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格局的修炼散文、随笔谷穗文刊

绵长不息(《感恩遇见》续四)

2024-09-09  本文已影响0人  陈水河
(张志余会长提供)

溪流的初衷,应该是如何在老天下雨后,把多余的雨水洒出原有的区域。一条溪的水量多寡,既要看峡谷的长度,主要还是要看腹地的大小。腹地大,收集的雨量也大,河流的水量也多。

溪流的长度只是单极线,赋予了纵线的刻度,是源头和终点的对接。腹地就不同了,它可是一个立体的概念,既有长度、宽度,还有高度。想在某一个行业出类拔萃,关键不在从业时间长短,还是要看其掌控行业的深度和宽度。我想,在写作中,探索和挖掘事物的根本和基础,就如同追溯溪水的源头,可以找到创作的核心和动力。因此,溪水的长度与写作的生命力之间存在着一种隐喻关系——溪水绵长不息,写作的生命力亦应如此,需要不断地探索、发展和深化。同时,作者需具备哲学素养和洞察力,应站在溪流的高地、动植物的生长环境,宏观反映溪流内外事物的因果关系,反映动植物之间的依存关系,反映人与自然与社会的融合度,在实际创作中放逐自我,追求超我,提升作品的思想水平。

单就生态文学而言,应追本溯源,深入研究生态问题根源,了解环境变化和保护操作,这样作品才能真实反映现状和人类影响。同时,了解创作的旨归,立足长远,面对现实,不能满足于简单呼吁,多深入探讨人与自然关系。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