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分类

2022-11-01  本文已影响0人  前浪浪奔浪流

端口安全

现在的应用基本都是 TCP/IP 形式进行通信,如果想从外面环境进行访问,就需要放开相应的端口和 IP,比如常用的 HTTP/HTTPS 端口,SSH 端口,RDP 端口等,为了安全,我会遵从以下原则:

如果是普通的服务器,可以使用 iptables 进行规则制定,如果是云服务器,可以通过云安全组进行访问控制。

系统安全

如果按着等保 3 级的标准,系统安全要做的就比较多,比如要开启防火墙,要备份审计日志,要配置各种策略。我一般只做下面几种:

登录/密码管理

日常的服务器维护需要我们登录到目标服务器进行操作,那么就会涉及到密码、密钥等问题,我一般会遵从以下原则:

漏洞管理

“漏洞是修不完的,我们只能查漏补缺”。

大部分公司现在都是以开源为主,而且大部分公司都是借助开源软件构造自己的业务体系,并没有对这些开源软件做太多的安全质量把控,以至于很多安全问题都是开源软件引起的。而且现在很多软件供应商对外售卖的商业软件中也大量采用了开源软件,但是安全责任并没有从开源代码提供者转移到软件供应商,这就导致最终还是由用户来承担了软件漏洞的安全风险。

就拿 CentOS 系统而言,企业会在服务器上安装各种软件,比如 ssh、mysql、redis 等,而这些应用软件又会有许多漏洞,这就导致我们的系统就像一个筛子:漏洞百出。如果被用心之人利用,损失将不可估量。

为此,我们一定要经常对系统进行漏洞扫描和修复,切记抱着侥幸心里。

如果你常用云,就算不买安全产品,它们也会提供基础的漏洞扫描能力,但是不会帮你修复,不然就要额外收费了。我们可以借助它把漏洞整理出来,自己修复。

基线检查

基线检查是一个日常检查维护,主要检查以下问题:

安全并不是一劳永逸的事情,它需要每时每刻都投入心血、时间,而基线检查可以有效的指出安全问题,方便进行安全加固。

条件允许,建议购买商业的软件。退而求其次,就只能去找一些开源的软件了,比如百度推出的 OpenRASP。

应用安全

应用是业务的基石,应用是业务的载体。如果应用出问题,业务也不远了。

而且,现在很多开放人员都只关注业务实现与否,并不太关注应用的安全,这就会导致:

在开发的过程中可能引入了有漏洞的组件
涉及的用户密码没有做加密处理
把用户密码直接放代码中,然后上传到公开仓库中

我就遇到过某开发人员将代码放到 Github,而里面有阿里云 OSS 的密钥,这就直接导致密钥泄漏。幸亏阿里在这方面的扫描能力很足,很快就发现并告警处理。

在应用安全这块,主要关注以下问题:

这类基本需要借助商业软件来完成,比如 WAF。

网络安全

买买买。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网络防御这块,除了买,好像没什么其他的办法,比如 DDoS。

当然,除了 DDoS 这类攻击外,暴力破解也是常有的事,如果不嫌麻烦,可以自己去封禁 IP,其结果是真麻烦。

所以,最终都要以 RMB 破万法。

数据安全

数据安全牵扯的就比较多,常规主要以下几种:

这里以数据库为例,我们主要按以下规则进行处理: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