会有人会随意消费,超额透支,甚至给自己挖出无底黑洞。这些情况现在变的越发普遍。

信用卡方面,随着国家累计发卡量的快速上涨,信用卡逾期的数量规模也在不断扩大。

截至2018年二季度,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偿信贷总额756.67亿元,环比增长6.35%,2018年第二季度末半年未偿信贷总额是2010年的10倍左右。(数据来源:央行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2010、2018年第二季度)

小额贷款方面,作为校园贷主力的大学生,曾经闹得沸沸扬扬的借贷宝裸贷事件,就是肆意消费还不起贷款的恶果。

甚至有些人实在是无法还清借款,无法承受,最终选择跳楼,结束生命。

既然结果这么痛苦,为什么我们还是这么沉迷于消费无法自拔呢?除了内在的自控力薄弱,外部因素有哪些呢?究竟是什么刮起消费主义旋风,将我们引上无节制消费道路。

BBC电视台就这些问题做一个的纪录片《谁才是我们无节制消费的元凶?》

纪录购买欲是如何被操控,被影响!

世界上所有的公司是如何绞尽脑汁,千方百计的让我们消费,让我们不停的购买各种产品,通过记者调查,他们的手段主要可以归为四个方面:

广告宣传、植入观念;

本能驱动、制造焦虑;

计划报废、减少寿命;

感受切断、放肆消费。

一、广告宣传、植入观念

1)将一次性消费文化植入人心

做的最好的公司之一,当属由英格瓦·坎普拉德创办的瑞典家具品牌宜家,自其1943年创办以来,将沙发、桌椅、本是可以长久使用的耐用品,打上潮流的印记,既然是潮流,则涨潮必有落潮时,落潮亦复起新潮。所以我们就该扔掉旧品,掏出真金,买来好心情

2)将孩子带入进消费群体

电视台专门设立儿童频道,让玩具商、美食商、游戏商等的产品可以精准营销,省事又省力!让我们从出生开始,我们被灌输消费的概念,并将动画片里孩子们喜欢的人物,消费系列化,如小猪佩奇,形象授权至一切可能被购买的商品上。

3)让大人孩童化,宣传每个人心中都是孩子

让成年人像孩子那样放纵自己的购买欲,不断的冲动消费。20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平均每个美国人购买的衣服数量从平均每年34件上升到67件,即平均5.4天就购买一件新衣服

通过观念灌输、广告宣传,让看到广告的我们,像亚历山大大帝一样说出牛逼的话语,“我看到,我买到”

二、本能驱动、制造焦虑

利用我们对死亡的恐惧,对健康的焦虑,将各种产品轻松的卖给我们,而我们买的那也是称心如意。

纪录片中介绍几个经典案例。

SUV最初的设计灵感就是来源于恐惧,而出于对自我本能的保护,悍马汽车在911后迅速占领了市场。它传递的信息就是:别惹我,如果你撞上我,我就压扁你。

标榜抗菌功效的卫生清洁产品,和普通的清洁用品并无多少不同,通过实验对普通香皂和抗菌香皂的观察,二者效果几乎一致,但大家就是愿意为“抗菌”二字掏钱,哪怕它仅仅心里上缓解我们的焦虑。

还有就是李施德林漱口水可以消除口臭的广告,创造了一个原本没有的漱口水市场。让曾经大家并不十分意口臭,变成人人担心的焦虑。

化妆品广告也是一样,利用女性对于青春易逝的焦虑,让人掏钱不手软。

三、计划报废、减少寿命

“计划报废”,人为的缩短产品的使用寿命,让其易损易坏。最早开始于20世纪20年代的灯泡行业,几家全球垄断公司签署“福玻斯协议”,将原来2500小时的灯泡寿命,人为的缩短到1000小时,并且最重要的是,如果任何公司违反协定,都会受到惩罚。

到了现代,商品计划报废几乎成了行业内公开的秘密,大家很明显感觉到自己购买的产品质量越发不如从前,在这一点上电子产品应该是最明显的。不到一年的使用时间,不是电池不行了,就是系统变慢了。

四、感受切断、放肆消费

当然,我们想要买和买的起又是另外一回事,但商人总有办法让我们在花钱的道路上放肆驰骋。

于是信用卡制度应运而生,我们不仅可以透支消费,并且还有一个月的免息期,花钱对于我们而言,成了一串浮动的数字,我们的心情像那小石入水,就算激起波澜也很快平静。

对于信用卡的对我们支付意愿的影响,美国心理学家曾经做了一个著名的实验,找两组学生,分别用信用卡和现金进行拍卖球衣,信用卡支付竞拍价格比现金竞拍要高2倍。

信用卡打通消费主义的最后一环,也是最重要的一环,它切断我们购买与付钱间的紧密联系,我们用最快速度购买和消费,没有时间怀疑和质疑。

同时将损失厌恶降到最低,我们快乐消费,安心剁手。

就算一个月后,还钱的痛苦的时刻来临,还不起也可以再分期,利息嘛,那就是三拔雁毛,让我们真正做到“一时套卡,一世套卡”,永远是给银行打工!

所以,剁手一时爽,还钱火葬场,一切适度才好

我们今天花出去的钱,买的一切商品,如果刨开最基本的“实用需求”,很大一块都是“IP溢价”,都可以拆解成:实用价值+IP
例如:
红木=椅子+红木信仰
钻石=石头+钻石信仰
Birkin=蛇皮袋+包包信仰

最后,我想说,

IP买的少,钱包才会饱!

不要为IP付出过多溢价。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